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董卓封赏,袁绍问策
董卓回到虎牢关便给吕布与张辽、杨奉送去消息,令他们返回。不日三人便摔大军回到虎牢关。
这次他们立下大功,虽然马腾突破了三人,但成功的阻止了大队诸侯。
董卓、贾诩、李儒以及本部大军能安全撤退,三人功不可没。
董卓对三人大赏,吕布封亭侯,张辽升都尉,杨奉本就是将军,所以只官升一级。
除了这三人,徐晃、高顺以及他们手下的虎卫、天狼营,在这次军事转移的过程中,两次击退敌军。
第一次击退追击的曹操,不仅为大军争取了布防的时间,还差点将曹操围杀。
第二次阻击来援的马腾,保护了大军有生力量,最后成功击退了敌军,立下大功。
虎卫与天狼营也因此而损失一半以上。
董卓等人能安全的回到虎牢关,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董卓同样大赏一番,徐晃与高顺均升都尉。
事后,董卓又让徐晃、高顺二人,在各军中挑选士兵补充虎卫与天狼营,并加紧训练。
吕布三人返回,诸侯也顺着路南下,与袁绍等汇合。
经过一番了解,南下的诸侯知道袁绍等人,除了袁术因为看守粮草,没有过多的损失之外,其余具损失惨重。
曹操由于追击董卓,兵马更是几乎死伤殆尽。
而袁绍等诸侯因为中了董卓的诱敌之计,大半兵马或被烧或被俘或被追散,兵力大减。
仔细算下来北上的诸侯不仅摧毁董卓的一路大军,还间接的逼退董卓。
在董卓败退的时候,组织了以马腾为首的骑兵大队,给董卓沉重一击。
为盟军立下大功。
袁绍身居盟主之位,不仅寸功未力,还让诸侯损失惨重。
所以刚刚南下的诸侯对袁绍的盟主很不满。
其中最激烈的两人,便是死了弟弟的济北鲍信和被袁绍视作眼中钉的陈留张邈。
他们都和袁绍有前怨,找到机会便想报复一番。
骑在袁绍头上,压袁绍一头,一直是袁术的梦想,现在大概是他离梦想最近的时候。
袁绍损兵折将,在联盟中威望大减,只要将之赶下盟主之位,同为四世三公的他,不是最有机会上位?
袁术藏身暗处,默默地支持鲍信与张邈二人攻击袁绍。
马腾与曹操两军元气大伤,急需休整恢复元气,难以给袁绍什么支持。
其余诸侯没有远见,在袁术、鲍信、张邈三人攻击袁绍的时候,不仅没有声援,反而在一旁看戏。
一时,诸侯大乱,别说组织大军攻击董卓,自己不打起来已经万幸。
曹操时常忧郁,联盟再这样下去非解散不可,到时候不仅攻不下董卓,还要叫天下人耻笑。
蠢笨如袁术,自以为赶下袁绍,他便能成为盟主,简直白日做梦,暂且不说袁绍被赶下,联盟还能不能存在。
就算联盟存在,诸侯也不可能选袁术做盟主,极大的可能是联盟从此没有盟主。
可笑如诸侯,自以为袁绍是盟主,所以一切黑锅都有袁绍背着,哪怕此次进攻董卓失败,都与他们无关。
所以躲在一边看戏,等着袁绍出丑。
但事实往往相反,从诸侯加入联盟开始,便与联盟化身一体,荣辱与共。
一旦联盟失败,所有人都会被贴上一个“十八路诸侯进攻董卓失败”的标签。
别人说起诸侯就会说:原来阁下就是进攻董卓失败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啊!
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汉中张鲁以及离开联盟不久的长沙孙坚,都看着联盟。
天下的世家、官宦也都在看着联盟,十八路诸侯哪个能逃的掉,一旦失败,所有人都会成为笑柄。
曹操深知这一点,但有心无力,根本改变不了如今的局面,没兵就没有话语权。
马腾出身西凉,虽说是个武人,但见识不凡,直觉告诉他现在赶下袁绍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他不喜欢勾心斗角,何况他自己的事情还没解决,懒得参与诸侯之事。
袁绍是现在最痛苦的人,手中无兵,威望大减,面对袁术三人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盟主之位岂是说不要就能不要。
袁绍不胜其扰,招来许攸商议如何应对。此时的袁绍礼贤下士,一副明主之相。
两人相互见礼。
许攸道:“主公相召,可是为了诸侯?”
许攸能力不俗,才智非凡,在三国里绝对是超一流谋士。
由于官渡之战许攸支持袁绍讨伐曹操,而田丰反对战争,支持不战而胜曹操。
最后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曹操大胜。
一度导致许攸被贬低,才能被低估,其的光芒也被田丰掩盖,一辈子屈居田丰之下。
其实,在当时不管袁绍选择讨伐曹操还是不战而胜,都是对的!
当然这只是从战胜曹操的角度考虑,不涉及战争的危害。
因为不管讨伐曹操还是利用青幽并冀四州的资源,都能够大败曹操。
许攸支持以力讨伐,迅速击败曹操统一中原,然后休养生息,变得更加强大。
此法能速胜曹操,只是稍欠稳妥。
田丰支持休养生息,不战而胜曹操,此法极稳妥,但耗费太多时间。
两种方法有利有弊,但都没错,所以许攸的地位不应该因为这件事被低估。
而且在袁绍与曹操战至高#潮,曹操粮草不济,许攸曾献断粮之计,此计定能使曹操一败涂地,可惜袁绍没有采纳。
后来,许攸倒向曹操,曹操本已粮断,打算撤军。
许攸二献烧粮之计,曹操因此才能一战而胜袁绍,完成以少胜多,十胜十败的官渡之战。
曹操胜在从许攸之计,袁绍输在弃许攸不用,许攸一人能定袁绍与曹操二人之胜负,可见其才智超绝。
只可惜,他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爱财不忠,二是爱卖弄。
这两个特点都不被人所喜欢,他也为爱卖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曹操战胜袁绍之后,返回许昌,许攸醉酒,四处卖弄与曹操的同窗之谊,言语之间辱及曹操,被许诸所杀。
此时在袁绍面前,许攸依旧喜爱卖弄才智。
不过袁绍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甘之如饴,将许攸奉为知己,二人臣贤主明。
袁绍道:“知我者,子远也!诸侯步步紧逼,吾疲于应付,子远可有妙策解围?”
许攸大笑:“主公多虑,此乃小事尔。”
袁绍大喜:“何解?”
这次他们立下大功,虽然马腾突破了三人,但成功的阻止了大队诸侯。
董卓、贾诩、李儒以及本部大军能安全撤退,三人功不可没。
董卓对三人大赏,吕布封亭侯,张辽升都尉,杨奉本就是将军,所以只官升一级。
除了这三人,徐晃、高顺以及他们手下的虎卫、天狼营,在这次军事转移的过程中,两次击退敌军。
第一次击退追击的曹操,不仅为大军争取了布防的时间,还差点将曹操围杀。
第二次阻击来援的马腾,保护了大军有生力量,最后成功击退了敌军,立下大功。
虎卫与天狼营也因此而损失一半以上。
董卓等人能安全的回到虎牢关,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董卓同样大赏一番,徐晃与高顺均升都尉。
事后,董卓又让徐晃、高顺二人,在各军中挑选士兵补充虎卫与天狼营,并加紧训练。
吕布三人返回,诸侯也顺着路南下,与袁绍等汇合。
经过一番了解,南下的诸侯知道袁绍等人,除了袁术因为看守粮草,没有过多的损失之外,其余具损失惨重。
曹操由于追击董卓,兵马更是几乎死伤殆尽。
而袁绍等诸侯因为中了董卓的诱敌之计,大半兵马或被烧或被俘或被追散,兵力大减。
仔细算下来北上的诸侯不仅摧毁董卓的一路大军,还间接的逼退董卓。
在董卓败退的时候,组织了以马腾为首的骑兵大队,给董卓沉重一击。
为盟军立下大功。
袁绍身居盟主之位,不仅寸功未力,还让诸侯损失惨重。
所以刚刚南下的诸侯对袁绍的盟主很不满。
其中最激烈的两人,便是死了弟弟的济北鲍信和被袁绍视作眼中钉的陈留张邈。
他们都和袁绍有前怨,找到机会便想报复一番。
骑在袁绍头上,压袁绍一头,一直是袁术的梦想,现在大概是他离梦想最近的时候。
袁绍损兵折将,在联盟中威望大减,只要将之赶下盟主之位,同为四世三公的他,不是最有机会上位?
袁术藏身暗处,默默地支持鲍信与张邈二人攻击袁绍。
马腾与曹操两军元气大伤,急需休整恢复元气,难以给袁绍什么支持。
其余诸侯没有远见,在袁术、鲍信、张邈三人攻击袁绍的时候,不仅没有声援,反而在一旁看戏。
一时,诸侯大乱,别说组织大军攻击董卓,自己不打起来已经万幸。
曹操时常忧郁,联盟再这样下去非解散不可,到时候不仅攻不下董卓,还要叫天下人耻笑。
蠢笨如袁术,自以为赶下袁绍,他便能成为盟主,简直白日做梦,暂且不说袁绍被赶下,联盟还能不能存在。
就算联盟存在,诸侯也不可能选袁术做盟主,极大的可能是联盟从此没有盟主。
可笑如诸侯,自以为袁绍是盟主,所以一切黑锅都有袁绍背着,哪怕此次进攻董卓失败,都与他们无关。
所以躲在一边看戏,等着袁绍出丑。
但事实往往相反,从诸侯加入联盟开始,便与联盟化身一体,荣辱与共。
一旦联盟失败,所有人都会被贴上一个“十八路诸侯进攻董卓失败”的标签。
别人说起诸侯就会说:原来阁下就是进攻董卓失败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啊!
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汉中张鲁以及离开联盟不久的长沙孙坚,都看着联盟。
天下的世家、官宦也都在看着联盟,十八路诸侯哪个能逃的掉,一旦失败,所有人都会成为笑柄。
曹操深知这一点,但有心无力,根本改变不了如今的局面,没兵就没有话语权。
马腾出身西凉,虽说是个武人,但见识不凡,直觉告诉他现在赶下袁绍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他不喜欢勾心斗角,何况他自己的事情还没解决,懒得参与诸侯之事。
袁绍是现在最痛苦的人,手中无兵,威望大减,面对袁术三人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盟主之位岂是说不要就能不要。
袁绍不胜其扰,招来许攸商议如何应对。此时的袁绍礼贤下士,一副明主之相。
两人相互见礼。
许攸道:“主公相召,可是为了诸侯?”
许攸能力不俗,才智非凡,在三国里绝对是超一流谋士。
由于官渡之战许攸支持袁绍讨伐曹操,而田丰反对战争,支持不战而胜曹操。
最后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曹操大胜。
一度导致许攸被贬低,才能被低估,其的光芒也被田丰掩盖,一辈子屈居田丰之下。
其实,在当时不管袁绍选择讨伐曹操还是不战而胜,都是对的!
当然这只是从战胜曹操的角度考虑,不涉及战争的危害。
因为不管讨伐曹操还是利用青幽并冀四州的资源,都能够大败曹操。
许攸支持以力讨伐,迅速击败曹操统一中原,然后休养生息,变得更加强大。
此法能速胜曹操,只是稍欠稳妥。
田丰支持休养生息,不战而胜曹操,此法极稳妥,但耗费太多时间。
两种方法有利有弊,但都没错,所以许攸的地位不应该因为这件事被低估。
而且在袁绍与曹操战至高#潮,曹操粮草不济,许攸曾献断粮之计,此计定能使曹操一败涂地,可惜袁绍没有采纳。
后来,许攸倒向曹操,曹操本已粮断,打算撤军。
许攸二献烧粮之计,曹操因此才能一战而胜袁绍,完成以少胜多,十胜十败的官渡之战。
曹操胜在从许攸之计,袁绍输在弃许攸不用,许攸一人能定袁绍与曹操二人之胜负,可见其才智超绝。
只可惜,他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爱财不忠,二是爱卖弄。
这两个特点都不被人所喜欢,他也为爱卖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曹操战胜袁绍之后,返回许昌,许攸醉酒,四处卖弄与曹操的同窗之谊,言语之间辱及曹操,被许诸所杀。
此时在袁绍面前,许攸依旧喜爱卖弄才智。
不过袁绍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甘之如饴,将许攸奉为知己,二人臣贤主明。
袁绍道:“知我者,子远也!诸侯步步紧逼,吾疲于应付,子远可有妙策解围?”
许攸大笑:“主公多虑,此乃小事尔。”
袁绍大喜:“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