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二皇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云端老者

    “啊……”新月娥听到军报,大叫一声摔倒在地,昏了过去。

    “赶紧扶到我的帐内。”李智云安顿好了新月娥,连忙带着人赶来潼关查看。

    远远的,早就看到了有一队兵马在那里等候,为首的一人生的膀大腰圆、豹头虬髯。

    那人见到李智云下马便拜道:“下官王君廓,见过大人。”

    说完,他令人拿上来了一个匣子。

    李智云粗略的验明,不由得大怒,“来人呐!给我拖出去砍了!”

    左右的士兵听令,瞬间涌上前一把将王君廓掀翻在地,拽了出去。

    王君廓连连大叫无罪。

    李智云冷笑道:“你卖主求荣,乃是不义之徒,留不得你。”

    王君廓听后无话可说,只好苦苦的哀求绕他一命。

    就此此时,前方赶来了一队人马,其中一个少年大声的喊道:“刀下留人!”

    那少年正是李世民。

    他听到取下潼关的消息,连忙带着人马赶来汇合,大老远他就听到属下来报,自己的三弟要砍了王君廓。

    “此人乃是壮士,献出潼关对我军有大功,如果冒然的斩杀,恐怕日后再没有义士敢来投降我军。”李世民说道。

    “二哥你有所不知,这人鹰视狼顾,脑后生有反骨,更兼勇武非常,我怕他日后反出我军,为祸不浅啊。”

    “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倒不如先留下他好生看管,我以礼待他,他怎么会有反叛的理由?”

    李世民又说道。

    李智云想了一会,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命人将王君廓带了上来。

    王君廓连忙给两人磕头祈求饶他一命。

    “脑袋先寄在你的脖子上,要是日后你敢有二心,我必亲自来取。”李智云说完命令属下给王君廓松绑。

    李世民见他身上的衣服多处有破损,便取下自己的长袍给王君廓披上。

    王君廓感激涕零,连忙发誓要是日后敢反叛,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李智云怒气稍消,他就此任命王君廓为统兵督尉,留在自己的帐前等候差遣。

    ……

    李世民带人下去统计军功论功行赏,李智云则命令部下将军营迁往潼关。

    ……

    忽然属下急匆匆的来报,说是大帐内不见了夫人。

    李智云大惊失色,他连忙带人前去查看,果然见大帐内空无一人。

    不多时,四周的士兵相继来报,都摇了摇头。

    李智云立马下令骑兵四散去找。

    一天一夜过去了,派出去的骑兵相继返回,竟没有发现任何的踪迹。

    李智云大怒,他大骂道:“难道还能蒸发了不成?她会隐身术嘛?五万人连一个女子都看不住,我要你们有何用?”

    “倏地就不见了人?就是五万头猪,迈过去也不止这么一会吧!”

    堂下的柴绍等人瑟瑟发抖,不敢多说一句说话。

    李智云一连说了几个他们听都没听过的词,啥意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反正是在骂咱。

    尤其是王君廓一脸的懵,他还以为这是唐军的暗号。

    孙华在一旁颇为的得意,他见大哥呼啸朝堂,那仿佛就是自己一样的过瘾。

    李智云怎么会发现不了他?孙华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就差笑出了声。

    “你嘚瑟什么嘚瑟?身为副都督我不在的期间,你不管好军队!”

    “我……”

    “你什么你,给我出去遛逍遥去……”

    “好嘞……”

    目睹着孙华离开大帐的几人,心中一凉。

    李智云心中更凉,新月娥赔了哥哥又失了潼关,现在根本无家可归,她能去哪?

    ……

    此时,屋外走近了两男一女共三道身影。

    其中的女子哈哈大笑道:“早就听说我这个弟弟骁勇善战,今天我非要同他大战三百个回合不可!”

    一旁的李世民不觉汗颜,他很想说:“姐啊,打打杀杀是女孩子应该干的?你就不能拿拿绣花针?”

    不一会,进去传令的士兵出来了。

    那小兵见到三人长呼了一口气,“三位大人你们还是改天再来吧,我家将军正在里面大骂,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骂出来了。”

    三人相视一看,他们对新月娥的事也是略有耳闻。

    “本以为三弟又有了依靠,谁想又成了孤家寡人。”李世民有些感慨。

    “我看那消息还是过些天再告诉他吧,万一他听后伤心过度,病坏了身子是小,耽误了攻取大兴的大事可就不妙了!”三人中年龄略大的男子说道。

    “堂叔说的有理……”女子附和道。

    正在三人交谈的时刻,忽然听到身后一阵叮叮的响声。

    众人看去,只见一个道士模样的男子,一手摇着铜铃正向他们走来。

    “他怎么来了?”一旁的女子笑道。

    ……

    ……

    累的喘着粗气的李智云正坐下休息,忽听到下人来报,门外来了一个道士,说是能算出夫人的去处。

    李智云大喜,他知道这个时代的算卦还没被掺假,他连忙命令将人请进。

    一行四人走了进来,李智云见里面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李世民,他还以为是二哥心疼自己,找来的人帮忙。

    “你若能算出,我必有重赏!”李智云说道。

    那道士也不答话,他轻捋着长须微微一笑,算这种事实在是太简单了,对于他的道行来说,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

    “敢问公子出生月日。”那道士笑道。

    “二哥告诉他。”

    李智云不知道。

    李世民说完。

    那道士伸出手掌掐指一算,可他刚刚点了几下,额头上噌的就冒了出汗珠,这个少年近在眼前远在千古……这是什么卦象?

    他尝试推演李智云的过往,却发现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雾,混沌未开一般。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道士身上的衣物早就被汗水打湿了,却还是一点都没查出来,甚至是李智云的兄弟,如此显而易见的事,他都推不出是哪几个……

    “好小子!玩我是吧!”李智云正在气头上,他大喝道,“来人呐,给我把这个江湖骗子拖进大牢!”

    “不能啊!”一旁的李世民吓得连忙解释道,“这位乃是段公段纶。”

    “我管他长轮短轮的!”李智云大喝一声。

    “段公常年修道不问世事,四妹仰慕其才华,以身相许……”李世民快速的说了一遍。

    李智云一听眉头一皱,这人我亲戚?

    李世民趁机又介绍起另外的两个人,其中的女子乃是二人的三姐李昭,柴绍的妻子,年龄较大的男子是二人的堂叔李神通。

    都是亲戚?我怎么那么多亲戚……李智云不觉赞叹老李家的强大。

    段纶坦言,他并不是有意前来欺骗,只是不知道怎么的自己的本事全不灵了,可能是没学到家,为了弥补他愿意去请高人出山。

    “我认识一人,此人年龄不大,但却深通易理,有他在必然能够知晓月娥的去处。”段纶说道。

    李智云其实也没报太大的希望,谁让他是穿越而来。

    李智云问三人所来何事。

    原来,李渊在太原起兵时,两人在关中响应,李昭拉起了一支三万人的娘子军,李神通手下也有了五万人。

    他们听说李智云夺下了潼关,特地前来投奔。

    只是没有李智云的命令,士兵进不了大营。

    “这事容易!”李智云听后,连忙派人去把遛马的孙华找了回来,让他带着人去将两人的军队安顿好。

    ……

    当夜,虽然李智云的心情不好,但为三人举办的酒宴还是喝到了很晚。

    这时,手下来报,说是屈突通带人赶到了潼关,他在城北边扎住了大营。

    李昭听完,将手中的酒碗一摔而碎,嚷嚷着要去跟屈突通争个高低。

    众人哈哈大笑着相继回到了住处准备休息,并互相约定明日早起大战。

    ……

    且说李智云回到了屋内。

    迷迷糊糊,他看到有一名老者倒骑着个毛驴,从云端缓缓的走到了他的床前,并将三个锦囊放到了他的手中,说道:“他日你取下大兴时,我孽徒会来相扰,到时候你可以凭借里面的三张符咒破其法!”

    李智云听完忽的惊醒,仔细一看时竟是南柯一梦,他刚刚想起身,一攥手,猛的发现手里好像有三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