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
字体: 16 + -

第三百五十章 接班人

    乍一看,孙策这首词,似乎是在赞美郭萱的容貌和婀娜多姿。

    甚至就连和珅,都以为是在夸耀郭氏“主公文采斐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文字功底,比之关雎,雅千百倍不止”

    郭永看了也是眉开眼笑,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暗自回味。

    “主公此词可有名字?”

    “自然是有的”

    “敢问征东将军取的何名?”

    孙策所写的词,郭萱自然也瞧见了,倒她总觉得写的不是自己,反而是那日见到的甄宓,字词中的描述与甄宓的一举一动,是何其的相似。

    就在郭萱筹措之际,只见孙策看了她一眼,非常爽朗的笑道“洛神赋”

    话音一落,大厅瞬间安静下来,最怕的就是气氛突然尴尬,可始作俑者的孙策,却不以为意。

    小心翼翼的把这副洛神赋,收起来,交给凌操“命人快马送去无极县,知道往哪儿送吧?”

    “呵呵,主公果然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

    和珅这记马屁拍歪了,孙策要是用情专一,又怎么会这么多小'孙策'。

    但他也不去计较这些,而是起身来到郭永面前“你的好意本将军心领了,只不过凡是讲个眼缘,再说你话未出口,本将军也未拒绝过你,大家面上都有光,和珅,之前刘勋的事,你应该听说了吧?考虑考虑,不成也没关系,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说完这些,孙策迈步就要离开,郭永却突然想起一件事“征东将军,且留步,下午草民收到一封甄家的来信,是通过华夏商会而来,让您亲启,方才来的匆忙,草民一时忘在了驿站,征东将军还请稍待”

    “嗯,应祥,你跟他去取,我在路上等你”

    此刻郭永是不敢再拖了,万一这事捅穿,那可就是大罪过。

    天色早已黑透,但孙策还是执意赶路,反正在自己的地界,安全隐患是没有的,如果脚程快一些,顺着新修葺的官道,子时应该就能进入平原,到时再休息也不迟。

    从话音落罢,到离去,孙策就再也没有看郭萱一眼,过去的始终已经过去,没必要留恋,更没必要为了一份逝去的爱情,找一个替换,骗人骗己而已。

    再说郭女王的技能,真的很一般,孙策也没必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

    还有就是,女人多了,他是真应付不过来,刚开始还挺新鲜,到后来也就腻了,那事毕竟不是吃饭。

    女人只是男人成功之后的价值体现。

    至于,郭萱,心里必然是崩溃的,在听到洛神赋三个字之后,她便明白,孙策根本就没看上自己,尽管她有一副好皮囊,可那又怎么样?

    嫁给孙策,是她山鸡变凤凰的梦想,如今人走了,梦醒了。

    孙策没有再去中山,而是照行程回了青州,他的时间很宝贵,马上又是年末,这一次,他要大肆操办考学,来补充冀州、幽州、汉州的官员。

    十一月,李世民也从凉州回到洛阳,听闻孙策为大汉新设一州,很有肚量的来信恭贺,但信里面,仍旧强烈谴责他取名为汉州。

    大汉都成一个州了,你孙策是想干什么?

    另外来道喜的还有曹操,他的来信就显得诚恳许多。

    '恨不能与尔共诛蛮夷'

    看来,曹老板的境界还是要高一些。

    他们两人的来信无伤大雅,孙策也只是当一则推送消息看看而已,他更在意的是草原动态。

    有确凿信息来报,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并非成吉思汗的下属,而是鲜卑的将领,两人之所以和成吉思汗同处一地,是由于战争的原因。

    有了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的力撑,鲜卑人总算抗住了成吉思汗的进攻,但相应的,成吉思汗一方也踊跃出不少优秀将领,其中就有一个叫做哲别的,据说成吉思汗还有意招他为金刀驸马。

    至于杨再兴和李存孝,这两人一个刷新在豫州,一个刷新在幽州,在锦衣卫有意干涉下,他们八九不离十会参加年末的考学。

    另外还有徐达,他被系统安排在荆豫交接之地,前一步是南阳,后一步是汝南,如果刘表再新增一个徐达这样的人才,配上诸葛亮、于谦、王阳明。

    这个组合,孙策恐怕只能当即再另谴一军,才能让他心里踏实。

    最后是戚继光,他刷新在扬州,正如之前的分析,妥妥的囊中之物,只要留意其去向即可,甚至都不用刻意安排,戚继光百分之百会参加考学。

    “程公,我打算给考学正式更名,取名为科举,意思是用科目考试来举荐人才,仍旧按文武两科来考,不知你意下如何?”

    在孙策的领地里,汉朝威仪已经荡然无存,很多大型政令诸如刺史任命,天灾人祸,连秋后奏请的意思都没有。

    “这又有何不可?主公虽不是一国之君,但行事权利却等同于此,只要不是大错大非之举,主公尽管下令”

    “既如此,那就广发文令,全境开科取士,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不管是青州还是凉州百姓,都可以参加”

    “此事还请贾公上心,务必让大汉十三州的所有百姓都知道,此际还有两个月才到新年,这么长的时间,哪怕是益州学子,也能按时抵达”

    “主公放心,锦衣卫定然能完成任务,只是下官还有一事相询,来年老朽就五十有四,还有一年即可到主公指定的颐养年纪,但锦衣堂却没有可以接手的人,主公当早做打算”

    原本孙策是定的六十岁退休,后来一想不对,这个时代六十岁已经是高龄,才调整到了五十五岁,而贾诩是147年出生,至今算上虚岁五十有三,出于为孙策考虑的目的,他才有此一言。

    叹了一口气,孙策也不由万分惋惜,没错贾诩快到退休年纪了,不仅是她,实则程昱也到了,只不过条令是今年改的,所以还有一年时间做准备。

    当初曹昂的事,孙策没有处罚程昱,也是不想他晚节不保。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上,不知两位可有推荐?”

    “老朽推荐孙伯阳接任锦衣卫”

    “老朽推荐杜如晦接任廉政署”

    孙贲孙伯阳,杜明杜如晦。

    孙贲是跟着锦衣卫一起成长起来的,由他接过锦衣堂,的确是再好不过。

    而杜如晦,说实在的,在孙策心中,他是比较倾向于贾逵,杜畿,甚至是诸葛瑾的。

    不是杜如晦能力不够,就是因为他太够了,用在廉政署的位置上,感觉太局限。

    “伯阳没问题,完全能胜任,至于杜明…程公以为杜畿如何?”

    “杜家兄弟都是大才,伯候、如晦均可充任”

    “既如此,我便把伯阳和伯候调派给两位,这一年就再辛苦辛苦两位,待明年,我一定准两位的离任”

    这是孙策成势以来,首次进行老壮派对少壮派的权利交接,也是今日贾诩主要想讨论的议题。

    “谢主公,不过除我二人之外,还有解烦军统领黄忠,青训营统领杨业都处于颐养之年,需主公另外指派人手”

    黄忠还好说,他走之后,直接由卢俊义接棒即可,只是杨业的话“青训营是本将军一直很看重的部门,杨老令公请辞之后,几位觉得当由谁来接替?”

    先说出自己对青训营的重视,再问及人选,是以,三老一时间还不得合适的人选,均陷入沉思。

    “杨老令公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战事经验充足,仓促间想找个人来顶替,恐怕不是太容易,不过老主公昔日麾下有四员骁将,黄盖黄公覆,程普程德谋,祖茂祖大荣,以及韩当韩义公,有此四人,足可顶替杨老令公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