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公子
字体: 16 + -

第五十六章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听着纪宁的声音,卫烬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实在是不明白,一个刚刚犹豫的连学堂门都不敢进的人,此刻哪里来的这番自信?

    说实在的,卫烬着实瞧不起纪宁这般人,他也不再去反驳,便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起来,等着学堂之上五位大人的评判。

    此时此刻,学堂之中,监考的李鸣秋五人,已经将桌子搬好,围坐在了一起。

    “这两个小子,也不知道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要发起生死文战。”身为官学夫子的陈拾,从桌子上拿起一份试卷,仔细阅读了起来,“卫烬的名声我倒是听说过,文武报之上,也曾刊载过他的诗句。”

    “陈夫子,这只是表面功夫啊!”关缔才从陈拾手中接过那份试卷,也仔细阅读了起来,“”卫烬所写的,通常是华而不实的内容,就好比这篇孔赋一样,没什么好看的。倒是这个纪宁,虽然在官学之中默默无闻,却也学习用功,他这篇文章,却是上乘之妙。

    “关督学,你这话说的有些意思。你连文章都不曾仔细看过,怎么就如此下结论?”何必清作为县学的夫子,他手中的试卷,是一篇策论《变法策》,“这篇根据东瀛变法所写的策论,内容详实,有理有据,我看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他们二人对赌生死文战,其中必有一人要为此付出代价。若是论及个人情感,不论是谁输了,我都有些心疼。”李鸣秋将一篇策论用红笔圈圈点点之后,便是在上面写了一个分数四十二分,“写这篇策论的人,给人的感觉,就仿佛是没有读过东瀛变法历史一般,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里面的一些内容啊!”

    “这篇孔赋,我给的分数是二十五分,我的理由很简单,华而不实!”

    “关大人,请你再仔细看看这篇《孔赋》,写的可比这篇《孔圣师说》好的多了!”陈拾将文章抢了过来,却又把另外一篇文章递给了关缔才,“虽然霍家私学不曾学习过文章策论的写法,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篇文章论及孔子生平,据实而论,又有他的学说作为铺垫,上乘之作,岂非你随意瞎说?”

    这一番话出口,坐在桌子一侧的关缔才,便是立刻反驳:“陈老夫子,你老眼昏花了!卫烬这篇文章,看似在颂扬孔子,实则是在贬损。比如说论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观点却是相反的,认为女子亦能读书,女子亦能为官,这岂不是与自古以来天大的笑话吗?”

    “若是真的如此,那这大周王朝上上下下的长幼尊卑,贫贱富贵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话?就是凭借这么一点,我也绝不会给卫烬这篇文章高分的。”

    关缔才说得斩钉截铁,似乎根本就没听进陈拾的意思。

    “关大人,你对孔圣之言,误解太深了!”祝飞神色冰冷,他原本以为眼前的这个监考人员关缔才,会是个博学多才的人,没想到也竟是如此的永猎不堪。

    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并非指的所有的女子,而是那些犯了错,又不肯承认的女眷,这些人与小人无异。故而,其本意并非关缔才所理解的那般。

    “我大周王朝的开国皇帝就是一代女皇!你这么说的话,岂不是不把开国太祖皇帝不放在眼里了吗?”

    祝飞改变了自己的冰冷神色,厉声呵斥着关缔才。

    其余几名监考人员闻言,也是纷纷盯着关缔才,若是依照祝飞这般解释的话,那关缔才惹下的麻烦可就大了。

    只是一瞬间的功夫,关缔才就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掩饰着说道:“是我看错文章内容了,祝大人,你这么说就太严重了。世人皆知,我大周王朝的开创者是一代女皇陛下,也是一代女子的杰出楷模,我决然没有那般瞧不起女眷的意思!”

    “算了,这一番算你失言,不然的话我一定会跟镇使大人讲的!”李鸣秋是西宁镇士学司的学政,管着一众督学,这其中就包括关缔才。

    经过关缔才这一番打岔,众人便是不再说话,埋头评议各自手上的文章。

    茶水间,卫烬闭目养神,纪宁却是有些焦灼的不断走来走去。两人之间几乎没有说过话,毕竟两人所看重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们两个生死文战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再最后确认一次,你们当真不会后悔吗?”随着茶水间的大门被推开,祝飞走了进来,他向卫烬和纪宁询问着,要做最后一次确认,“若是你们中有人后悔了,这一场比赛可以立即中止!”

    祝飞的神色极为严肃,他这是在为两人考虑,毕竟生死文战这等大事,可不是儿戏。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卫烬都决然不会后悔的!这一点,请祝大人尽可能的放心!”卫烬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这一场生死文战,本就是他发起的,若是她后悔了,那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或者说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听着卫烬的回答,祝飞不由得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了纪宁。纪宁的目光与祝飞的相迎上,刹那间他浑身不由得一怔,一丝丝的退意便是在他的心中升了起来。

    实际上,从纪宁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一场生死文战,若是输了,卫烬下得狠手的话,他自然是无法翻身的。或者,更深一层次,作为农籍人员,整个纪家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恐怕又得等上十几年的光阴。

    要知道,纪宁是整个纪家唯一考上官学的孩子,纪家的将来,也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话又说回来,若是纪宁现在做出决定,退出这番生死文战,他作为读书人的权利仍将会被保留。只是,从此以后,临阵退缩的骂名,便是要跟着他一生了。

    读书人都是有傲骨的,不论是士籍还是商籍,亦或者是寻常农籍,所谓英雄不问出身,读书人的傲骨也是如此的。

    纪宁脸上虽然写满了犹豫,但仍然是下定了决心道:“祝大人,我既然敢于接受生死文战,那么我就已经做好了必胜的决心!不论今天的结果如何,我纪宁也同样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