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举国飞升
字体: 16 + -

第四十二章 庙宇高堂

    天下中心,东汉国都洛阳。

    皇宫,南宫,玄武门。

    东汉皇宫自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来,便分为南北两宫,北宫是东汉皇帝与后宫嫔妃的享乐居住之所,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之地。

    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相连接,南北共长七里。

    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道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才是臣僚、侍者走的道。

    复道每隔十步设有一卫士,披盔戴甲,手持金戈,侧立在两厢,十分威武。

    北宫南门与南宫北门两阙遥遥相对,有诗云:“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从洛阳城上空看起来,整个皇宫便是一个神似的“吕”字。

    南宫规模雄伟,宏丽壮观,在东汉以前便存在,初为新成周城,始皇灭周统一寰宇之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曾在此精心经营。

    此际,数十位重臣步履匆匆,沿着长长的复道向崇德殿走去,走在最前面的便是东汉现任的大将军何进。

    何进年约四十许岁,从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后,他便开始掌控东汉的朝政大权,至今已有五年。

    何进身材高胖,穿一袭宽松的黄黑锦袍,双眼如牛,一只硕大的鼻子几乎占据了近一半的脸庞,脸上从来都挂着招牌似的屠夫笑容。

    权利是一剂甜美异常的毒药,使品味它美妙滋味的人欲罢不能,贪得无厌,更加渴求。

    何进为了扩充权利,张大威望,在京师讲武结营,置西园八校尉,使他大将军的地位坚如磐石,威势一时无两。

    八校尉分别为:蹇硕---小黄门-上军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中军校尉;鲍鸿---屯骑校尉-下军校尉;曹操---议郎-典军校尉;赵融---助军左校尉;冯芳---助军右校尉;夏牟---谏议大夫-左校尉;淳于琼---右校尉。

    并且,何进还通过自己的妹妹灵思皇后,小心谨慎地揣摩汉灵帝诡诞难测的心思,阿谀奉承,百般讨好,无所不用其极,深得龙心。

    比如今天,数年没有上过朝堂的天子突然在崇德殿召见群臣商议国事,对别人来说这简直匪夷所思,可对何进来说却是意料之中的事。

    数日前,他收到了北方并州加急送来的一封信件,信件上说,黄巾余将郭太勾结南匈奴左贤王於夫罗,伙同休屠各部胡奴在边境蠢蠢欲动,似乎有侵犯并州之意,希望朝廷派兵增援。

    实际上,他虽是大将军,可并不是太关心边疆的战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并州遥远,另一方面,何进打心眼儿里认为,只要洛阳城繁华依旧,只要自己独掌大权,只要妹妹依然受天子宠爱就好了,天下乱不乱的关自己什么事?

    说得直白一点,自己只是个屠夫罢了,抓紧时间享受,抓紧时间玩乐,抓紧时间收刮金银财宝才是正经的事,不管是民脂民膏,还是大臣之家,谁的家里富,就抄谁的家!

    算算时间,倘若那些蛮夷之人真的攻打并州那块穷乡僻壤了,战报这几天也该送到京城了。

    天子此次没来由地忽然召见群臣,很可能便是为了此事,何进心中不由一笑,不知道自己的这位妹夫又想找点什么乐子玩?

    至于关心国事?

    不是大舅哥贬低妹夫,而是妹夫压根儿就没有那根筋啊,比自己这个杀猪的也强不了多少!

    中军校尉袁绍紧跟在何进身后,恭敬之色溢于言表,忽然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大将军,陛下突然召见我等是为何事?”

    袁绍是何进最看中最欣赏的一个后辈,不在于他的能力有多优秀,才华有多横溢,可以说这些恰恰是最不重要的,因为自己一点都不懂这些,也一点都不喜欢这些。

    最重要的是,在于袁绍的跟随,跟随他何进的想法,跟随他何进的做法,跟随他何进的步伐。

    比如现在,袁绍从进玄武门开始,便紧紧跟随着自己,自己就是喜欢他的这种姿态。

    这样被人跟随,何进心中会有一股别样的快感,更何况,此人还是司空袁逢老儿的儿子,虽是庶出,可也是大臣之后,名门望族,四世三公啊!

    现在,却对自己一个屠户出身的人如此恭顺,那种别样的快感不知道又加剧了多少倍,何进觉得,那种感觉甚至都舒爽得超过了肆意把玩女子的身体。

    与此相对的,是那个叫做曹操的小宦官之子,虽然能力与才华都极为出众,与袁绍同为自己的八校尉之一,可对自己却从不假以辞色,即便是拱手行礼,笑容都显得颇为僵硬与虚假。

    真是不识抬举!

    何进回头淡淡瞥了一眼曹操,又对袁绍笑道:“本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陛下突然召见大家,估计是有什么军国大事吧!”

    袁绍拱手,头埋得很低,恭敬道:“大将军,我明白了,我会坚决支持大将军的!”

    何进微微一笑,领着众人,快步走向崇德殿。

    崇德殿是南宫的大朝堂,是东汉皇帝早晚朝的正式宫殿,若需群臣一同商议某事,多在此地。

    大殿外飞檐斗角,雄伟壮丽,内部更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四根巨大无比的蟠龙金柱擎天而起,地面贴着金砖玉石,高台之上是金漆龙椅大座,富丽堂皇。

    此刻,东汉位极人臣的几位大佬当先从崇德殿高大宽敞的朱漆大门走进,后面的官员随即跟着鱼贯而入。

    大将军何进虽然把持朝政,但却并不代表朝堂上的三公九卿就全都没有了,太尉张温、太傅胡广、尚书令尹勋、尚书卢植、司徒王允、司农郭全、车骑将军朱儁、左将军黄埔嵩等等两千石以上的重臣全都在列。

    众人各就各位,整齐地站到自己的位置,武官两袖清风,文官手持玉圭,忠志之士面露兴奋与喜悦之色。

    今天,陛下竟然一改数年不上朝的恶习,召见群臣商谈国事了!这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大汉,还有希望!

    “皇上驾到!”

    一声刺耳、尖细的高喝声传来,众人立刻激动地望了过去。

    然而,当汉灵帝刚从侧门走进崇德殿时,殿内的大小群臣便都纷纷将眉头深深皱起,面容眨眼间变得愤怒异常,心中沉痛无比。

    东汉最后一位还具有些许实权的皇帝,头戴乌黑平天冠,身穿银黑蓝三色龙袍(不同部位),脚踩墨纹朝天靴,形容瘦削、面色苍白的汉灵帝,在众多宫娥与内监的簇拥下,脚步虚浮、双眼乌黑无神地走了进来。

    这些倒也没什么,关键是,他的脚下还趴伏着两名容貌娇丽的宫女,浑身衣不蔽体,几近赤空裸,露出大片印有青痕的雪白肌肤,就像母狗一样,随着汉灵帝的脚步连连爬动。

    白日宣淫,还是在朝堂之上!

    众人呆住了,一时只觉心底悲哀难言,痛惜万分,他们的信念被狠狠动摇了,大汉,真的还有希望吗?

    何进脸上则露出会心的笑容,看着心中大呼不幸的群臣,目光不屑地摇了摇头。

    这算什么?你们是不知道陛下在后宫是怎么玩儿的!

    自家妹夫已经很收敛了!

    不过,当看见走在汉灵帝身旁,面白无须的那个人时,他的面色却陡然阴沉下来。

    张让!

    一个能让天子呼其为父,百依百顺的太监!

    自己平生最大的对手!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躬腰朝贺,场面壮观,不管他们心里作何想法,此时都一同拜了下来,盖因前太傅陈蕃、前大将军窦武、前司徒刘郃等人的前车之鉴,他们生恐步了抄家灭族的后尘。

    “唔!众爱卿平身吧!”

    汉灵帝坐上龙椅,随意地挥了挥手,仿佛没睡醒似的说道:“寡人今日召集众爱卿来此,是因为寡人收到一封急报,说并州,并州……唔!哪里来着?让我想想。”

    汉灵帝冥思苦想了许久,群臣不敢打搅,突然一拍脑袋,大声道:“哦!并州太原!太原好像被什么人攻打了,寡人就是想问问诸爱卿,太原重要吗?”

    话音刚落,何进身后立即走出一人,此人身材壮健,相貌魁魁,拱手洪声道:“陛下,太原乃是北方军事要地,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制五原之都邑!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汉灵帝打了哈欠,左顾右盼。

    见此,那人再次急声说道:“太原三面环山,异族盘踞,虽是易守难攻之地,却又是四战之野,陛下,若是太原有失,北方胡人南下将是一马平川啊!”

    尽管那人说得很严重,但汉灵帝却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无聊地用手指敲着龙扶手,用脚逗玩着脚下的宫女。

    何进盯着壮健之人的背影,眼里闪过一道不加掩饰的浓烈杀机,若说张让是自己最大的对手,那么,此人就是自己最想杀的人!

    那人恍若未觉,只是看见汉灵帝对自己爱答不理,神色却是猛然一暗,张了张嘴还待再言。

    但汉灵帝却不耐烦地拂了拂袖子,一把站起身,边走边说道:“行了行了!蹇大块头!寡人许诺,谁要是能保住太原,寡人对他大大有赏!”

    真是无聊透顶!以后再也不上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