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转校就遇到临时考试
方正化在后世出身于一偏远小镇上,他家世代以酿酒为生,对于白酒制酿工序可算是相当熟悉。
很多人说在古代都是喝度数很低的黄酒,其实不然。
实际上白酒蒸馏法,早在宋代便已出现,宋元明三代都是有白酒的,只不过比起后世来,其质地、口感、香醇差了许多而已。
方正化在第一次喝过大明的白酒后,在经济短缺之时,便已有开厂酿酒,日进斗金的打算。
但因为从穿越到现在,一直都是四处奔走,根本未得空闲,况且第一要务又是以学习《葵花宝典》为主,所以迟迟未将其提上日程。
如今,宫内形势发生变化,这才不得不向崇祯献上了掘金大计。
……
按说,以方正化的政治觉悟,以他的懒散性格,是不愿意参加到宫里的政治斗争中来的。
究其原因,这事儿还是得从高起潜说起。
高起潜在得闻王德化被贬金陵守陵,王承恩重新回宫任总管太监之后,便已知道之前用王德化制衡王之心的计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不由分外着急,一连派人连送八封书信与方正化,言明宫中形势危急,自己不日即将完蛋。
信中字里行间虽未明言他完蛋与否,和方正化有何干系。
但方正化也能想到,作为高起潜带出来的人,无论他愿不愿意,别人都已给他贴上高起潜一伙的标签。
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这个道理。
……
方正化领了皇命,连夜召集御马监众人,代理起部门一把手职权来,开始布置任务。
什么临河选择场地,什么搭建工棚,什么购买新制蒸馏设备,什么到市面购置普通黄酒等等自是不提。
what?让方正化自己搞?
他又不是崇祯,连宫中太监与宫女对食这种事都管,他只会在一切都按要求就绪之后,才会去酒厂充任教授,指导别人酿酒以及策划营销方案。
再说,况且即便他有心自己搞,也没那个时间,因为他还有更要紧的事做。
第二日,这一日在方正化的安排中,是要到内书堂读书的。
然而当他带着袁承义来到内书堂时,却被告知他们两人都已双双被开除了!
方正化不由大怒,将书本在书桌上拍得震天响,大吵起来:“是哪个狗日的竟敢开除老子?老子定要打得他连爹娘都不认识!”
众学子不敢靠近,有胆子稍大的在远处道:“班长,是新掌司把你开除的。”
“新掌司?”方正化翻越书桌,带着袁承义直扑掌司办公室。
掌司值房,方正化抬脚猛踹大门,却不想那门是虚掩着的,顿时重心不稳倒进了屋里。
也幸亏他习练易筋经多日,又将葵花宝典第一层内功练了个七七八八,这才一个翻身险之又险的没摔个鼻青脸肿。
“方公公?”房内一中年太监见方正化冲进屋,不由从桌案里起身来扶。
方正化打量这人,却是见过的,正是一直随侍在崇祯身边的太监。
“你便是这里的新掌司?”方正化气呼呼的问道。
“小人今日刚被陛下指派到这里。”那新掌司道。
“好啊!”方正化说着就是一拳向他眼眶打去,打完才道:“你狗日的第一天当副校长,就把老子给开了,是想杀人立威么?”
那新掌司被打得连退了七八步,这才稳住身形,捂着一只眼睛,急忙摆手道:“方公公误会了,不是小人要开除公公,而是陛下要开除公公!”
“什么?陛下要开除我?”方正化愣在原地,大感突然。
“不是,不是!是陛下说公公打了内书堂的掌司,又把翰林院的讲师给气跑了,其他讲师联名上书陛下要求辞职。”新掌司赶紧解释道:“陛下说公公实在不宜继续留在内书堂中,改去端敬殿和太子、公主们一起读书。”
“什么?去端敬殿读书?”方正化这次比刚才听闻被崇祯开除还要惊讶数倍。
“是的,去端敬殿做侍读。”
方正化满心疑惑的离开内书堂,打发袁承义回了御马监住所,独自一人向紫禁城走去。
这端敬殿读书和内书堂读书大有不同,其老师和学生皆由崇祯亲自指派和准许,袁承义自然是去不了的。
端敬殿。
方正化向正在讲课的老先生说了崇祯的旨意,被安派到最后一排坐了下来,这才有时间打量起新教室、新同学。
这教室并不大,横着只有两排,竖着也只有五六张书桌,且还未全部坐满。
方正化斜刺里看去,坐在第一排左手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其头戴太子盔,身穿杏黄色龙袍,一副极为认真听讲的样子,小正太之气可谓十足。
而坐在第一排右手的却是个女子,貌似公主模样,被前排之人挡着看不真切。
其余众人有的着王子、公主服饰,有的着官服或太监服饰。
不用多说,这个班上坐在前面几排的都是王子、公主,而坐在后面几排的则是伴读、侍读。
方正化左右顾盼,却听台上先生道:“好了,诗经今日就讲到这里,为了考研大家的学业,请大家各自即兴赋诗一首,题材随意,五言七言皆可。”
“啊!”众学生也如同后世突然听闻临时考试那般不情不愿。
“太子先来。”老先生可不管众人同意还是不同意。
那坐第一排左手座位的小正太站了起来,略作思考,摇头晃脑念出一首诗来。
老先生边听边点头,赞赏道:“此诗虽然简洁,但也恰逢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可圈可点。”
太子念完坐下,老先生点评之后,第一排右手座位的女子站起来也念了一首诗,却是赞秋菊的。
方正化这才从其背影、年龄、声音判断出,这人正是与自己见过两次的长平公主。
说来也是有缘,不想他日之仇敌竟成了今日之同学。
长平念过之后,老先生同样也加以赞赏点评。
余下之人挨着座位逐个向后。
有的支支吾吾想了诗的前半句,怎么也想不出后半句来。
有的则纯属胡闹,把以前听过的打油诗念了出来。
终于,在前方众人都已做过了诗后,轮到了方正化这里。
方正化本以为今日新来,老先生会放过一马,却不想他竟是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很多人说在古代都是喝度数很低的黄酒,其实不然。
实际上白酒蒸馏法,早在宋代便已出现,宋元明三代都是有白酒的,只不过比起后世来,其质地、口感、香醇差了许多而已。
方正化在第一次喝过大明的白酒后,在经济短缺之时,便已有开厂酿酒,日进斗金的打算。
但因为从穿越到现在,一直都是四处奔走,根本未得空闲,况且第一要务又是以学习《葵花宝典》为主,所以迟迟未将其提上日程。
如今,宫内形势发生变化,这才不得不向崇祯献上了掘金大计。
……
按说,以方正化的政治觉悟,以他的懒散性格,是不愿意参加到宫里的政治斗争中来的。
究其原因,这事儿还是得从高起潜说起。
高起潜在得闻王德化被贬金陵守陵,王承恩重新回宫任总管太监之后,便已知道之前用王德化制衡王之心的计划算是彻底失败了。
他不由分外着急,一连派人连送八封书信与方正化,言明宫中形势危急,自己不日即将完蛋。
信中字里行间虽未明言他完蛋与否,和方正化有何干系。
但方正化也能想到,作为高起潜带出来的人,无论他愿不愿意,别人都已给他贴上高起潜一伙的标签。
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是这个道理。
……
方正化领了皇命,连夜召集御马监众人,代理起部门一把手职权来,开始布置任务。
什么临河选择场地,什么搭建工棚,什么购买新制蒸馏设备,什么到市面购置普通黄酒等等自是不提。
what?让方正化自己搞?
他又不是崇祯,连宫中太监与宫女对食这种事都管,他只会在一切都按要求就绪之后,才会去酒厂充任教授,指导别人酿酒以及策划营销方案。
再说,况且即便他有心自己搞,也没那个时间,因为他还有更要紧的事做。
第二日,这一日在方正化的安排中,是要到内书堂读书的。
然而当他带着袁承义来到内书堂时,却被告知他们两人都已双双被开除了!
方正化不由大怒,将书本在书桌上拍得震天响,大吵起来:“是哪个狗日的竟敢开除老子?老子定要打得他连爹娘都不认识!”
众学子不敢靠近,有胆子稍大的在远处道:“班长,是新掌司把你开除的。”
“新掌司?”方正化翻越书桌,带着袁承义直扑掌司办公室。
掌司值房,方正化抬脚猛踹大门,却不想那门是虚掩着的,顿时重心不稳倒进了屋里。
也幸亏他习练易筋经多日,又将葵花宝典第一层内功练了个七七八八,这才一个翻身险之又险的没摔个鼻青脸肿。
“方公公?”房内一中年太监见方正化冲进屋,不由从桌案里起身来扶。
方正化打量这人,却是见过的,正是一直随侍在崇祯身边的太监。
“你便是这里的新掌司?”方正化气呼呼的问道。
“小人今日刚被陛下指派到这里。”那新掌司道。
“好啊!”方正化说着就是一拳向他眼眶打去,打完才道:“你狗日的第一天当副校长,就把老子给开了,是想杀人立威么?”
那新掌司被打得连退了七八步,这才稳住身形,捂着一只眼睛,急忙摆手道:“方公公误会了,不是小人要开除公公,而是陛下要开除公公!”
“什么?陛下要开除我?”方正化愣在原地,大感突然。
“不是,不是!是陛下说公公打了内书堂的掌司,又把翰林院的讲师给气跑了,其他讲师联名上书陛下要求辞职。”新掌司赶紧解释道:“陛下说公公实在不宜继续留在内书堂中,改去端敬殿和太子、公主们一起读书。”
“什么?去端敬殿读书?”方正化这次比刚才听闻被崇祯开除还要惊讶数倍。
“是的,去端敬殿做侍读。”
方正化满心疑惑的离开内书堂,打发袁承义回了御马监住所,独自一人向紫禁城走去。
这端敬殿读书和内书堂读书大有不同,其老师和学生皆由崇祯亲自指派和准许,袁承义自然是去不了的。
端敬殿。
方正化向正在讲课的老先生说了崇祯的旨意,被安派到最后一排坐了下来,这才有时间打量起新教室、新同学。
这教室并不大,横着只有两排,竖着也只有五六张书桌,且还未全部坐满。
方正化斜刺里看去,坐在第一排左手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其头戴太子盔,身穿杏黄色龙袍,一副极为认真听讲的样子,小正太之气可谓十足。
而坐在第一排右手的却是个女子,貌似公主模样,被前排之人挡着看不真切。
其余众人有的着王子、公主服饰,有的着官服或太监服饰。
不用多说,这个班上坐在前面几排的都是王子、公主,而坐在后面几排的则是伴读、侍读。
方正化左右顾盼,却听台上先生道:“好了,诗经今日就讲到这里,为了考研大家的学业,请大家各自即兴赋诗一首,题材随意,五言七言皆可。”
“啊!”众学生也如同后世突然听闻临时考试那般不情不愿。
“太子先来。”老先生可不管众人同意还是不同意。
那坐第一排左手座位的小正太站了起来,略作思考,摇头晃脑念出一首诗来。
老先生边听边点头,赞赏道:“此诗虽然简洁,但也恰逢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可圈可点。”
太子念完坐下,老先生点评之后,第一排右手座位的女子站起来也念了一首诗,却是赞秋菊的。
方正化这才从其背影、年龄、声音判断出,这人正是与自己见过两次的长平公主。
说来也是有缘,不想他日之仇敌竟成了今日之同学。
长平念过之后,老先生同样也加以赞赏点评。
余下之人挨着座位逐个向后。
有的支支吾吾想了诗的前半句,怎么也想不出后半句来。
有的则纯属胡闹,把以前听过的打油诗念了出来。
终于,在前方众人都已做过了诗后,轮到了方正化这里。
方正化本以为今日新来,老先生会放过一马,却不想他竟是直勾勾的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