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真乃神人也
字体: 16 + -

第3章 这件事有猫腻

    “仅半月时间,就能将幽州近三年的冤假错案重审一遍,还能准确无误。这等刑断之能,整个大周都少见。”姚崇也开口称赞道。

    陈南急忙露出惶恐之态,“张公、姚公,过讲了。”

    姚崇呵呵一笑,“其实说起来,我能走到今日的位置,还多亏狄公举荐。我也勉强算是狄公的半个学生,若是涅羽你不嫌弃,大可叫我一声师兄。”

    陈南有些懵,是惊喜的。

    面前这个让他称呼师兄的人可是姚崇啊!

    他有多厉害呢?这么说吧,他历武周、中宗、睿宗、玄宗四朝,是神龙政变的主导者之一,更是文武双全,跟房玄龄、杜如晦、宋璟一起被称作唐朝四大贤相。

    不过细细一想,还是老师牛逼,不然姚崇怎么会肯跟他攀师兄弟呢?

    跟姚崇勾搭上这层关系,那以后的路会好走许多。

    陈南倒也不扭捏,立刻抱拳道:“姚师兄。”

    “呵呵,好好!”

    张柬之说起来也是经狄仁杰推荐才被简拔起用的,也勉强算是狄公半个学生。

    但是张柬之年岁与狄公略小,二人又是多年好友,强行跟陈南认个师兄弟也不合适。

    但他很乐于见到这样的场景,连声称好。

    三人又闲谈几句,张柬之和姚崇对视一眼,终于还是决定说说正事。

    “涅羽啊,你说实话,狄公是真的身体不适,不能见客吗?”张柬之眯着眼睛问道。

    “自然是真。”陈南满口笃定。

    但既然两人挑明主题,陈南倒也不再打机锋,直白的道:“若我所料没错,张公和姚师兄今日到府,是想找老师商议上书请柬陛下退位之事吧?”

    “没错,此事关乎李唐神器,非有狄公这等德高望重之人牵头不可!”姚崇道。

    狗屁,之前老师不吭声,你们还不是自作主张往前冲,现在撞墙了,就想再拉个大个儿的往上顶。

    “小子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两位。”陈南笑道。

    张柬之摆手:“讲来。”

    “在二位眼中,我老师是否忠于李唐?”

    “那是自然,狄公对大唐的忠诚众所周知。”

    “若有机会能复李唐神器,我老师甘愿献身否?”

    两人神情一正,张柬之道:“以我对怀英的了解,若真有这样的机会,他不吝舍身!”

    “既然如此,诸君在朝堂上闹得那么凶,甚至已经引得民间物议沸腾,老师为何却闭门不出,一言不发?”陈南淡淡道。

    这问题却是在张姚两人脑海里炸裂。

    对呀,狄公为何不出头?难道他认为此事不可为?

    想明白了这点,两人脸色有些难看。

    张柬之皱着眉头:“我等也知此事艰难。然现在的朝堂上,梁王武三思、豫王武承嗣的势力越来越大,陛下对其又格外信重,屡屡有废太子改立武姓的意思。

    而太子上不得陛下宠爱,自身又……又怯懦无能,没有斗争能力,长久下去必失东宫之位。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能为其力争。”

    “可这么做真的正确吗?”陈南挑眉。

    “近半重臣在大朝仪上威逼陛下退位,只会让女皇以为这是太子暗中串联的,进而对太子心生恨意。

    而你们寄予厚望的太子,此刻指不定正在东宫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

    说句难听的,就算女皇同意退位,太子也未必敢接手。如此,你等用命夺取来的复国机会还有用吗?”

    “这……”

    张柬之和姚崇对视一眼,太子的秉性他们又何尝不知呢。

    难道就复国无望吗?

    两人不由的有些颓废。

    陈南微微一笑:“二位可是觉得顿时没有了希望?其实你们想差了。”

    两人抬头,不解的望过去。

    其实很早的时候,李唐众王公就密谋反叛过武则天,最著名的就是越王李贞的那次叛乱。

    但就是这次声势浩大的反武叛乱,也在短时间内就被剿灭了。

    从那时起狄仁杰就知道,在大周人心思定的环境下,想要武装夺取政权,复李唐神器,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就转变了思路。

    他一边忠心为女皇做事,一边不停举荐和简拔忠于李唐的官员,更是不时在女皇耳边念叨:陛下,这天下本来就是人家李唐的,您可一定要将之归还给姓李的啊!

    这是阳谋,堂堂正正。

    而武则天呢,她也知道狄仁杰的打算。

    但正因为狄仁杰不藏着不掖着,女皇就知道狄仁杰绝对不会造她的反,就对他很信重。

    对他举荐的人,也量才而用。

    “老师这么做的效果就是,能保证这朝堂上始终有忠于大唐的重臣。女皇毕竟年纪大了,总有宾天的那一刻,两位阁老所期待的能还政李唐的机会,自然也会到来。”陈南这话已经说得极为明显。

    此时女皇尚能主事,权力进握手中。

    无论是逼其退位,还是起兵谋反,都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但若是等女皇老了,对朝廷的掌控弱了,也许就是复李唐神器的时候了。

    其实陈南指的这个时候,就是历史上的神龙政变。

    “没错,阁老的方法才是最稳妥的,只要我们这些忠于李唐的人还能占据高位,就一定能等到还政李唐的机会。”姚崇双眼一亮。

    听了陈南这番话,他茅塞顿开。

    “涅羽,你且请阁老放心,我这就回去劝说众人放弃逼位的做法。”张柬之道。

    陈南这时候却皱了皱眉,在他的认知中,张柬之和姚崇都是极为厉害的人物。

    他们的政治能力和智慧都不比老师弱,可是为何他们之前没有想到这点,而是充当了威逼女皇退位的旗手呢?

    “姚师兄,我能问一下,这次大规模请柬女皇退位,是谁提议和组织的吗?”陈南问道。

    姚崇道:“就是被陛下刚刚处死的御史李昭德。”

    “师兄,以你和张公的智慧,不应该看不到这么做的凶险啊!为何会?”

    陈南这么一说,张柬之就叹了口气。

    “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妥,但当时李昭德已经自作主张上书请柬,更是得了许多忠于李唐的大臣们的拥护。

    我和元之自然不能不管,而一旦参与进来,就身不由己了。”

    看看,还是老师看的明白透彻,苗头不对时就立刻闭门谢客,免得待裹挟进去。

    只是这个事情,怎么看都觉得透着诡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