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三国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真英豪曹孟德

    曹操协助唐姬一起帮刘辩逃出皇宫后,便开始有意的接近讨好董卓。

    作为门门果实能力之人,曹操可以随意出入任何的地方,所以他准备是依靠自己果实的能力帮天下除掉逆贼。

    可是当他亲近了董卓以后才发现,董卓警惕性极高,而且所住的房间内墙壁上,皆挂满了可以限制恶魔果实能力的海楼石制作的铁杆链条,看来他对恶魔果实能力者早就有了防范。

    这样的话,他根本无法利用果实能力在挂满海楼石的墙壁上开出一道门,既然用不上了恶魔果实的能力,曹操便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

    董卓虽是凶残霸权之人,可是对于那些阿谀奉承他的人还是比较热情的,毕竟他在皇宫之中也要扩大自己的势力拉拢一些心腹。

    没几日的时间,曹操便与董卓走的很近,各路大臣时常都会看到,他陪伴在董卓的身边,一起打猎,一起巡营,甚至一起夜夜笙歌。

    时间一久,董卓还会和曹操商讨一些国政要事,也算是信任有加。

    很多忠心于大汉的忠臣,见到他如此行为十分不耻,甚至对曹操也有了一些排斥。

    这一日,司徒王允收到渤海袁绍发来的密信,希望王允作为宫内之人,可以找机会除掉董卓这个逆贼,然后袁绍再发兵来援,一并除掉吕布和李傕郭汜等人。

    王允再三思量,决定先在文武大臣中找出可信之人,大家一同商议。

    于是,王允假装过寿避过董卓猜疑,让家里门童为一些亲信之人四处送出邀请函。

    过寿当日,来访之汉朝旧臣不下百余人。

    在王司徒府内摆开宴席,众臣子席地而坐,曹操也应邀前来。

    宴席刚刚开始,王允便掩面痛哭。

    曹操坐在厅后角落处,仔细观察着王允的举动。

    坐在前排的汉朝老臣,见王允失声哭泣,急忙问道,“王司徒,今日乃是你的寿辰,为何痛哭?”

    王允听得这话,抬眼向众人瞧去,轻声抽泣,“实不相瞒,今日并非我的生日。”

    听到这话,席间所有人皆发出惊讶之声。

    曹操眉头一皱,便已经明白了这次王允发起聚会的目的。

    王允继续说道,“只因想同诸位一叙,又担心董卓起疑心,所以才假称今日是我的寿辰,邀请大家前来庆寿。”

    “原来如此啊。”大家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纷纷议论起来。

    “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祖诛秦灭楚,统一天下,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董卓之手。”王允越说越激动,再次痛哭流涕。

    其他大臣也跟着掩面痛哭。

    这时,只听角落处传来‘哈哈’大笑之声,在一片哭声中显得尤为刺耳。

    众大臣皆向笑声传来之处看去,大笑之人正是曹操曹孟德。

    “孟德,为何发笑?”其中一位老臣带着哭腔的问道。

    听到这声质问,曹操站起身走了出来,继续冷笑的嘲讽道,“满朝大臣,每天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岂能哭死董卓?”

    “曹孟德,你祖宗也是食汉禄之人,今不思报国,反讥笑我等,是何道理?”听到这样的嘲讽,王允怒气冲冲的指着曹操质问道。

    曹操冷哼一声,“我只是笑你们这么多人,竟然无一计可以诛杀逆贼。”

    王允气还未消,轻蔑的看着他,“难道你有好的计谋?”

    “我虽仅是一名校尉不比你们这些权重之人,但是愿出一计取他董卓的项尚人头,悬之东门,以谢天下。”曹操激昂愤慨的说道。

    听到曹操竟然这么说,众人哗然,王允也是颇为震惊,毕竟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这样的话,只要被一个人传话出去,他曹操的脑袋就绝对保不住,所以可想而知他的决心有多大。

    王允表情凝重,缓缓的站起身向曹操走了过来,敬佩的先施一礼,然后低声的问道,“孟德有何良策?”

    曹操环顾了一圈,没有说话。

    王允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担心这里人多嘴杂,于是亲热的拉起他的手,“请随我来。”随后拽着曹操向里屋走去。

    今天所来的众位都是汉朝旧臣自然明白他们要商议何事,于是不曾打扰,继续的吃着酒宴聊着天。

    跟着王允一直向里面走,走到里屋,里屋深处竟然还有一处机关暗房。

    进入暗房之内,王允在墙壁的暗格中拿出了袁绍送来的密信递到曹操的手中。

    看完秘密书信的内容,曹操撇嘴一笑,“袁绍此心虽好,写的也是慷慨激昂,只是他远远的避祸于渤海,倒叫别人从中做事,说来轻巧啊。”

    王允问道,“那依你之见要怎么做?”

    曹操站起身拿过旁边摆放的宝剑,在手中观赏了一下,回答道,“我除董卓,不用一兵一卒。”说完,走到王允面前,“我听闻司徒大人有一把七星宝刀,此刀吹毛可断,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你要效仿伍浮,行刺董贼?”王允问完,急忙摇头,“不成不成,前车之鉴啊。”

    曹操咧嘴一笑,没有做声。

    “你笑什么?行刺老贼谈何容易,老贼出行皆有铁甲侍卫,吕布又片刻不离其左右。”王允说道。

    “司徒大人所忧虑之事,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曹操说道。

    “怎讲?”王允问道。

    “董卓那人,粗犷有余而精细不足,前者伍浮在朝堂之上行刺未成身遭残害,董卓只以为杀一儆百,他人便不敢再行刺,然而前翻不成,此次则未必不成。”曹操讲出原由。

    “道理虽说如此,可是想要行刺也并非易事啊。”王允继续说道。

    “董卓警惕之心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他所防之人都是与他为敌之人。历史中要离行刺庆忌,那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而要离却是个残疾之人,却为何能行刺成功呢?”曹操说道。

    “那是因为庆忌信任要离之故......”王允说到这里,顿时眉梢一挑,毛瑟顿开。

    看到王允神情的变化,曹操便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这番话,面露微笑的点点头。

    王允顿时欣喜,“对对对,他的亲信之人行刺于他,必令他防不胜防啊。”

    “近些日来,我屈身与董卓,董卓已经对我颇为信任,而且一些大小事务都要与我商量,所以我现在可以轻易的亲近到他的身边,若再得到司徒的七星宝刀,我进入相府以后伺机刺杀老贼,必定成功。”曹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听得曹操这席话,王允钦佩的点点头,这才明白了曹操近日来有意接近董卓的苦心,卑躬屈膝在逆贼身边,实为找机会行刺,真乃英豪也。

    王允再次走到暗格旁,将七星宝刀取了出来交于曹操,“孟德能有此良苦用心,这是天下的幸运,也是社稷的幸运,请你受王允一拜。”说罢,王允单膝跪倒在曹操的面前。

    曹操接过七星宝刀,信誓旦旦的说道,“曹操这次刺杀董卓,上安朝堂社稷,下为解救黎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