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盛唐
字体: 16 + -

第六十五章 射术

    刘宇放下乌木弓,直接出门朝武库走去。

    他要在武库里选本箭类武技。

    刘宇以前没学过射术,这次趁着养伤,正好可以选一本箭术武技修练。

    到了武库后刘宇翻找了一圈,选定了一本名为《辕门八式》的箭类武技。

    相传这本武技还是三国时的吕布所创。

    在这个尚武的世界里,吕布有着极高的口碑。

    相传吕布为九品武者,武力盖世。

    吕布曾独战五大九品高手不落下风,也曾独自斩杀过数名八品高手,威名极盛。

    三国奇人许劭曾畅评天下武者,当时便将吕布列为天下第一人!

    吕布射术高超,实乃古今罕有。

    刘宇看着手上这本《辕门八式》,心中一阵好笑。

    若这本武技当真乃吕布所创,那必是极为珍贵,又怎么轻易便能在武库中寻到。

    不过刘宇翻看了一下,发现这本武技当真有独到之处。

    这本武技不只能让人提升箭术,更能让人借助拉弓来增进气力。

    可谓是一举两得。

    刘宇将这本武技细看了一会,便拿起书直接去了武场。

    武场中此时静悄悄地,连一个人也没有。

    也是,昨日才厮杀了一场,今天捕快们怕是都在休息。

    刘宇走到一旁的兵器架上拿起一张木弓,试着拉了一下。

    这弓偏软,远没有那乌木弓力大,但也无妨,正好可拿来练习。

    刘宇拿起木弓,来到这场中。

    这《辕门八式》说来也并不复杂,只是讲了八种拉弓的姿势。

    这八种姿势,有平常惯用的正拉,也有不常用的侧拉与背拉,还有马战要用到的俯拉,卧拉和斜拉。

    最后是比较难的左右开弓和八面连射。

    刘宇照着书中所载,将这些拉弓姿势一一练熟。

    只是练了这几遍下来,刘宇便觉得浑身酸痛,大汗淋漓。

    仿佛周身每一块肌肉都被煅打了一番。

    刘宇这才知道这武技当真不凡。

    这一次次的拉弓便是在不断的熬打肉身。

    自己只不过用这张弱弓将这八式演练一遍,便已是浑身酸痛。

    这还是因为没有骑马,那三式在马上施展的姿势并未练全!

    试想如果常年累月的照书上所载的方式练习,最后能达到何等效果!

    刘宇又到了靶场,用正拉的姿势射了几箭,竟全都脱靶……

    刘宇知道自己今日己是太过劳累,实在掌握不好力度,当下便不再硬撑,回屋休息了。

    以后的日子里,刘宇迷上了射术,每日都早早来武场练习。

    半个多月后,刘宇已能将这些射姿全数掌握。

    用那张弱弓射出的箭也有了六七成准绳。

    身上的伤势渐愈,刘宇也实在闲的发慌,这天就去了后衙找县令。

    今天有些不凑巧,县令正在书房中会客。

    刘宇便在院子里闲转。

    不多时,一行三人从县令房中走出,县令和苏老正出门相送。

    刘宇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人,正是水城县的县令马叶秋。

    那天县令和自己在临江驿被秦阀三长老追杀,这马县令也在场。

    不知今日这马县令为何会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

    不过刘宇发现在今天这三人中,马县令显然不是主角!

    另外两人都是僧人。

    其中一位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僧,老僧身旁还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和尚。

    马县令此时跟在两位僧人身后,朝门外走去。

    显然这两位僧人身份要比马县令高。

    那老僧从刘宇身边走过时转头看了刘宇一眼,若有所思,却未开口。

    县令和苏老此时面色都不太好看,虽然刚才两方谈的并不愉快。

    刘宇小心翼翼地上前朝县令施礼。

    县令挥了挥手让刘宇进屋。

    刘宇心中很是好奇,县令从来都是谈笑风声的,很少见县令如此沮丧。

    刘宇试着问了句。

    “不知县令为何事所忧?”

    县令长叹了一口气,将今日的事讲给刘宇。

    原来今日这马县令忽然到访,为的正是古川县开凿运河一事。

    原本古川县开凿运河与水城县不相干,因为运河的河道都在古川县境内,根本不用知会水城县。

    可今日这马县令却来向县令提议,说水城县愿替古川县修一半的运河,开凿这一半运河所需的人力与钱粮尽数由水城县出。

    不过马县令却有要求,那便是这运河要改道,直通水城县的临江驿码头!

    这叫县令如何能答应?

    县令的打算是要在古川县境内修建出一处码头。

    古川县虽紧挨灵江,但却没有码头,故而县中货物无法通过漕运运出。

    故而古川县在周边各县中是最穷的!

    没办法,在这个时代,运送货物主要靠的就是漕运。

    在古代,一条河的价值远比后世要大得多。

    在没有河的时侯,便是挖也要生生控出一条来!

    刘宇前世去乌镇游玩时,曾见过京杭大运河,当时就不禁感叹古人为了打通漕运当真是下了大功夫。

    这也怪不得古人,在没有公路与铁路的时代,还有比船更靠谱的交通工具吗?

    眼下邻近的几个县都有码头,码头直接可通过运河直通县城,县城的货物进出极为便捷。

    水城是更是有两处码头!

    别的县都能通过水上漕运进出货物,自然要比古川县富上很多。

    以前古川有秦阀从中作梗,故而这运河迟迟不能开凿。

    眼下秦阀被灭,正是开凿运河的好时机,可却又妨碍到了水城县。

    水城县紧挨古川县,若古川县真的开凿运河,必会在灵江边上再建上一座码头。

    到那时这座新建的码头便会离水城县的临江驿码头很近。

    这势必会大大影响临江驿码头的漕运生意。

    故而这马县令才会想了这么个法子。

    可县令只所以要修运河,便是要方便古川百姓,振兴古川漕运。

    这马县令倒好,直接想让这运河直通水城县的临江驿码头。

    这敢情是要让这条运河去振兴他水城县的漕运啊!

    还言之凿凿地说要帮古川县修一半的运河,当真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

    若运河通向了临江驿码头,那么以后古川县世世代代进出货物都要从水城县经过。

    直接带火了临江驿码头不说,每年古川县的货船还要向临江驿码头交上不少的停船税!

    可想而知以后的日子里,临江驿码头定会如烈火烹油般日益兴旺,而古川县只能世世代代任其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