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好男儿
字体: 16 + -

第三章 服役(三)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居所前,就是常惠在山顶之上观看到的住房。

    原强指着眼前一排低矮破旧的屋舍最左边的一间道:“这最右边的那一间就是你们的居所!你们是新兵,先得住在这儿,待一个月训练结束后,分到下面的部队,就有‘坞’可住了。”

    “还有屋可住?我怎么没看到啊。”常惠把概念弄错了,以为原强口中的“坞”就是自己平常所住的大屋子。

    原强见他误会了,指着长城之上的烽燧笑道:“我所讲的‘坞’可不是常掌柜在家住的‘屋’,你看,就在这长城之上的烽燧中皆有‘坞’可住。”

    常惠这才明白了。

    “好,你们进去整理东西吧。我岗哨那边还有事,先走了。”原强说道。

    “好,原兄弟,明天见。”

    “我们这一个月就住这?”张三看着这一排茅屋,皱起了眉头。

    常惠看了一眼这这一看屋舍,就跟自己当初穿越过来的住所差不了多少的。墙壁是土砖砌的,估计有些年头了,经过风吹雨打的,不少土砖的外表都已经坑坑洼洼的,只能隐约看到它们曾经的轮廓。

    那些木门也陈旧了,上面的油漆都掉了,有的木门还出现了虫子蛀的破洞。屋顶上盖着的不是瓦片,而是茅草,还不是新的,上面居然长着绿色的草,向世人昭示着生命的无处不在……

    常惠便自嘲道:“没事,你知道吗?我进县城以前老家住的房子,比这还要差呢!那个房子,天一下雨,我房间里也是同样刮风下雨的,这个,好歹不漏水的吧?”

    张三便笑道:“只要常哥住得,我当然也住得,我是担心常哥住习惯了家里的高楼大厦,不习惯住这种低矮破旧的屋舍。说完,他便替常惠将门推开,道:“常哥请进。”

    常惠也不谦让了,大踏步走进屋舍内。

    只见狭小的屋子内,左右两边一共铺有十床稻草做成的垫子。靠近里面的七张床已经住满满了人,只留下位置不好的靠门的最后三张。看来,戍卒们是按“什”居住的,十人一房。

    他进门时,屋内有七个人,正在聊着天,常惠一进来,他们便止住不说,回过头,七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了这一个新来的。

    这时候张三也走进来了,他把背上的包裹往空着的床上一扔,从仅剩下的三张床中选出一张稍微好一点的铺位对常惠道:“常哥,你睡这儿吧。”

    说完,又连忙帮常惠把肩上的包裹拎了下来。

    常惠很是客气地双手抱拳,朝先来的七人施了一礼,道:“各位兄弟,我叫常惠,太原郡人。这位是我兄弟张三,从今日开始,我们就在一个屋子里睡觉的了,还请多多关照。”

    “废话少说,先说说你是犯了什么事被罚到这儿服役的吧!”床上一个膀大腰粗的八尺壮汉十分粗鲁地问道。

    “我常哥并没有犯罪,他是冤枉的,被人栽赃而被罚来服役的!”张三替常惠打抱不平道:“我常哥本是一家作坊的掌柜,他的大舅子在外赌输了,为了还赌债,居然把本该拿去交赋税的钱偷偷还了债。后来,他爹爹知道后把他赶出了家门,他对此怀恨在心,竟然跑到朝廷去告没有纳税。朝廷追究下来,把常哥的家产全没收了,人还得来此服兵役。”

    “你这役服得确实冤枉。”另外一张床上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身高才六尺半的圆脸矮子说道。

    常惠因问道:“这位兄台贵姓?因何事来的这儿?”

    那人笑道:“我叫王守义,南越人,以前在家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做生意的。不过,我做的是香料生意。我们当地的县令坏得很,见我生意好,又不给他送礼,就故意不给我通关的文书,想让我的生意黄了。我无奈之下,弄了些假的蒙混过关。后来就事发了……”

    原来是因为伪造文书、做假证被抓进来的,看来此人也算是做假证的鼻祖了。常惠暗暗感叹道。在现代社会,街道两旁的电线秆上、公交车站棚,甚至是人行过道上,到处都是做假证的广告,东南亚证件公司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如果都能象西汉一样的对此严厉打击,哪里还会有他们的市场?

    都是受人之害才来到这里的,常惠对王守义立刻有了好感,同病相怜嘛!

    王守义是最先来到这间房间里的,对屋子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一一给常惠介绍起来。那个膀大腰粗的八尺壮汉叫夏季,因为与人打架伤了人,来到了这里。

    常惠觉得古人的名字真搞笑,当爹妈想也不想,就按照年龄顺序伯仲叔季地叫下去,这个夏季,应该就是夏家的第四个儿子。

    王守义又接着介绍起屋内其他五人来。

    “这是小范,是陶丘人。”小范和张三同年,身材也比较高大,看来山东人普遍比南方人身体要高也是有历史依据的。不过,他不爱说话,坐在墙角。

    他是陶丘人,又姓范,当年范蠡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仅凭三千铁甲在二十年后帮助勾践灭掉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眼前的此人应是范蠡后代。

    他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小范,你是陶丘人,不知与‘陶朱公’是何关系?”

    小范有些惭愧地道:“那是先祖,说来惭愧。”

    王守义便赞赏地道:“常兄果然是在外行走江湖之人,啥都知道。来,我再给你介绍一下,这三位是风、雨、雷、电四兄弟,从山上下来的。”

    从山上下来的,是一种隐晦的说法,讲白了,他们四人就是山中的盗匪。

    为首的那个称作风的人替自己兄弟们分辩道:“我们兄弟都是无路可走了这才上的山,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们可没干过的。”

    风、雨、雷、电这四人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长得相貌平平,跟平常人印象中的凶神恶煞的盗匪形象完全挂不上钩。他们两眼茫然,目光呆滞,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一切纯粹是为了活着,混口饭吃。进山当盗匪是为了活着,来到这儿当戍卒,也是为了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