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苍生
字体: 16 + -

18 第十八章 傲寒凄霜

李原皱眉,如果是其他人对着他说教,即使是刘杉,也可以忍受。可偏偏他是一个僧人,一个传奇级别的僧人,孔雀大明王的弟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杀生走向了自在庵,双手缓缓合十道:“阿弥陀佛,师叔,弟子杀生,师傅在太极岭上有难,请师叔出手相助!”

自在庵内,慧明禅师睁开了眼说:“你师傅还走孔雀大明王的路?”

杀生一听“孔雀大明王”五字,背挺得笔直说:“不错,师傅自命为明王。”

慧明禅师暗叹一声,孔雀大明王确实是杀戮,确确实实的杀戮,不论对自己人还是敌人,一旦出手绝不留情,势如狂风暴雨般将一切不确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

慧明禅师缓缓起身,说:“好吧,我陪你走一趟,明王这一条路绝对不能再走下去了!”

杀生站在门主静静地等着慧明禅师。李原闭上了眼,一股滔天战意从体内冲出,杀生感到了一股庞大的杀气,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手下败将”,扭了扭脖子,杀生说:“终于要拿出杀手锏了吗?有趣,那就来吧!”

月白色的僧衣上无风自动,杀生双手捏拳,一拳打在了面前的空气,微笑着说:“大概是七成,但也可以了,施主,贫僧出手了。”

双手一震,五指微曲,杀生轻道:“少林龙爪手!”五指上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五指抓向了李原。李原的手变作纯粹的金色,轻道:“拈花指!”

龙爪手号称少林第一爪法,甚至是武林第一爪法!可是万物相生相克,龙爪手虽然极为锋利,修炼到极致甚至不亚于神兵利器,但佛门之中一门特殊的功夫可以把它克制的死死地,那就是:拈花指。

龙爪手主要是 “捕风式”、“捉影式”、“抚琴式”、“鼓瑟式 ”、“批亢式”、“捣虚式”、“抱残式”、“守缺式”几招,极为迅猛,势如疾风,爪如鬼影! 凡习龙爪手者,不论软功硬功,胥以凝神固精,静 心敛气为主。欲凝神固精静心敛气,又非排除一切思虑,骗除一切隐疾,不能成就。以下所举诸端皆备,有病者依法调治,无病者使内脏坚实, 气沛体充,成功较易,收效较速;否则内疾不除 ,外邪易犯,纵使日习不辍,非但不易望其有成 ,抑且因此受其贼害。故世人往往言习跌坐者, 易成白痴;习吐纳者,易成痨瘵。此皆未能先行内外功,调治内脏,不得其道,致外邪侵贼,内 疾增盛,至成种种奇症,而不可以救药也。以下 所举十要、十忌、十七伤等,皆为治脏强身法中最要关键。习者务宜牢记在心,处处留意。迨内脏既坚固,然后再依七十二艺中之四段功,逐段练习,必能达到目的。惟练习四段功时,亦须按部就班,不可间断,不可遗漏,每日以子午二时各行为最佳。盖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合阴阳二气而融会之,则混然成太极之象,神思宁静,机械不作一切杂念,末由而兴混元一气,功自易成 。若每日行一次者,则须于子后午前行之,其明 约在清晨六七点钟为最宜;盖此时乃阴阳交泰之时,犹得气之盛也。除此二时期外,若任意行之 ,必无利益。再在行功之地点,宜幽静无杂声杂色之地为佳。若尘幕中大非其道,盖一有杂色瞩于耳目,神必乱,气必散,神乱气散,而能成功者难矣。 再四段功以柔为主,不宜有矫柔刚劲之气,不宜有贪多务求之心,不可犯十忌、十七伤,否则不弄到以白痴痨瘵而损其身心不止也。

但是少林绝学“拈花指”,是“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暗含“拈花微笑”之意, 何其情雅柔和。

修炼拈花指必须佛法,博学精深,不但需要博学精深,而且必须要聪明之极,领悟力奇高才有修炼成功的可能。

修炼拈花指必须要修习“火焰刀”,火焰刀虽然无色无相,貌似不着痕迹,而那如火的欲望却无时无刻地侵蚀着本心,只有压制住本心的活动,火焰刀和拈花指才只能算是小成。

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前讲台上一朵花,那么一转,大家也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 大家等了半天,心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所谓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

来他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等人都下来向他跪著请求,佛祖不能这样啊!你多生多世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你大彻大悟证道了, 您反而要走路,不管大家,这个不行啊! 佛讲了一句什么话呢?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止。止。我法妙难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 ,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 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 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 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 ,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 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迦叶尊者,通常称大迦叶,一名饮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也是释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长者。释迦牟尼对众说法时拈花不语,五百弟子都 默然,独有迦叶微笑。于是佛祖把衣钵交 付给迦叶。

拈花指一出,龙爪手的刚猛毫无用处,在刚猛的攻势下,杀生手腕处被接连点了好几次,一片微红。李原微笑着退步,说:“你输了,记住自己学到的,才是自己的,你师傅是明王有如何!”

杀生抬头,一字一顿说:“那,又,如,何。我本来就是师傅的弟子,这始终不变,我未入佛门之时,曾学了一套刀法,是刀君顾羁的独门刀法,你可看好了!”

原本要走的李原听到了“刀君顾羁的独门刀法”时,转过身来,伸手摸到了背上的亢龙锏,说:“愿意领教!”

杀生冷笑着从自在庵里取出了一柄戒刀,缓缓动了起来。

刀君顾羁的独门刀法据说只有六式: 第 一 诀 “惊寒一瞥” 寒绝,霸绝,直截了当的 一刀。

第 二 诀 “冰封三尺” 刀劲凝冰,厚于三尺,困人更可自困!

第 三诀 “雪中红杏”后因顾羁恼发妻移情而更名为“红杏出墙”

第 四 诀 “桃枝夭夭” 刀招柔弱冷雪桃枝,看似无刀,实则刚烈无比!

第 五 诀 “踏雪寻梅” 以腿御刀,刀腿并用,诡异难测。

第 六 诀 “冷刃冰心”至高无上一式, 可惜仅刀君顾羁练就,可以除了顾羁之外再无人可用。

第一诀:惊寒一瞥。

最简单直接的一刀!身跃半空,居高临下,全力 砍下,毫不犹豫。攻击范围虽只有一点,但刀劲已尽将退路封锁,接也要接,不接也要接!唯一的破解方法只有硬顶。由于简单直接,出招速度快绝,根本无时间准备,也是不得不接之故。犹如无心一个眼神,往往比刻意凝望来得更有力量 。那种看似无意,看似无心,但却能直达内心深处的眼神,最能撼动人心。其中有热诚的,有冷漠的,一霎的电光火石相接,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第二诀:冰封三尺。

防守的刀,再退让也是锋利的。用刀劲缠绕自身三尺范围,寒冰成形,阻挡来敌。此刀招不能单独使出,需在其它刀招使出之时带动而出。无论其它招式如何攻击,还是在点滴凝集,就等到了不得不守的时候,存储的气劲就可以随心发出。 正所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情出现问题, 也不是一朝两夕之事。必为在平常日子里逐渐累积而成。凡事都有正负,雪消消之时,未必是寒尽春来,可能也在囤积。如不及时注意,只当小寒不是冰,那到了三尺冰封之时,那厚重的冷壁就再难打破了。徒然去破,只有伤痕累累。

第三诀:红杏出墙。

本为雪中红杏,但爱妻背叛之后,顾羁把怒气融入刀招之中,演变成此招。刀劲看似平凡,看似规矩,但暗中做动,在不经意间伤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得手后就狂相毕露,咄咄逼人。两人之间 ,其中一方出墙,细问之下,总有这样那样的解释,但无论怎样解释,都是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若给人看破,必撕裂面皮,无赖之至。其实若然在红杏未出之时就修剪有加,或者消极的把墙砌高,起码能把各种客观原因减至最低。但无论如何,就算能管红杏不出墙,那红杏的心,却无法可管。这一招虽怒,虽诈,但不失无奈二字。

第四诀

:桃之夭夭。

退而攻之,以守为攻!尽封自己的进路,但始终还是虚退, 到头来只为更强更绝的进攻。一切高手,都只会在进攻时暴露自己的弱点,给对方一次进攻的机会,也等于给自己一次反攻的机会 。敌进我退,也是为了胜利而做出的暂时退让。 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若然处处进逼,只会把自己太过暴露于人前,久之,必败于人前。一退, 胸襟为大,也可知道敌人的虚实。在退路中寻找 进路,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退无可退之时,也是否极泰来的生机!

第五诀:踏雪寻梅。

一招遇强越强的刀招。从对方的攻击之中,寻找 对方最强的地方,也是对方最弱的地方。阴阳相生,无相无常。对方的实力越强,此招的刀意越烈,哪怕对手知道此招奥秘,也不能幸免。就如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多么专业的演员,也难 免会露出虚伪的蛛丝马迹。要就不败,一败,就是一败涂地!但最终败的是谁,就看内功和心性的修为,能冷眼旁观不是易事,跟随对方的攻击游走 ,而又能不沾败气,更是难事。一败涂地的后果 ,往往就是赌博的赌注。

第六诀:冷刃冰心。

刀冷,人更冷,最冷的,是用刀的心!冷心使出的冷刀,令人心寒,也无可奈何。什么事情能让 一个人心冷如冰?也许每个人都不同,但冷的心 都一般冰冻。所以恋人之间吵架非常反而是好事 ,一旦冷战僵持,就让人侧目,结果也多是惨淡收场。热的尽头就是冷,**不是长久的维持之记,如能在燥狂感情中也能保持一颗冰心,那必能看清楚许多事情,决定,也会下得比较从容。 世人往往热有余,而冷不足。平静处之,未必无 为。全看一颗心。刀冷心不冷,必给刀自伤,心冷刀不冷,必给敌伤。刀冷心冷,实是伤无可伤 !

一刀出,天下皆是一片寂静,无人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神奇的刀法。李原的手在颤抖,不是恐惧,不是震惊,而是一种淡淡的兴奋。在百败之后,吸收对手优点是心境不是别人没有,而是李原的心境感悟之中他会去学习,去研究。

李原从未见过如此刀法,暗道:刀君,果然不愧是刀中君王,如此孤寒,如此寂寞,如此生人勿近!

亢龙锏一转,犹如一柄神剑一般,李原轻道:“独孤九剑之挫剑式!”

亢龙锏的速度越来越慢,似乎面前的不是一片虚无,而是一块厚重的玄铁,锏不再是锏,而是一把凿子,在一下一下地前刺,锏上有尖,所以犹如剑一般直刺。

杀生手中的戒刀上一股冰寒气息肆意横流,仿佛世间再无可以让他留恋的东西一般,毫不留情的想要冰封一切。

李原打了一个寒战,挫剑式不曾移动分毫,坚定不移地前刺,犹如龙一般的锏身上没有丝毫光华。

但凡神兵利器都有自身独特的光华,一旦光华内敛,那么这把神兵利器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禁不住岁月的侵蚀,葬掉了自身;一种是特殊的手法使光华内敛,神兵利器可以发挥出更强的威力!毫无疑问,李原的挫剑式就是后者。

刀气纵横间,杀生抬头看了一眼李原,李原见到了一脸疯狂的杀生,突然产生了一丝悸动,挫剑式不改方向,但气势无形之中消失了几分,就在二人即将碰撞的瞬间,一个白衣僧人站在了二人中间,朗声道:“住手!”

佛门狮子吼,李原不是没听过,可是连他的内力都可以影响的佛门狮子吼他可从来没听过。杀生倒还好,毕竟杀生也会佛门狮子吼,只是气血一阵翻滚,脸色潮红。

李原猝不及防承受了僧人的全力一击。 狮子吼,乃是少林寺秘传稀世奇功 之一,此功为人体丹田内气外发,发声吐气之功法,功成之后遇敌交手,发功呼啸,则犹如讯雷疾泻传出数里之外,令敌肝胆剧烈,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往往一声长啸即使对手不战而败。李原若非内力深厚,恐怕被僧人一声狮子吼的深厚功力震到重伤。

跌坐在地上,李原悲叹一声:“可惜啊,百败之后习得法门,可仍不敌一声狮子吼,可笑啊!”

僧人双手合十,说:“贫僧慧明,刚才多有得罪了,杀生,为这位施主治伤。”

杀生见到了一脸惨白的李原,略微的讶异后,从怀里掏出了一瓶丹药说:“少林的平气散,对狮子吼造成的内伤有奇效,请吃了吧!”

李原轻咳嗽了一声,说:“不用,内伤而已,还没死就好!”

起身,略带一丝踉跄,走了。慧明禅师看着李原远去的背影,说:“可惜,他的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放下,看不到未来的他该如何继续?”

杀生一脸不知所谓,说:“师叔,师傅还在等你,还是走吧!”

段离骑马回到了小院,刘杉一脸焦急地说:“李原不见了,今晚我们还去吗?”

段离微笑着说:“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