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26章 虎口拔牙(4)

    陆洋:“致幻剂是很好的选项,非洲某些部落就在仪式中使用伊博格碱,我读过相关报道,根据使用者的描述,摄入致幻剂之后,感觉就像经历了一次魔幻世界中的精神之旅,效果持续数小时之久。可在起效时间和药效强度上,这种物质未必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仲羽:“除了伊博格碱,还有羟基丁酸、迷幻蘑菇、海洛因等多种化合物,我们可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由我来解决,我可以通过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

    尹鸿:“假定致幻剂作用良好,可投送仍然是个大问题,我们如何才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把致幻剂准确引入目标体内呢?”

    博涛:“刚才介绍的致幻剂听起来很神奇,可控制过程比较复杂,投送也是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采用更简单的方式呢?比如,等待目标靠近甲板边缘时,我们不妨用狙击武器发射麻醉弹或者带尾线的飞镖,直接把目标拖入水中。”

    徐烁:“海上不同于陆地,甲板上的目标都是晃动的,水面上的攻击者也不可能处于平稳状态,何况还有海风的因素,瞄准都成问题,使用狙击武器无法确保击中目标。”

    蔚锋:“我们也不要忘记,赤城号可是个十二万吨的庞然大物,足有几十米高,用步兵武器击中甲板上的目标难度极高。即便能我们打得准,目标倒向甲板的概率与坠海同样高。”

    秦淮:“我们不一定非得从水面攻击甲板上的目标呀,用无人机从空中攻击目标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蔚锋:“如果依旧采用狙击武器攻击目标,无人机就不可能太小,至少也得是架小型无人机。大家知道,赤城号的近防能力非常强,飞行器抵近航母将极为困难。”

    仲羽:“即便狙击武器能确保命中目标,这个办法也不可行,致幻剂本身只能起到致幻作用,而无法诱导目标的行为,如果想引导目标在致幻剂作用下跳入大海,我们还需要用目标看到诱导画面或听到某种声音才行。”

    听到这儿,大家都不作声了。此时,吴畅开了点小差儿,他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顾起在南部战区经历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眼前浮现出多款攻击型昆虫无人机,其中包括挥舞着复仇利剑的蜘蛛鹰、在大山深处擒贼擒王的红蜻蜓、那火烧连营的圣甲虫、还有天降奇兵的虎头蜂……。

    当秦淮提到从空中投送时,吴畅的眼前忽然一亮,他想到了一个潜在的投送方案。在虎鲸中队战斗的这些日子里,吴畅逐渐积累起水面舰艇方面的知识,他知道赤城号的近防能力很强,普通飞行器很难靠近它,可微型无人机就另当别论了。

    在南部战区服役时,吴畅曾用过多款

    微型无人机,其体型只有昆虫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对航母造成任何损害。虽说此前还没人用昆虫无人机去对付航母,可小海燕无人机此前的表现已经能说明一切,如果小海燕能抵近赤城号,那么,体型小得多的昆虫无人机就一定能办到。

    吴畅:“在幻影中队工作时,我参与了九款攻击型昆虫无人机的开发,其中至少有三款可能有助于解决致幻剂的投送问题。”吴畅变说边开启了3d投影系统,他展示了蜘蛛鹰、圣甲虫、虎头蜂和萤火虫微型无人机的性能。

    仲羽看后显得有些兴奋,他说:“这些微型无人机看上去可行,从综合性能看,蜘蛛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我们派出蜘蛛鹰组成双机编队,一架负责向目标体内注入致幻剂,一家负责对目标进行后续的语音诱导。”

    徐烁:“这到是个好主意,我们可再次上演虎鲸-tuv实战检验过程。首先,用蛟龙-16把虎鲸-tuv投送到附近海域;其次,虎鲸-tuv继续抵近目标并释放小海燕无人侦察机;最后,由小海燕无人机把蜘蛛鹰投送的赤城号甲板附近;余下是事情就交给蜘蛛鹰无人机了。”

    仲羽:“我们需要的致幻剂用量将是微升级的,只要蜘蛛鹰无人机能飞上甲板,投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杨澈:“现在的3d视频和音频播放装备早已实现微型化,用蜘蛛鹰搭载这些装置毫无问题。”

    陆洋:“如果致幻剂不是挥发性的,我们还得为蜘蛛鹰设计微型注射系统。”

    吴畅:“不用,蜘蛛鹰有现成的内置注射系统,非常好用,而且经过实战检验。”

    秦淮:“蜘蛛鹰看上去体型微小,它的作战半径有多大?”

    吴畅:“一次充电后,巡航十海里没问题,滞空时间可达半小时,对付单个目标应该绰绰有余。”

    蔚锋:“大家先别急,致幻剂或许能引导目标脱离航母,可你们想过航母甲板高度因素吗?赤城号航母高八十四米,吃水深度十四米,舰岛高三十四米,甲板至水面的距离三十六米。换言之,抓捕目标将从十二层楼高度坠入大海,何况还是在致幻状态下,稍有不慎,抓捕行动就会演变成猎杀行动。”

    仲羽:“这的确是个现实风险,但危险程度没有十二层楼暗示的那么高。首先,致幻不是麻醉状态,目标的意识是清醒的,因此坠海也是一种自主行为过程;其次,在致幻情形下跳水时,一般是头朝上脚朝下,直挺挺地跳下去,因此坠海受重伤的概率不是很高。”

    蔚锋:“嗯,如果目标以这种姿势入水,发生致命外伤的可能性就小多了,但呛水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在连续三天的讨论和论证结束

    时,虎鲸中队达成了共识,同意将致幻剂打造成特殊武器,而仲羽、蔚锋和徐烁也赞同使用蜘蛛鹰无人机完成投送任务。罗川心里清楚,致幻剂作用效果及其投送方式是前提和基础,如果无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后续步骤上花费时间也将是徒劳无功。所以,罗川决定让仲羽先确定致幻剂配方并试验效果,然后再检验其投送方式,待初期努力有了结果,再继续研讨。

    对仲羽来说,设计一组特殊配方并不难,试验筛选过程才是最难的部分,如果有足够时间,仲羽有能力提交足以让虎鲸中队满意的有效配方。然而,现在时间并不在仲羽一方,虽说赤城号航母返回横须贺母港后,总还会再来,可福山就不一定出现在航母上了,所以,仲羽只能依靠其既往经验做出判断,大胆做出取舍,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次,仲羽丰富的药理学知识帮了大忙,他很快设计好复方致幻剂配方,其主要成分正是伊博格碱。其实,海洛因的致幻效果也非常好,可海洛因抑制人类的呼吸中枢,落水后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相比之下,伊博格碱要安全许多。

    然而,要获得理想的致幻效果,仲羽必须试验不同的浓度和配伍,然后逐个进行尝试,除此外之,几乎没有更好的办法。由于动物无法表述其主观感受,仲羽只能用健康志愿者做试验,通过观察人类行为,特别是语言表达,来评估致幻效果,据此找出最佳配方。

    作为医生和药理学家,仲羽自然就成了第一只实验豚鼠。起初,为加快配方的筛选速度,陆洋主动要求充当第一名志愿者,可仲羽就是不同意,他坚持在自己身上完成初试,先确定配方的安全性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