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大校场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心里建设

    “麻兴兄弟感觉如何?这里的人都如你一样,跟建奴有大仇,有些以前还是阿哈。”

    麻兴回头一看原来是梁牧,躬身答道:“将军,这些兵士都是精锐,难得还这么勤奋,假以时日必是虎狼之师。”

    “哈哈……可别这么说,他们还差的远呢,现今还不能懈怠。”梁牧显得很高兴。

    当然高兴,毕竟这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嗯……校场是辅助。

    麻兴却认真的道:“将军谦虚了。”

    梁牧挥挥手,努力掩饰自己的神情,面色真诚的说道:“哪里,哪里,不说这个了,兄弟感觉如何?可想好要留下?”

    “想好了,我要留下,还望将军收留!”麻兴斩钉截铁的说道。

    “哈哈,什么收留不收留,一起打建奴。”

    不等回话梁牧继续说道:“这位杨大,总管山上事宜,这位王大春,总管作战,骑兵团长。”

    团长这个称呼可不超前,唐宋就有团长的称呼,明朝时期更多的是继承前宋,但也有很多不同,比如团长这个称呼。

    “谢将军!”

    三人一起躬身道谢,梁牧说这句话等于彻底定了杨大、王大春的职务。

    “大杨你这几天盯着点,有一点不对劲……”

    梁牧做了个抹脖的动作,杨大点头表示知道。

    梁牧可不会这么简单的相信一个人,何况是自己追上来的,在没经过考验之时,小心点总没错。

    ……

    这几天梁牧有感于人数增加太慢,又没机会干一票大的,那就只能从战斗力弄起了。

    “敢战才是根本,没有勇气那只是废物,趁早说出来,干些杂务也挺好,不然到了战场白白丢了性命。”

    时光荏苒,曾经驱逐蒙元的明军到了崇祯年完全退化了。

    想当年戚继光在蓟镇之时是何等威风,李成梁的铁骑横扫辽东怕过谁?

    兵书战册大家都读,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从选兵到练兵再到排兵布阵可谓是经典教材,可是有什么用呢?

    明军文官武将被一个野猪皮打得丧胆,野蛮人中崛起了一个个名将,读兵书战册貌似然并卵。

    说一千道一万兵书洋洋洒洒数万言还没有“敢战”两个字来得有效,明军现在就是缺了敢战的勇气。

    半晌无人说话,士兵全部坚毅的看着梁牧,等待将军下达命令。

    “好,看来本将军糜下没有孬种,这很好!但凡横扫天下的强军,自有一股冲天傲气,那种有我无敌,死不旋踵的气势,视天下雄兵为草芥,唯我独尊的霸气!你们……有吗?”

    是啊!这种强军谁不想要,那个主帅不想带领?只是古往今来,练兵方法皆大同小异,古今名将早琢磨透了,可青史留名的就那么几支,军魂难铸易散矣。

    现在他们还差的远,现在说这些只是给他们提个醒。

    “虎!虎!虎!”

    梁牧点点头,这些士兵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好日子’来了,以前那只是正常操练。

    既然有校场这个bug,虽说只有恢复状态的功效,那也得充分利用起来。

    ……

    “哔哔!”

    次日天刚蒙蒙亮,随着王大春的哨声,近六十个士兵谁也不敢怠慢,从暖洋洋的被窝中爬出,互相穿戴甲胄,全副武装。

    集合完毕,身负几十斤的盔甲,腰挎长刀,身背弓箭,各色各样的武器,绕着山十公里‘武装越野’,这些跟以前大差不差。

    “跑起来!”

    光闷头跑步还不行,王大春在头前扯开嗓子吼道:“灾厄军团,有我无敌。”

    身后近六十人跟着吼道:“灾厄军团,有我无敌!”

    王大春又吼:“战刀所指,所向披靡!”

    “战刀所指,所向披靡!”

    “将军令,即吾命!”

    “将军令,即吾命!”

    这一串慷慨激昂又魔音灌耳的口号,当然是出自梁牧之手,虽然很中二,放到现代那就是傻逼。

    古代也有口号,多是‘风’‘大风’之类的,这些梁牧嫌弃不够霸气,洗脑也不行。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谎言说了千万遍,他就是真的,口号喊多了,那就是一种潜意识自我催眠暗示手段。

    到了上午其实跟以前差不离,多了纪律训练,以前梁牧认为不重要,可事实上它很重要,必须要有。

    为此梁牧专门弄了小黑屋,狭窄逼仄(bize),不见光亮,不知时日,简直能把人逼疯。

    当然这些士兵是不清楚的,一脸的满不在乎,还说什么正好能歇息了。

    “哼哼!”

    小黑屋的特性梁牧作为两世之人,那可是清楚的很,谁不听话那就进去待两天,能坚持两天出来腿脚不发软,梁牧定要敬他一声好汉。

    下午除了马术、刀法、搏斗等常例项目,又新增了对战,五人为一队,组队厮杀,当然是木制的。

    十人为一队扛着原木的比赛,这是为了训练士兵的协调性。

    为了培养勇气,梁牧不得不把库存的铁料弄了个铁圈,上面燃烧着熊熊烈火,让士兵驭马穿行,等等项目不一而足。

    每队攀比成绩,最后一名只能吃着干巴巴的杂粮饼,第一名大口吃肉。

    要是连续三次最后一名,脱光衣服挂绕着山奔跑吧,天气也越来越凉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成为强军,充其量只是杀才,所以梁牧会时不时的讲故事,唱军歌。

    这些士兵虽然开始认字,但很慢,毕竟年岁大了,心思杂学习东西就会慢。

    可以说都是粗鄙武夫,哪有是非善恶观念,眼下只是为了活着或者报仇,为何而战,信仰、信念这些东西一概没有。

    虽说有校场洗脑,但这只是忠于梁牧,如若战事不利很可能会逃跑,毕竟忠诚和逃跑并不冲突,所以心理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

    若梁牧没有大志向,有校场帮助,操练一批杀才那也够了,但既然来了,不秀点什么都对不起九教。

    “要说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云长武艺精,温酒斩华雄……匹马单刀千里行……”

    站在木制台上,拿着竹制大喇叭的梁牧心中很得意,下方的士兵去精会神的听着,甚至那些杂役和妇人都跑来静听。

    哎呦……

    原来自己还有说书宗师的潜质。

    虽说三国演义只是演义,但如今的人就吃这一套,君不见建奴大将人手一本,也不知是否真有用。

    十天之后……

    “走,干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