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公子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各方云集

    “今日前来的公子,西门擎算一个,张家的张世杰是一个,官学的许继、燕阳书、林平等人,那些远在乡下的士籍公子也过来了。”李鸣秋似是察觉到了卫烬的意思,笑了两声,便是继续说道,“你那七步成诗的本事,今天若是不拿出来给大家伙瞧瞧,恐怕对不起大家的期望啊!”

    听着李鸣秋的话,卫烬此刻只有一个感受,官府在重阳节之日举办的文会,其中的意思很明显,除了要完成礼部的规定以外,便是要借此选拔一批优异的学子,以供将来为官备用。

    这之中的选拔,就是李鸣秋口中的斗诗。

    “学政大人,您既然这么说了,我又有什么好拒绝的呢?”想通这些,卫烬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若是不跟李鸣秋这么讲,怕是也会被叫上舞台,没参与斗诗。与其到时候那么被动,不如现在就变得主动起来。

    “卫烬,你莫要太过自负!”周亚轩对卫烬没有丝毫的好感,一张口便不是什么好话,“上师公务繁忙,不过是随口说说,他只不过是可怜你寒门子弟这个身份罢了!”

    “你也须得清楚,今天来这里的,可不止你一个在文物报之上出风头的,那些公子,随便找出一个,你便得低头示弱!”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威胁卫烬,但从周亚轩的表情来看,却又不像是这般。

    当然,卫烬对于这种言论,没有丝毫的惧怕之意。他心里明白,周亚轩想要抬出这些公子来,期望能够压过自己一头。

    的确,卫烬也知晓,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西宁镇中能够做到七步成诗、百步穿杨的公子,绝非他一人,必定存在着那些才不显于外的公子。

    这是在暗处之中的竞争,卫烬无法察觉,比之明处之中的周亚轩、西门擎等人更为可怕。正如卫烬之前说周亚轩那般,隐于人后最为可怕,一些不怎么出名的公子,便是如此。

    “可怜?我看是可怜你吧?”卫烬心中有些不舒服,这个周亚轩就像是苍蝇一般,之前看上去还好,现在怎么一直在自己耳边嗡嗡叫?不就是在因为自己抢了他的入学测试的前三名吗,至于这么对自己吗?

    这种念头,在卫烬的脑海之中,也只是一闪而过。卫烬心里清楚,文人的傲气不允许被打击,这个恐怕就是周亚轩会一直向自己发难的原因。

    “哼,一会你就知道厉害了!”周亚轩似乎并不想跟卫烬做些口舌之争,直接是一甩衣袖,便是紧跟着李鸣秋的步子,进入了广场。

    “咚——”数声梆子响后,广场各处入口,便是纷纷涌入成百上千名满头白发的老者。

    “据说,官府为了能够办好今年九九重阳节的敬老宴席,特地从外地请来了顶好的大厨,摆下这流水宴席!”

    “那厨子听闻是出自于黄鹤楼的,也不知是真还是假。但总之有一条,今年的菜色果品,比之去年,必定会更加丰富的!”

    卫烬也跟随着众多老人进了广场,此时此刻,早先已经摆好了的方桌上,已经摆满了菜品。

    “请镇使大人上台致辞!”

    鼓乐之声响了起来,卫烬循声望去,便是见得舞台一侧,一名中年男子,伴随着厚重的音乐声,缓步走上了舞台。

    “《敬老令》,夫老者……以老为尊……上体天心,彰显皇上仁孝……”

    舞台上的镇使大人读罢自己的辞令,便是乐声再次响起,旋即舞台之上,数十名女子教演的舞蹈开始。

    “这是由镇使大人的小妾进行编排,众多妙龄女子所练习的舞蹈,果真是身姿曼妙不可言!”

    “其中体现的意义,更是非凡,皇族尊老,王族重老,皇上可谓是仁孝之君啊!”

    “大周王朝自从女皇陛下开元以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浪浪,但凡是年过七旬的,都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西宁镇曾经走出一百一十三位将军、上将军、大将军等级别的人物;也走出过二三十位文臣谋士。那一段岁月,太过于纷乱,这些老人,都是那个时候的见证者。与我们来说,他们都是一群活化石!”

    大周王朝的敬老风俗,自古有之,但是在近几十年才风行起来。这与皇上推行的仁孝策略,有着极大关系。

    “乱世最容易出现英雄人物,那一时代,十六国并举,诸侯之间相互侵伐,盗贼纷起。战乱持续了数十年,有数不尽的文臣谋士建功立业,也有数不尽的雄主王侯败落,更是有数不尽的百姓,见证了那段历史。”

    “那之后,诸侯兼并,逐渐剩下了现在的三国鼎立……所以,这些老人,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存在的价值,比之现在的许多人,都要强上百倍。”

    卫烬穿过人群,来到舞台之下,近距离地观察着众多工作人员处理事情的方式。这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将来自己亲自主持乡礼的时候,需要做哪些事情。

    当然,他也听到了许多议论之声,诸如当今大周王朝的来历等等。

    “现如今,三国鼎立,彼此之间互有胜负,但终究只是小型战斗。换言之,在短时间内,谁也不能吃掉谁!”

    “如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出现了平静现象,但文坛之上,却是充斥着各种争斗,就比如说今日的重阳文会,本是一场敬老尊老的礼仪盛事,必将会演变成众多公子角逐名声的文会!”

    “这是各方云集啊!学政李鸣秋,已经亲自过来了,还带了个弟子,就是那名写出《泊舟秦淮河》的人,名叫周亚轩!”

    “他的那首诗词,已经被编入了《西宁镇十年诗词选集》这本书中,据说从其中获得了巨额的稿费,真是令人羡慕!”

    被议论最多的,依旧是周亚轩。

    这倒是让卫烬感到有些意外,看来这个周亚轩,恐怕并不像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好对付。毕竟,能够被官府学政李鸣秋收为弟子的,岂能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