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终于找到了

    自从在锦绣行看到《水调歌头》的笔迹后,环儿走了很多地方,但都没找到作者。

    蓝玉姑娘每天对着那盏破灯看个不停,这一个多月来,蓝玉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环儿心疼自家小姐,不忍再看她再这样下去,三番两次建议出门散散心。

    但蓝玉仿佛魔怔了一样,只是对着那盏破灯摇头叹气,说自己不去。

    连采玉楼的妈妈都来说过好几次了,但蓝玉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今天蓝玉让环儿出门买胭脂,算是给她放半天假。

    环儿在街上乱逛,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许久不出门,现在瞧什么都很新鲜。

    “都来瞧一瞧嘞!鸿宾楼开张大吉,凡进店吃饭的客人,每人送猪耳朵一份,美酒一壶!还有免费的书听嘞!”

    鸿宾楼门口,伙计卖力地吆喝着,引得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询问,待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十有八九都选择进店吃饭。

    环儿左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右手一个糖人,停在鸿宾楼门口,怯怯地不敢进去。

    “肥肥的猪耳朵嘞!香喷喷的美酒嘞!”伙计的吆喝声灌进环儿的耳里。

    环儿舔舔嘴唇,下定决心,抬脚就往鸿宾楼里去。

    “欢迎姑娘!一位!里边请!”伙计高唱着把环儿迎了进去。

    环儿找了一张靠墙的桌子,缩在桌前,红着脸对小二说:“你……你……我要吃桂花糕。”

    小二笑着答应了:“好嘞,马上给您送来。”

    小二很照顾环儿,桂花糕很快就上来了,连带着赠送的猪耳朵和美酒。

    小丫头不敢多喝酒,只倒了一杯自己慢慢抿着。

    这时,戏台上两个伙计又把说书的桌椅搬上来,说书的袁佐迈着四方步跟在后面。

    “老头,今天多说点吧?”

    “是啊,多说点,赏钱有的是。”

    底下有人起哄。

    袁佐对四方拱拱手,老头笑得都看不见眼镜了,说道:“那今天就多说点,谢谢各位的捧场。”

    袁佐向客人们鞠了一躬,退回桌子后开始今天的故事了。

    “上回书说到,菩提祖师照着猴子脑袋上砰砰砰打了三下,拂袖而去……”

    别看袁佐上了年纪,但声音洪亮,不显丝毫老气,坐在角落里的环儿也听得清清楚楚。

    悟空学艺的故事被袁佐细细讲来,腾云驾雾移山填海的奇特幻想直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神怪故事连环儿这种小姑娘都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见,桂花糕也吃完了,猪耳朵也吃完了,酒也喝了大半壶。

    小姑娘脸红扑扑的看着台上的袁佐。

    “那铁棍之上还刻了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猴子看了喜不自胜,伸手便要去拿……”袁佐一顿,朗声道,“欲知后事如何,我们留待下讲。”

    醒目一拍,下座鞠躬。

    但下面的观众已经骂开了:

    “老头你不是说多讲点吗,这才半个时辰,怎么就不说了。”

    “老佟,老佟,你死哪儿去了。快叫他说下去,不然不光赏钱没有,今天的饭钱我都不给。”

    佟掌柜嬉笑着上台,安抚道:“不是我们不愿多说,但袁老先生年纪也大了,说了大半个时辰了也该休息了不是?我们下午再讲可好?”

    好说歹说总算安抚下食客的情绪,当然,袁佐说的好,赏钱自然也少不了。

    连环儿都想掏荷包,但转念一想,钱是姑娘给了买胭脂的,可不能乱花。

    但还是扣出两个铜板叫小二打赏上去了。

    “姑娘一定也会喜欢的。”走出鸿宾楼,环儿还惦记着蓝玉姑娘。

    多喝了些酒,环儿一步三颠簸的走向熟悉的胭脂铺,买了姑娘要的胭脂水粉,胭脂铺的掌柜与环儿相熟,责怪道:

    “大白天喝成这样,回去看你家小姐怎么打你。”

    “小姐心疼我,不会打我的。”环儿醉醺醺的摇摇头,嘴里嘟囔着。

    “你呀。”胭脂铺掌柜用食指轻轻地点了环儿的眉心,“在我这儿歇会儿吧。来,喝了这杯茶醒醒酒。”

    环儿接过茶喝了,又坐了半晌,与掌柜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了。

    拿着胭脂返回彩玉楼,一进门就看见自家蓝玉小姐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卷书在看。

    看见环儿进来,蓝玉笑骂道:“小蹄子,让你出去买胭脂,你倒偷偷跑去喝酒,一身的酒气现在都没散干净。”

    环儿拉着蓝玉的手连连求饶,又说起今天自己在鸿宾楼听到的书:

    “姑娘你不知道,外面新开了一家酒楼叫鸿宾楼,东西可好吃了。”

    环儿绘声绘色地讲着,蓝玉补充一句:“酒也好喝?”

    环儿不依了,摇着蓝玉的手。

    “他们店里还有免费的书听呢,今天我去听了,讲孙悟空拜师学艺,哎呀呀,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呢!可惜那说书老头讲到如意金箍棒就不讲了。好姐姐,我们下午再去鸿宾楼一趟吧。”

    两人正说着话,门吱的一声开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彩玉楼的妈妈。

    蓝玉和环儿起身将妈妈迎了进来,妈妈笑道:

    “好姑娘,妈妈知道你一直在找《水调歌头》的作者,想来也奇怪,能写出那样词的才子,可不该是籍籍无名只人。”

    说起《水调歌头》,蓝玉神情又落寞下来。

    “不过姑娘,你看妈妈今天给你带什么来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蓝玉。

    蓝玉接过了,封面上是“沧浪中秋集”五个字。

    “原来是石公子的集子。”蓝玉知道沧浪是石砚的诗会。

    “翻开看看。”妈妈饶有意味的眨眨眼。

    蓝玉翻开集子,第一篇作品便是《水调歌头》。蓝玉的眼神微动,虽然《水调歌头》只是个词牌,这个词牌下的词作不知凡几,但她今天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眼睛往下看,只见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找到了!

    《水调歌头》的作者终于找到了!

    蓝玉难掩激动!将集子抱在胸前,急促地喘着粗气。

    环儿识字不多,但看自家小姐这般激动,猜也猜到了七八分。

    “这首词原来是石公子写的。”

    一旁的妈妈笑道:“这回找到了我可就放心了,我走了。”

    作为头牌清倌人,妈妈还真不敢对蓝玉逼得太紧,好说好笑的便走了。

    环儿送了妈妈出去,回来笑道:“石公子大家出身,办的沧浪诗会远近闻名,他做我姐夫,我也是愿意的。”

    前半句听得还顺耳,后半句羞得蓝玉耳根子都红了。

    “你个死丫头,还编排起我来了,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

    石府。

    “少爷,您的集子刻出来了,各大书坊已经开始卖了。”阿贵欢喜地叫道。

    石砚满意的点点头:“那首《水调歌头》极好,找账房领二百两银子做赏钱。”

    阿贵屁颠屁颠地下去领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