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苏!
字体: 16 + -

第2章 袭王案

    秦国,位于云苏大陆的东部,坐拥鱼盐之利,经济强盛,百姓乐业。第一任秦王是失踪的云苏王的第三子,能文善武,精明强干,早年因功被封为秦王。在黑暗时代,老秦王远交近攻,率领军队攻破一个又一个诸侯国,最终奠定了秦国现在的版图。老秦王死后,新任秦王却远不如其父,整日里只知道斗鸟遛猫,对于政事一概不问,全部交给了老秦王钦定的几位辅政大臣,幸得几位大臣忠心耿耿,否则,秦国早已四分五裂了。

    秦国的都城望京是云苏大陆少有的几个繁华的城市。白天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晚上灯火通明,通宵达旦。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秦国富庶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还有一位诗人写到,“人间天堂何处?都道秦国望京。”

    龙华街是望京城最繁华的一处,一天,突然有一个年轻人自称是云苏王长子云天的后人,父亲云天被现任云苏王,也就是炎国国主逼死,他怕自己也被杀,就逃到了秦国,想要得到秦国的庇护。官府立即派差役将那人抓住,送到了开封府。开封府府尹木云立即升堂开案,进行审讯,木云问的所有问题,那年轻人都对答如流。可木云也不敢轻下判断,便立即向秦王告奏。秦王闻讯,马上派人将那年轻人接进了王宫。

    新秦王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两只长眉直入发鬓,故此也被人称作“长眉王”,一双眼睛犹若寒星,深邃不已,虽然相貌一般,但那种傲人的气质却让人印象深刻。他看着殿内站着的那个年轻人,似乎和他一样大小的年纪,长相英武,一看就让人喜欢。衣服虽然有些不堪,但整个人看起来却是神采飞扬,秦王心中不免有些亲近。正在秦王查看之时,旁边一位须发皆白的大胡子厉声喝道:“兀那厮,见了秦王还不跪下?”声音响若洪钟,震得大殿似乎都有些摇晃。那年轻人转过头,不动声色的看着大胡子,却丝毫没有下跪的意思。大胡子看着那年轻人的眼睛,纯粹是一种以上看下的傲人姿态。大胡子哪里被人这样轻视过,就连秦王都对他礼让三分,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小瘪三,竟然敢这样看着自己,顿时怒从心头起,想要上前去扭住那厮暴打一顿。就在这时,秦王笑着说:“周将军,稍安勿躁,切勿动怒。”然后转头向着身边的小太监说道,“去,将宗谱取来,本王要亲自问问。”秦王随即向那年轻人问了一些皇族内部才知道的事情,那年轻人也没有丝毫犹豫,一一答出。这时,小太监也将宗谱取来,秦王一看,那叫云升的年轻人竟然还是自己的哥哥。秦王大喜,立即吩咐设宴,要好好地款待这位落难的哥哥。周将军见此情景,冷哼一声,嘟嘟囔囔的说了一些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话。其他的几位辅政大臣倒是安安静静的,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例行般的向秦王道贺。

    席间,百官们都在欢庆秦王之喜,酒至半酣,云升突然站起来说道:“秦王,云升想求秦王一件事儿,不知道秦王是否答应?”秦王看着云升严肃的样子,他似乎从见到云升的第一面,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笑着说:“既然你是我的哥哥,以后就不要叫我秦王了,叫我云海吧。你有什么事就说吧。只要我云海能办得到,我必然会答应你。”

    “我要向你借兵。”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宴会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这个不知所谓的年轻人。“借兵?”秦王愣住了,正要往嘴里送的酒也停住了,百官们也都默不作声。

    “借兵?借兵做什么?”秦王好奇的问道。

    “我要报仇。”云升回答的很简单。

    “哼!”一声冷哼从周将军那里传来,正不知所措的大臣们都转而看向他,只见他端起一盅酒一饮而尽,将酒杯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其他几位辅政大臣都作闭目沉思状,似乎早已料到会是这种情况。“嗯,这个、、、、”秦王看向云升,又看了看几位辅政大臣,说道,“父王临走之前,将秦国托付给我,又怕我年幼不能服众,便将朝政交给了几位辅政大臣。这借兵一事事关重大,我一人难以决断,不知几位前辈意下如何?”秦王看向了那几位闭目深思的大臣,这时,其中一位长着一张长脸,眼睛很小的大臣站起来躬身说道:“秦国是秦王的秦国,秦国的所有国事都由秦王说了算。我们只是辅助秦王,避免秦王犯错罢了。况且,这是秦王的家事,我们只是外臣,不便插手。秦王也大了,有些事情还是要秦王自己决断,待秦王能熟练处理政务了,我等外臣也好还政秦王,颐养天年。”又是一阵寂静,突然,“你眼瞎了吗?我的酒杯空了这么久你没看见?你一个落魄小子,蒙秦王恩典得侍宫中,就得意忘形不把我等放在眼里了吗?若是在我府上,定要将你杖毙。还不快倒酒!”这一段话如连珠炮一般在大殿中响起,又如同一柄巨锤一下一下的敲击在有心人的心上。周将军身后的酒侍慌忙跪倒在地忙不迭的磕头谢罪。

    秦王看着这一幕,心中陡然燃起一股怒火,看向周将军喝道:“来人,拉下去杖毙。”殿外进来两个武士,将那个酒侍拖了下去。看着被拖住去的酒侍,周将军心里反倒有些不自在,便想着向秦王求个情,他回头看向秦王,却发现表面没有丝毫表情的秦王,那双眼睛却如同两柄寒光闪闪利刃,周将军心里不禁打了个颤,也不再说话。反观云升,仿佛刚发生的事与他无关,自顾自的给自己斟酒,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周将军不好再发作,只好冷哼一声。这时,只听秦王笑道:“虽然是这样,但我依然年幼,对于政事不尚了解,对兵家之事更是一窍不通。何况,前辈也说秦国是本王的秦国,家事也是国事。借兵一事乃是大事,当然还是要和诸位前辈商量。”

    “既然秦王如此明白事理,老臣自当尽心竭力。借兵一事事关重大,待老臣们商议一番,明日再做决断吧。”那位长脸的大臣说道。

    “徐丞相说的极是。云升大哥,不如你先回去歇息,明日再说吧。”秦王对着云升满怀歉意的说着。云升一听,便向着秦王一拱手,说道:“那我就先退下了。秦王,诸位,请慢用。”说完,便离开了宴席。主角走了,这宴席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百官们也相继退走了,整个大殿内,只剩下秦王和几位辅政大臣。这时,周将军大声说道:“借什么兵?不借!”徐丞相拈了拈胡子,打断了周将军,说道:“秦王,今日时辰已晚,秦王不如早些回去休息,借兵一事还是明天上朝的时候说吧。”秦王一看,今晚注定是得不到什么答案了,站起来拱手说道:“既然丞相如此说,那就听丞相的意思,明日再议。几位前辈慢走。”待几位大臣都走了之后,诺大的大殿只剩下了秦王一个人。他静静的坐在那里,右手把玩着一只酒杯,看着殿门外,那里一片漆黑,眼睛里闪过了一道不易察觉的寒光。

    夜幕渐渐褪去,清晨的阳光明媚的让人的心情都愉悦起来。秦王还在酣睡着,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异常的,就是秦王寝宫附近多了一些侍卫。这时,一个小太监站在寝宫门外,小心翼翼的喊道:“王上,该上朝了。王上。”“知道了,进来伺候本王更衣吧。”一个略显慵懒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小太监对着后面一招手,然后缓缓的推开了寝宫的门,后面的拿着洗漱用具的侍女们赶紧走进了房间。

    六月的阳光从打开的大门照进了大殿之内,空旷的大殿现在还没有人来,一个小太监一边擦着地板一边哼着小曲,美妙的声音显得尤为悦耳。这时,一个看上去更加年长的太监走了进来,低声呵斥道:“小德子,赶紧收拾喽,王上和百官们一会儿就要上朝了。把那个垫子整理好,还有那个桌子,你们这些小太监一天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赶紧的。”说完就走了出去,那个叫小德子的太监急急忙忙的收拾了一下,也走了出去。

    阳光照在了锃亮的地板上,闪闪发光,一声悠长的钟声在王宫中飘荡,接着又传来了三声净鞭那划破空气的声音。百官们陆陆续续的从宫门外鱼贯而入,一直走到了大殿门外等候着,然后三五成群的相互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几顶大轿在宫门处出现,缓缓地向着大殿走来,到了丹陛前停了下来,几位衣服华丽的人从轿子中走出来。百官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辅政大臣们来了。”原本低声说话的百官们立即住了嘴,齐齐的站在那儿恭候着。徐丞相从轿子里面出来,看了看周围,又抬头看了看太阳,然后径直向大殿内走去,等到辅政大臣们进去之后,百官们才一个个的进了大殿。等到所有人都坐好后,值事太监敲了一下钟,另一个太监拖着长音喊道:“上~~~朝~~~”这时,穿戴整齐的秦王从内殿走到了王座上。

    秦王扫视了一眼百官们,然后询问道:“诶~我那云升哥哥呢?他怎么没来?今日商议借兵大事,他怎么还迟到了?难不成昨晚喝醉了?”秦王戏谑了几句。这时,一个年轻的官员起身走到中间,躬身说道:“王上,臣有要事启奏。”

    秦王一挥手,说道:“恩,说吧。”

    那官员缓缓地说:“王上,昨天那个人根本不是王上的亲族,实乃刺客。他本欲、、、”

    “胡说!”一声大喝打断了那官员的话,那位官员浑身一颤,随即又镇定下来,低头拱手站在那里。

    “怎么可能?昨天本王亲自询问,还有宗谱为证。我云升哥哥怎么可能是行刺本王的刺客!!”秦王站着怒声说道。

    那官员继续说道,“王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样、、、、”话还没说完,秦王又怒声道:“来人,去把云升皇子请来。”

    “王上,不用了。”一个圆脸的辅政大臣说道。

    “不用了?怎么回事?”秦王声音缓和了下来。

    “刺客已经被杀死了。”圆脸大臣回道。

    “你!!”秦王你字没有说完,一甩袖子,重重的坐在了王座上,显得十分恼怒。

    “王上,昨晚若不是我等,王上早已身首异处了。王上,此等逆贼竟然如此大胆,敢冒充皇族欺骗王上,此人死不足惜。这等逆贼必有同党,我等恳请王上恩准搜捕乱党。”圆脸大臣躬身说道。

    “恳请王上恩准搜捕乱党。”百官们随即附和道。

    “就是,这等乱党就应该被处死。王上,我周和愿为王上分忧,肃清秦国之中的乱党逆贼。”周和将军请命道。

    “随便吧。你们看着办就是。”秦王面无表情的说完,就起身走向了内殿。

    不知道这是多少次遭受这样的事情了,秦王没有回寝宫,而是到了一处很幽静的地方,他想一个人静一静。自三年前继位为秦王,就像傀儡一般任这些大臣们操纵。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没有兵权,没有能够信任的人,真就像是孤家寡人一般。这偌大的王宫,偌大的秦国,偌大的天下,要了又有何用,还不如平头百姓。这时,一个白发的老太监走了过来,轻轻地叫了一声:“王上。”

    他的眼中满是慈爱,看着坐在那里的秦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看着秦王挺直的背脊,乌黑的长发整齐地披散在背上,他以前看到的,是那种君临天下,想要有一番作为的王者风姿。可是,今天,这背影竟透着一丝落寞。他在想,都道“投生帝王家”,哪知帝王家的孩子们却不如一个普通平民快乐的多。

    秦王回过头来,看着老太监,两行眼泪一瞬间喷涌而出。老太监慌忙上前将秦王搂在怀里,用手轻轻地抚着秦王的后背。秦王也抱住了老太监,边哭便喊道:“云公公。”

    云公公轻声的说:“王上,老奴在呢。王上不要怕。有老奴在呢。”

    “公公,那几位欺人太甚,尽然不经奏报就擅自将那人杀了。我真怕什么时候我也会那样。”

    “王上不要怕。有老奴在,他们几个翻不了大浪。总有一天,我们会除掉他们的。王上,你已经16岁了,要亲政了。这几位是先王留下来的,一是辅佐您,二是考验您。考验您的耐心,考验您的智谋。人呐,如果自己不够强大,就要学会隐忍。先王对你期望很大呢。”

    “公公,我又何尝不知道呢。我本欲借那人之力,先夺回一部分兵权,可没想到,没想到他们却将那人杀了。公公,他们,会不会造反?”秦王停止了哭泣,恢复了平常的语调。

    “造反?也许吧!秦国的百姓都认为他们是忠于秦国的大忠臣呢,他们怎么会舍得扔掉这个名头。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是爱惜自己的名誉。他们是在等着王上犯错呢,如果他们真要造反,王上也不要害怕,有老奴呢!”云公公笑着说道。

    “公公~~”秦王感激的看着云公公。他这时才发现,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虽然是个阉人,却透露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似乎世间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畏惧。秦王的脑海里突然浮现了一个画面,那还是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路过老秦王的书房,听到了老秦王和云公公的争吵,最后,桀骜不驯的老秦王竟然妥协认输了。秦王现在想想,才觉得这位云公公是如此深不可测。秦王整理了一下,站了起来,负手看向了西方的天空,那是圣城所在的地方。云公公看着秦王又恢复到以前那种自信的王者风采,欣慰的点点头。

    袭王案发生的第二天,整个秦国就像一锅沸腾的水,卫所的锦衣卫们,还有各衙门的巡捕全部出动搜拿乱党,秦国的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秦国的百官们也被抓的抓,杀的杀。而秦王,对这一切不管不问,整日里只是寻欢作乐。没过几日,宋国和成国也相继发出诏令,搜捕国内乱党。一时间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