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太监
字体: 16 + -

第036章 可怕的张献忠

    要说这张献忠这人,为人实在不厚道,简直就是典型的二五仔。

    他一身之中造反投降,投降再造反,次数绝不下十次之多。

    他的人生信条,只有一句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跑不掉就投降。

    明朝这边却也每次都接纳,这倒不是明廷里人傻好骗,而是朝廷千疮百孔,拆东墙补西墙,有人投降暂熄一方战火就已经是烧高香的事了,那还管他真降还是假降。

    你可能要问,既然他已投降,那为何不把他抓起来砍掉呢?

    这就不得不说张献忠是怎么投降的了。

    前面数次且不说,就说这次谷城叛乱。

    张献忠在崇祯十一年向明廷投降,投降后在军事上他依然掌管着整个郧阳地区,驻兵谷城。

    谷城并无大明军队,有的不过一负责监视张献忠的知县阮之钿。

    以一人之力监视一军,呵呵,简直就是个笑话。

    崇祯十二年五月,也就是方正化回还京城的途中,皇太极命十二贝勒阿济格为前锋,再次举兵十万正面进犯辽西重镇锦州。

    这一次的皇太极,竟然比历史上提前了几个月时间,也不知是否因为方正化杀了杜度的缘故。

    张献忠闻声而动,在谷城再反,同时,他还将自己在投降期间行贿过的人罗列了一张布告名单,贴满郧阳各州县城。

    (张献忠布告中说是索贿,其实大多都是他主动行贿。)

    这下事情就大发了。

    崇祯最开始看到这张布告,雷霆大发,在乾清宫砸了不少东西。

    而布告上赫然在列的人却又各自表现不一。

    受贿榜首熊文灿看到布告,只是苦笑,张献忠既反,他既受贿又渎职,必死无疑。

    薛国观看到布告,则是心如死灰,面目惨白。

    王德化看到布告,更是吓得要命,怕得要死,险些站不稳身。

    此时弘德殿之中,便有薛国观、王德化二人在场。

    布告读完,薛国观跪下俯首,一言不发,王德化同样跪在地上,却是满口喊怨。

    崇祯十分生气,道:“其他人先不论,你们两人一个内阁首辅,一个司礼监掌印,动辄受贿数十万两,可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杨嗣昌出列道:“陛下,此布告乃逆贼一面之言,还需着人调差才是。”

    此时此刻,敢说这话的也就只有深受崇祯信任的杨嗣昌了。

    崇祯道:“当然要调查,曹化淳听令。”

    “奴才在。”曹化淳出列道。

    “先将薛国观、王德化二人下狱,由你全权调查行贿之事,名单上有的每一个人,朕都要你做到证据确凿。”

    “奴才遵旨。”

    崇祯说完,便有侍卫进殿将二人带走,曹化淳同时也跟着离开了弘德殿。

    方正化这才知道,原来曹化淳今日到这里,是来办这件差事的。

    崇祯又问:“如今东西两路皆不得安宁,列位爱卿,可有何计何策可退贼兵?”

    吏部尚书周延儒出列道:“张献忠之流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的草寇,建奴才是我大明之心腹大患,臣建议速调大军增援关宁锦防线,将建奴挡在大凌河以东。”

    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列道:“不然。古语有云: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张贼虽为流寇,但也必须迅速将其剿灭,以免他骚乱诸省,坐大一方。”

    两人皆言应战,但侧重点却是不同的,周延儒的意思是先打皇太极,放着张献忠不管。而杨嗣昌的意思却是锦州那边先守着,等灭了张献忠再说。

    崇祯道:“两位爱卿皆言之有理,不过如此一来,东西两线开战,朝廷兵力恐怕捉襟见肘,不知兵力部署方面应如何调派?”

    杨嗣昌作为兵部尚书,当仁不让道:“建奴来势汹汹,且军备整齐,我宁远锦州虽有大军坐镇,但依然唯恐不足。臣举荐延绥巡抚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统一调配,同时,调拨山西总督卢象升、陕西总督孙传庭率兵共赴辽东,如此定能保辽东无恙。”

    此时蓟辽总督吴阿衡已经战死,位置是悬空的,洪承畴在之前与农民军作战中运筹帷幄,表现优异,众人对此皆点头称是。

    周延儒原计划也是要调山西和陕西之兵入辽东,对此倒也并无异议。

    “准奏。”崇祯见众人皆无意见,点头同意,不过他却疑惑道:“如此一来能战之兵皆前往辽东,杨爱卿又以何兵征伐张献忠?”

    “臣愿亲往。”杨嗣昌道:“从京城调拨一部分,襄阳熊文灿那里有一部分,再加上左良玉手里的一部分,应该是够了。”

    够了?

    弘德殿中,不知道的人或许认为够了,知道的人却是暗道:够个屁!

    先说京城调拨的一部分,那都是些老爷兵,多年未上过战场,摇旗呐喊可能还行,行军打仗那还是算了!

    再说熊文灿手里的那些兵,哎,比京城之兵也好不到那里去!

    唯一能战的也就只有左良玉手里的一只人马了。

    杨嗣昌说够了,崇祯当然不会去说不够,当即准奏。

    由此,战略部署及相关人员配置便已基本议定,大会也接近了尾声。

    方正化见他们聊着聊着似乎把自己给忘了,不由出列道:“奴才愿为陛下分忧,愿为大明献身,陛下好像还没有给我安排差事呢!”

    方正化主动提出找活干,绝非他勤快犯贱,相反,行军打仗并不是他的追求,逍遥快活才是他的真爱!

    他之所以主动提出,完全经过深思熟虑过后得出的结论。

    若能外出监军,即躲过了长平公主的报复,又躲过了大闹内书堂的责问,以及那德王可能会有的反击,而且还能在崇祯面前表现一番,更是说不定还能再立大功,加官进爵,也就不会再有周胖子之死这种悲剧事件发生了。

    崇祯听方正化之语,不仅欣慰一笑,道:“方爱卿倒是心急,朕这便安排监军。高起潜本是蓟辽监军,即日便可先赴辽东,安排诸事;方爱卿就跟杨爱卿同赴襄阳吧,希望你能不负朕望,将张贼人头献于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