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竹青大明行记
字体: 16 + -

007毁田会议

    后面一个月,庄户们在我的要求下,由管家的带领着,对各家的房屋开始修缮。北平的冬日里雪还是很大的,难保有被雪压坏房子的事情出现。另一方面,庄子里已经知道了火炕的用法,大家也在这段闲时,纷纷的改起火炕来。

    地里的豆子还没疯长,我早就知道阿五看着,等豆子接近成熟时,通知我。阿大他们六个也种了二垧地,所以也不用我特意去留意。中秋前后,阿五来报,说豆子已经快成熟了。

    我让人找来了钱管家。

    “贵叔,我准备提前收豆子,连秧带豆荚一起打碎做青储料.......”

    “少爷不行啊,这豆子马上就成熟了,可以收了,这都是钱啊......”

    “你听我说,豆子还要个把月才成熟,我有个计划,收了豆子,改成大棚,我们种蔬菜。冬日里,天寒地冻的,你想想,如果有一根黄瓜,一把芹菜,那是什么个价?”

    “冬日里种菜,这不可能,老奴活了半辈子都没见过。少爷不是发薏症了吧?要不要叫郎中来?”

    “去你的,你才有病呢。冬日种菜,皇宫里早就能做到了,只是他们用的是地热和温泉。我在书上看到一种不用温泉种菜的法子,我要在庄子推行。”我又推说是书上看到的,钱管家识字,但书读的不多,所以他就只能接受我的说法。

    “少爷,农时是从上古就传下来的,咱们不能改变农时啊,而且书上的法子,没有试验过,万一不成,这豆子也毁了,钱可就损失了。不能啊!”

    “你听我说,豆子带豆秧都做青储饲料,冬日里牛羊,没毁坏,只是改变了用途。再说了,几百亩的豆子,才几个钱,想想冬天一根黄瓜,怎么不卖了一两银子?”

    “啥?一两银子,现在一两银子能买一车黄瓜。不可能卖那么贵,这么贵一般的富人都吃不起的。”

    “谁卖给地主们啊,要卖就卖给官员和洒肆,你以为我们能有多少菜收,只能供应极少数的人,这些人都是大富大贵之人,才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小钱钱的。”

    “老奴想不出谁会买这个菜,少爷咱们不缺钱,省点用,还是够用的。”

    “不用说了,我主意已定,你安排人收吧。另外,庄户家的也要收,不过我可以给补偿。”

    “少爷,这个真不行,庄户指着这些豆子过年的;麦子交上来是租子,豆子完全是庄户的,庄户会同家里拼命的,万一告到官上,官上也不会同意。”

    “这些先不管,我刚说了,给庄户们补偿的,我想换算成明年的租子,或算一半,庄户过节的钱可以先从家里借,明年夏收一总算账,不算利息。”

    钱管家还想说什么,我不停地说服着他,良久,他点点头说:“是的,少爷,我知道怎么弄了。但是万一不成,明年家里就真要过苦日子了。”

    “没事,实在,万一真的不成,咱们还有牛羊的,把牛羊卖了,不也是钱吗?”

    “这倒也是。”钱管家渐渐被我说上路了。

    “对了,蛆房现在的产量如何?”我又问道。

    “蛆房现在每天除去喂鸡的部分,还可以收干蛆三十余斤。干蛆都是煮晒过的。”

    “不够,还要再加大出产量,那几个人工作的还行?”

    “现在人手还够,四个女人,鸡雏有一百多只,现在都有半斤大了,估计十月后,可能开始产蛋。”

    “鸡雏的数量还少,至少要上一千只,家里继续收,把现在的半大鸡分给庄户,让他们代养,饲料就用蛆和谷糠,从家里领,你定个尺度,鸡产蛋后,三个或五个鸡蛋有一个给代养的庄户,庄户们一定愿意的。”

    “这是个好办法,鸡蛋是好东西,北平城里不愁卖的。”

    “你看着办吧,你办事我放心。”

    “是的,少爷。我回去就派人通知庄户们收豆子。”

    “注意方式方法,虽说我们不想让庄户吃亏,但是他们不理解下,难保有捣蛋的。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开个全庄大会,动员一下,统一思想,这样才不会出乱子。”

    “好的,少爷,我心里有数。都是多年的老庄户,想不通的一定会有,但没什么大事,都是些泥腿子,好打发。”

    说完,管家就出去了,傍晚时候,他来请我,说准备开会了,请我去参加。

    到了会场,牲口院门口,大门前安了一支交椅,管家请我坐上去。

    我也好奇钱管家这个会怎么开,没说话,坐上去,当起了老太爷,小红也跟了过来,侍立在一旁。

    庄户们,应该都是各家当家的,年长的居多,也有年轻的小伙子混在一起,吵吵的。

    钱管家上前,轻咳二声:“静静,二狗家小子,不要再扯栓家的耳朵了,我们要开会啦。”

    等场地里静下来,钱管家说道:“今天,有个大好事儿,少爷给大家大实惠,所以把大家都叫过来,听一听,回去就干,干好了,二狗子家的小子明年就能娶媳妇。”

    大伙一通大笑。我一听也笑了,这老货莫非是搞传销的鼻祖,怎么这套话,听着这么给力。

    “啥事儿呢?少爷说了,要把你们的豆子全收了,顶明年一半的租子,明年一起结算,这算不算大好事?今年豆子长势不错,但是别的庄子上也好,所以呢,豆子不一定能卖几个钱,如果顶了明年的租子,麦子是个什么价?你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实惠?好不好?”

    钱管家在庄子上是很有威势的,所以没人打断他的话,可是也没人回他的话。

    老钱也不在意,继续说道:“至于家里人口多缺粮的,等着豆子下来办事的,少爷说啦,可以到府里借,明年麦收后一总算帐,不收大家的利息。这算不算又是大好事?”

    钱管家继续唱着独角戏,我看着有点惊慌,怕庄户反对,激起不好事情来,但看老钱还震得住场面,继续当我的摆设。

    “还有这第三件,府里用蛆养鸡的事,大家都看到了,少爷说,还不够,我们要养上一千只,现在这百来只鸡,发给你们代养,蛆和谷糠从府里领,小鸡下蛋了,五只蛋里算给代养家里一只;小鸡里的公鸡府里给调换成母鸡,保证大家都有收入。你们说好不好?”

    最后这个实惠可能庄户们真听懂了,二狗子家的那个小子,先问道:“那要是鸡死了呢?”

    “不用大家赔,算给大家吃肉了。”我站起来回道。

    二狗家的小子,见我站起来,一矮身躲在一个壮汉后面去了。

    前排的一个老汉发言了:“主家,管家,这最后一条,大家懂了,大家都高兴,前面的虽不大懂,但是大家都是曹家几十年的庄户了,曹家的信誉和口碑,大家都是信服的,曹家从来都是有担当的。咱们庄户一年到头就等着这豆子换钱来修房、娶亲、过年,现在主家要提早收,我们也愿意。就是请主家把粮食先借给俺们,不然大家伙心里慌。”

    我认识这老头,是王家的当家人,为人很有担当,经常帮助邻里,在庄上威信仅次于钱管家,因为家里人口多,所以算是庄子里最穷的人家啦。

    老王头一说话,阿五他爹,老孙头也帮腔,“少爷,钱管家,府里只要先把粮食借出来,我们愿意。”

    一时间,有威望的几个老汉也纷纷出言同意。

    我也表态到,“几位老人家放心,粮食府里多的是,要借的直接找钱管家,老钱明天就借,大家借足了粮,把心放到肚子里,曹家绝不亏欠大家伙。再有一件事,我先跟大家交个底。”

    我见风头正好,就准备把大棚的事一起交待一下,所以接着说:“我准备今年冬日带大家赚一把大钱,最好赚的大家都手里有钱,可以买地的钱。大家放下心,听钱管家指挥,我保证过了这个冬天,娶亲、盖房,样样都有,样样都可以有。”

    我刚一说完,钱管家马上接过话头,“大家都听见了,少爷发话了,老朽保证每家都存足过冬的粮食。这几个月少爷可给大家伙带来不少好事,庄上做了那么多的事儿,你们出工,府里管三顿饱饭,看看你们这几个月都吃胖了。”

    大家伙顿时大笑越来,等笑声停了,钱管家又说:“老辈都知道曹家一直的官家身份,不靠这地租过活,现在老爷去了,少爷当家,也是不断给大家谋好处,你们说少爷好不好?”

    “好!好!”场面好的一塌糊涂。

    “借足了粮,就去收豆子,一样的晾晒、粉碎,装青储窖。狗日的,冬天用了你们饲料,府上还要给你们一窖一两银子,真的便宜死你们了。”

    “不扯这些有的没的,先把这个做好,后面还有好事。谁先做完,谁家先来我这领好处。散了吧,都散了吧。”

    说完,钱管家这家伙就开始赶起人来。同时也给我打个眼色,我知道我也该退场了,就带着小红回到书房。

    隔天,钱管家来加报:“少爷,各家都借了粮,还有几家因为要办喜事还借了钱。各家都开始收豆子了,阿大他们带着人也在干。”

    “好,好,你办事我放心,另外,我这里修书一封,你带着去县上,找范勇,我师兄,让他带你去县丞那里买些白绢来。”

    “是的,少爷,白绢用处不大,我们又不会染布,用起来很晦气的。”

    “这你就不懂了,我是准备做大棚的。”

    “这大棚也太贵了......”

    “去吧,早点买回来,还要刷桐油的。”

    “好的,少爷,我就去。”说着拿起我给范勇的信就出去了。

    不几日,豆子就全部入窖了,我又将这件事记录下来,送给范勇。范勇回信,说近期被他爹安排在工部里当了个小吏,没时间过来了。

    我想起来,朱棣已经开始建设北平,准备迁都了。

    想想后世的故宫,自己在北京工作二年,都没去过几次,现在可以看到原味的,不是被满清改了的,原汁原味的紫禁城,不禁心头一阵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