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争霸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小里正

    凄风过境,原野哀嚎。

    刚出葭萌关的李宁,不由感叹着,仅是一关之隔的秦地,竟是这般落寞与凄凉。

    眼前,土地荒废,房屋残破,细看秦民,多面带饥色,肢体不全者多。

    李宁一路感叹,一路前行,前方有一村落吸引了他的注意,原来那里和别的地方不同,田中长满了绿油油的稻苗,稻子长势喜人,看样子只需再有月余就该结穗了。

    稻田两旁土墙高垒,似乎在防着什么人一般。

    “你!是干嘛的?”

    看到李宁靠近,几个庄稼汉突然从稻田里窜了出来。他们手里拿着犁地用的犁耙,将李宁围在当场。

    李宁见状,赶紧将手举过头顶,说道,

    “我非歹人,莫要动手。”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在上下打量了李宁后,说道,

    “我们从没见过你,你好像不是这里人啊。”

    李宁说道,

    “我是韩人,身上有照身帖,我是从葭萌关入的秦。”

    中年汉啐了一口,说道

    “呸,你们韩人整天跟在魏人屁股后面,魏人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什么韩人?韩狗才差不多。”

    “白家的,莫要废话,把他绑起来再说!”

    看李宁还要解释,那几个人不由分说,便把他绑了起来。

    “走,带去给老里正看看再说”

    这些人说的里正是一种小吏的名称,在秦国相当于一村之长的地位。李宁很快就被带到了一名老者面前,老者没了两腿,平时在身下放个小车,用手拨着地走。

    老里正看到李宁后,随即命人搜身,于是李宁身上的东西就全被掏了出来。放在了一张桌上。

    老里正指着桌上的三枚令牌,问道,

    “这是何物啊?这是不是你给那魏军,写下的暗号?”

    李宁解释道,

    “不是啊,老伯,这是学签,是我们学子,用来记下平时学习心得之物。”

    老里正说道

    “你是学子?这学子入我老秦作甚啊。”

    李宁说道,

    “我听闻你们秦国缺少人才,于是便过来看看,想谋得一官半职,一展抱负。”

    老里正笑道,

    “我们老秦光会打仗,即使是官家里面,识字的都没几个,你来错地方了啊。”

    正在说话之间,门口来了人,

    老里正一看那人,便把李宁的“学签”给了他看,然后老里正对李宁说道,

    “这是我们白村唯一识字的先生,你能糊弄我们这帮白丁,但糊弄不了先生。丑话在前,若你真是那魏人细作,那便怪不得我们了。我们立刻就要把你打死。”

    李宁听到这个,咽了咽口水,紧张地看着那位先生。

    在仔细看完三枚“学签”后,识字先生对老里正和各位村民说道,

    “这人是不是魏军细作我倒是看不出来,不过这学签上的墨迹已有些年头,不像是刚刚写上去的。”

    “再看这上面的内容,这三枚学签上各自写着,天,地,鬼三个字。我想可能与兵法有些关联。”

    说到这里,识字先生挥舞着三枚“学签”说道。

    “这带有鬼字的学签上,没有任何小字。但天和地的学签上却各自用小字写着。”

    “鬼谷化神之令、鬼谷天目之令。”

    这时,识字先生问李宁道,

    “你的学派很奇怪,我之前从未听说过。”

    李宁说道,

    “我师从鬼谷子,善奇谋,鬼谋。我的学签,岂是你一个识字先生能看懂的。”

    识字先生自觉讨了个没趣,便对里正拱手施礼后,退下了。

    “诶呀,这么说,你这小子真是个学子啊。”

    老里正一脸愧疚,赶忙让人给李宁解了绑。

    老里正又吩咐身旁众人道,

    “你们几个还愣着干嘛,客来了,赶紧拌苦菜,上酒来!还有你们那几个若没事,就都留下吧,陪客!”

    看着眼前的酒碗,眼前的野菜,又看了看围坐在自己身旁的村民,李宁不禁心中叹道。

    “这老秦人够朴实啊。对敌那么狠辣,对客却又这么热络。”

    老里正递上筷子劝道,

    “客尝尝老秦苦菜。”

    李宁一吃这菜,顿觉口中发苦,由于里面加了食醋,便又觉酸,片刻之后苦涩酸爽之感皆无,只留清凉之回味。李宁赞道,

    “好苦菜。好苦爽。”

    老里正又给李宁满了碗酒,道

    “客尝我老秦酒。”

    李宁喝完后,抹嘴赞道,

    “好秦酒,好酸。”

    这时,李宁见到周围众人均咽着口水,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桌上,李宁问道,

    “里正,你们村里平时就吃这个吗?”

    没等老里正回答,一旁有汉子插话道,

    “苦菜是给客吃的,平时我们只能吃糠饼啊”

    “还有山里野果子。”

    李宁不解,指着村口稻田问道,

    “我看稻谷长势喜人啊,为何还要吃糠咽菜啊。”

    李宁一说这个,在场众人都叹气起来,老里正说道,

    “客不知啊,稻米要运往咸阳,给那里的人熬米汤吃。”

    “咸阳惨啊,都是失了地的老秦人啊。一天能喝上一碗稀薄的米汤就不错了。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人能吃上米糠饼,已是老天爷赐给的福气了。”

    听到老里正这么说,当场就有人反驳道,

    “什么老天爷给的福气,老里正怕是糊涂了吧?我们白村能有今天,那都是小里正的功劳啊。”

    面对身旁村民的反驳,老里正连忙改口道,

    “对,对,全是那小里正之功。”

    李宁听后不解,问道

    “一个村里难道有两个里正吗?”

    一旁村民插嘴道,

    “哪里?那小里正可不是官家指任的,而是我们这帮村民心甘情愿拥戴的。是吧?”

    这时周围村民发出了齐刷刷的赞同声。老里正也说道,

    “客不知啊,这小里正来我们村已有八年了,在他之前啊,我们村子屡次遭到魏军烧田,一年的劳作一下就烧没了。很多人都被饿死了。”

    “自从这小里正来了之后啊,他便组织我们村民巡防护地,捉拿细作,驱赶魏军。一连几年我们村里的作物都被保了下来。也没人饿死了。”

    说到这里村民们个个点头称赞,李宁问道,

    “这么有本事的人,怎么甘心就窝在小小的村子里呢?”

    老里正说道,

    “我们也问过他好多次啊,但每次问他,他都哭而不语,我们看他伤心,也就不敢再多问了。“

    ”哎呀,我们大家伙都合计好了,他一心是为了我们村子好,即使来历不明也不要紧,此后,大家就都喊他为小里正了。”

    说话间,马蹄声响起,几个年轻的村民骑着马入了村子。老里正指了指来人说道,

    “客快看,那就是我们的小里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