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大校场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跑的快的就是师

    二人看着梁牧,大有不是就一起切磋梁牧的想法。

    “......当真!”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汹涌的战意。

    几乎同时双方开始动手,杨大仗着手长首先一棍当头敲来。

    王大春也不示弱举刀一挡,随即手腕一翻一刀虚砍......

    双方目前都在试探,谁也占不了便宜。

    “打的好!”

    什么叫打的好?这种场合说这合适吗?

    “安静。”

    王大春、杨大二人并不受场外影响,继续专注的你一刀我一棍......

    “不分伯仲啊!”

    “是啊,春哥好武艺,大杨哥身高马大的也不占便宜......”

    场外之人谈论着局势,各自有各自支持的。

    你来我往中,一开始二人还放不开手脚,渐渐的越打越凶。

    杨大木棍上横挡住王大春的刀,顺势后退一步,长棍自下而上斜撩过去打在了王大春手臂上,把王大春打退,从新占据主动。

    “好。”

    杨二看到大哥占了上风,欢呼了起来。

    胡毅瞄了一眼杨二:“春哥是骑兵。”

    二人经常唱反调,其他人也见怪不怪了。

    慢慢的场外已经没了声音,甚至开始担心起来。

    “杀”

    到最后场中二人虽然拿的是木刀、木棍,但气势却开始惨烈。

    如若这是真实战场,可能二人都已倒下,因为双方开始以伤换伤了。

    “这......只是比斗啊!”

    “是啊,看将军的吧!”

    对于打出真火的二人,梁牧并没有叫停。

    甲胄穿戴在身,武器也只是木制,如果这点伤都受不了,趁早别打仗了。

    王大春被杨大一棍逼退,只能在外围游斗寻找机会,不能近身。

    缠斗中,二人气力消耗严重,尤其是王大春一直在游斗,消耗更甚。

    最后因为回防慢了一步,被杨大用木棍指住脖间,王大春懊恼的放下了指向杨大腹间的刀。

    “呼呼.....承让了春哥。”

    杨大收棍而立,要不是这个头,还真像个宗师。

    “呼......是我技艺不精,甘拜下风。”

    二人气喘吁吁的结束了战斗,充血的眼睛慢慢清明。

    “哪里......”

    搞得跟江湖比武似的,是不是还要你夸一下他的断魂刀,他夸一下你的降魔棍?

    梁牧赶紧打断:“行了,你们二人就别互相吹捧了。”

    说实话最后结果梁牧也有点惊讶,技艺最高的王大春输给了杨大。

    “大杨很厉害吗!不错。”

    从杨大身上看自己,梁牧就高兴了。

    不过想想也对,王大春最强的是骑战,杨大身高臂长,在步战比之王大春有很大的优势。

    而现在也只是比试,二人都有理智,没下死手。

    真要生死搏杀的话,双方都有可能是活下来的那一个。

    看到二人还算好,身上的伤不严重,梁牧走到场中说道:“以后杨大就是你们几人的总旗官了,以后我不在,就听杨大的。”

    梁牧并不打算用后世的军衔称呼,毕竟要讲个时代适应性。

    “这......谢将军。”

    “嗯.....春哥、狗儿、陈松和尚义不在此列,你们四人主练骑战,春哥为主。”

    这四人以后就是骑兵骨干了,其他人马术要练,但现今没那么多马,只能着重训练步战。

    “杨总旗,这般安排可有意见?”

    梁牧也知道他不会有意见,只是在调侃杨大。

    “哪有,哪有,若是春哥有马,我定是输了。”杨大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哈哈......输就是输了,那叫什么来着?......对,有三人,你就是我师,跑的快的就是师。”

    “什么你就是我师,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达者为师。”

    不懂还非要拽词,梁牧无奈的简单解释了一句,给他详细说他也未必明白。

    王大春摸摸头“还是将军懂的多,读过书就是比我等这些大老粗懂得多,嘿嘿...”

    “春哥和大杨跟我过来,其他人散了吧。”

    “好精彩,要是我以后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

    “哈哈...你定是可以的。”

    ......

    “坐”看到二人站着,尤其是杨大这身高,梁牧说话也累。

    “大杨你以后就训练他们步战,这八人呢,就交给你了,出了差错,我只找你……”

    敲打一下杨大梁牧又说道:“马术春哥费点儿心,不必多精通骑战,但要能骑马,你们四个骑兵,我就不说了。”

    梁牧想把士兵全打造成骑兵,就算是步兵也得是龙骑兵,这样机动力就有了。

    “以后人会越来越多,只要有功,就是一营主将也做得。”

    二人起身拜道:“是将军,我等定不负将军重托!”

    “嗯,还有这游击战就是......”

    梁牧给二人说完自己理解的战术,最后说道:“行了,这几天用心训练,好好准备,过后找机会让那些新兵蛋子见见血,去吧。”

    就杨、王二人来说,王大春比较豪爽,但心机浅。

    杨大则比较稳妥,若培养得当,可作为一营主将。

    训练中因为几人有战斗的经历,对于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理解的很透彻。

    王大春、杨大每天带着麾下骑马在沟沟坎坎奔驰,苦练劈砍、枪刺、速射等等。

    七月初二,在外哨探的胡毅、尚义回到山寨。

    二人探到东北方向的流水堡来了一队建奴,人数只有四十余,其中汉军二十余。

    这时的汉军还不是汉八旗,隶属于八旗,但不是八旗汉军。

    努尔哈赤时期,将降服的汉人编成十六个佐领,隶属满洲八旗,也就是作为附庸存在。

    皇太极时期,在汉民中抽丁,拔其少壮者为兵,设左右两翼,也是作为炮灰用的。

    另外1632年,孔有德和耿仲明叛乱逃到广鹿岛后,迫于明军追兵渐近,派人给后金皇太极送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明朝黑暗腐败,我们被逼反叛,听说你心胸广阔,欲网罗天下英豪,我有马仔数万,战船百艘,大炮火器应有尽有,你我联手,纵横天下,谁能抵挡!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搞事?

    皇太极接到孔有德的信和通报之后,激动得差点没昏过去大喊一声:“天助我也!”当即命令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三大贝勒率军接应。

    孔有德和耿仲明被各封都元帅、总官兵,其军队独立,称作天佑军,仍由二人统领。

    后面投清的尚可喜被封为总兵官,其军队被称为天助兵,与孔、耿的天佑兵一样,独立于八旗之外。

    从这时才有独立的汉军军队,八旗汉军要等到入关了。

    详细的梁牧不知道,就不想了。(不水了)

    “哈哈......想什么来什么,通知全部人员集合。”

    “建奴......想想自己的妻儿老小,本将军就不多说了。”

    梁牧看着前方十几个战士,最少的也训练了一个月,开弓是没问题的,没弓的苦练投枪。

    激起了他们的仇恨火气,梁牧就不管了,他只管放火。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