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将行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初入勾栏

    杨彦青单手叉腰,摆出一副雄邹邹气昂昂的模样,满脸浩然正气,另一只手抓住那名兵痞的肩头,大喝一声,“宵小鼠辈休得张狂!”

    几个兵痞一看,原来是个不知死活的臭小子,横行惯了的他们何曾受过这等鸟气,满脸凶狠的上来正要生事,忽然后面又是一声大喝。

    “大胆,还不速速赔礼退下!”

    一回头,差点被吓尿了,兵痞们两股战战,七嘴八舌的喊了声巡检使,被陈青云一挥手打发了出去。

    陈青云上前来冲唐嫣的父亲抱拳赔礼道,“唐通判,真是对不住了,下官治下不严,让您受惊了。”

    “唐通判?”杨彦青惊呼出声,他知道通判的权利甚大,早就听唐嫣的小侍女说过,她家老爷在扬州做大官,想不到居然大到这个地步。

    到底有多大呢?虽明面上通判只属于一个州,或一个府的二把手,负责本州府的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务,相当于只是从旁协助知府大人工作而设立的职务。

    北宋初年的时候,宋朝廷为了防止州郡官员尾大不掉,因此在州郡上设立通判一职,作为副职与知州或知府共同处理政事。其中通判的主要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其实除这些外,通判还有一个职责,即:“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就是朝廷派来分知府手里的权的,同时又兼有监督知府的任务,而知府发布公文,或上报朝廷的文书,也得和通判共同签字才能生效。

    这权利简直在知府之上,别看你是个知府,地方上的最大当家人,那天要是露出个小尾巴,人家通判照样在皇帝面前参你一本。

    通判本来就是由朝廷直接指派,相当于丢在知府身边的一枚监视器。

    这些事还是最近两个月跟着丰稷耳闻目染才知道的,所以当杨彦青知道唐嫣的爹是通判时,才会如此的惊讶。

    这边,陈青云还在小心翼翼的道着歉,“唐通判大人,是下官的疏忽,刚那几个兵痞是前几天城外修路才临时招募来的厢兵,惊扰了大人,下官这就回去重重处罚。”

    杨彦青一愣,这就打算用临时工的伎俩替他们脱身?

    唐嫣的父亲明显对此事也不甚在意,点了点头,打发他出去了。

    大冷的天,陈青云额头上都渗出了许多汗珠,“还是文官当得爽啊!我特么一个堂堂都巡检使,平日里连见着个小县令都得小心翼翼的,还好今日通判大人并未深究,不然这条小命怕是不保。”

    “老夫扬州通判唐林,多谢义士出手了,”唐林笑呵呵的站起来拱手道,

    杨彦青双手一抱拳,故作豪迈,“唐通判客气了,区区小事,又何足挂齿,某去也!”

    然后他就很光棍的大步走了,甚至连头都没回一个。

    出了门才想起刚才没有和唐嫣哪怕有个眼神上的交流,顿时又黯然神伤,后悔不已。

    不过为了能潇洒的装个逼,都已经出来了,难道还能再回去不成?

    想着大雪天的不利赶路,想必她们会在杭州城中歇息一晚,杨彦青的一颗心又活络了起来。

    嘴里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慢悠悠的走着,背后噗嗤一声,随即变成哈哈大笑。

    陈青云一脸贱相贼兮兮的从背后快步走来,与他勾肩搭背。

    “林妹妹?哈哈哈,你说的不会是唐林唐通判吧?”说完自己先捂着肚子不顾形象的哈哈大笑起来,街上的过往行人皆对他投来敬而远之的目光,纷纷绕道走。

    杨彦青也一脸黑线,差点把他当成神经病!

    “你不是去教育下属了么?怎么还在这儿?”他抱着膀子戏谑的看着陈青云,揶揄道。

    陈青云一脸的严肃认真,“杨兄这都不懂,那是我随口扯出来敷衍唐通判的,你还较真了,”

    杨彦青当场傻眼,难道说临时工一词,古来有之,拉出来都是为了敷衍了事?

    “走走走,杨兄,不谈那些,弟今天带你去个好玩儿的地方。”陈青云并不想和他扯这些,不由分说的拉着杨彦青袖子往前走。

    杨彦青疑惑道,“去哪儿?”

    “凤鸣阁,”

    “什么地方?”

    “吃酒听曲儿的好地方,”陈青云挤眉弄眼,一脸暧昧。

    “卧槽!不就是妓院吗,我不去!”杨彦青当即严词拒绝。

    “哎,杨兄此言差矣,凤鸣阁这名字一听就很高大上,怎会藏污纳垢,做那等下俗勾当!”

    “那凤鸣阁到底是做什么勾当的?”

    “吃酒听曲儿!”

    “……”

    一路上,陈青云看杨彦青还是个菜鸟萌新,不禁得意洋洋的向他卖弄起来,杨彦青支棱着耳朵听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吃酒听曲儿的文艺高大上地方,才能以馆,院,阁为名字后缀,属于士大夫们与基友讨论哲学的专门场所,里面也多培养花魁清倌人这等文艺小清新。

    至于那些俗不可耐的,多以楼,店,室等命名。

    这让他想起了后时那种高档俱乐部和洗发按摩店的区别。

    最后再以四字总结:

    贵圈真乱!

    “陈兄如此门清,看来是此中常客了,”

    陈青云老脸一红,“哪里哪里,我也只是道听途说。”

    “呵呵,”

    ……

    两人一路溜达着来到凤鸣阁门口,杨彦青瞧得门脸上高高挂起的几颗红灯笼,还有站在两边的四名娇俏女子,不禁撇嘴道,“还是城里人会玩啊,一个破妓院都能起这么文艺的名字,娇滴滴的妹子也舍得拿出来戳在大门口。”

    两人刚踏进大门,就有一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摇臀摆首的上来招呼,小扇子摇得飞快,语气嗲嗲的,“哎哟,陈巡检使,您可好些日子没来了。”

    杨彦青顿时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陈青云一阵尴尬,

    “咳,还是老地方,一切照旧!”既然被撞破,他也懒得再装下去了,随即带着杨彦青轻车熟路的来到二楼一间用竹帘子隔成的雅间坐下,立刻就有几名娇俏的小侍女端酒奉茶,蜜饯点心走马灯般的送上来。

    杨彦青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新鲜和未知的,他左顾右盼,四下踅摸。

    这是一间仅用三面竹帘就隔成的一小块空间,帘子上画着许多花花鸟鸟,居中一张实心檀木桌子,连凳子都是檀木的,看起来的确很文艺,很高大上。

    而正前方是一大片开阔地带,搭了许多类似棚状的东西,每个棚里搭一戏台,四周用栏杆围着,台上表演的节目各不相同,有傀儡戏,牵丝戏,小唱短词,琴曲相扑等,青衣小帽的小厮,娇俏可爱的侍女们托着掌盘或盛水果小食,或装酒水香茗,来来往往的穿梭。

    其热闹程度比之后世他去过的夜场竟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大宋的勾栏啊!”他由衷的感叹宋人生活之丰富,这还是白天呢,晚上岂不更热闹些?

    陈青云端起酒杯呲溜尝了一口醉明月,从戏台上收回目光,瞧得杨彦青一脸的神往,不禁笑道,“杨兄觉得此处如何?”

    杨彦青闻言脸色一正,严肃的说道,“如今我朝统一燕云大业尚未成功,我辈应上下而求索,实不宜整天沉迷于这声色犬马之中。”

    陈青云被他浑身散发出的浩然正气所感染,也坐直了身体正色道,“杨兄教训的极是,对了,凤鸣阁的知画姑娘刚好有空,小弟擅自做主,已让老鸨去请她过来,不知杨兄……?”

    “甚好,这就让她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