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浑浊

    三万曹军快步行走在通往石阳的路上,在拿下江陵之后,他们只原地休息了一个晚上便又整装出发,为了在刘备踏入江东之前将其铲除。

    虽然荆州由于刘表已死、刘琮自尽,以及襄阳失守导致军心涣散,几乎没什么抵抗就缴械投降了,但一路的奔波还是使得这支曹军显得有一丝疲态,连骑兵的马都走得有些吃力,不停地喘着粗气。

    “车胄,虽说现在已到秋季,但也还是有些炎热的,你为什么要披着一身那么厚的虎皮?”夏侯惇骑在全军的最前端,侧过脸向骑在左边的车胄问道。

    “哈哈哈,这头猛虎是我在襄阳北边的丛林里杀的,它当时伤了我们好些个士兵呢。”车胄笑着回应,带着炫耀的口吻,“还有那群野狼,也被一一杀尽。”

    “唉,赶走不就行了,非要杀了它们做什么?”夏侯惇微微摇了摇头,觉得车胄的行为有些过于残忍,“这帮野兽要么是寻找食物,要么是保卫领地,本没什么错,又不像黄巾张角的那头白虎。”

    “我听说那头白虎都快成妖了,巨大无比,你和子廉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它解决掉。”车胄睁大眼睛,下弯着嘴角。

    “嗯,是啊,所幸之后成功剿灭了黄巾军。”夏侯惇略略地昂起脑袋,两眼看着远方,回忆起当时和关羽一同对战张角时的情景。

    “夏侯将军,恕我直言……”右后方的庞德正躺在马背上,双手抱在脑后、两腿交叉着,虽然看起来非常逍遥,但由于他身为中郎将的军衔相对较低,还是不敢直称夏侯惇的字。

    “令明,要我说几次?”夏侯惇带着命令的语气说道,打断了庞德,“你我无需在意军衔,称呼元让即可。”

    “哦,是,夏侯……”庞德耸了一下眉毛,答应的同时依然差点又把“将军”二字给叫了出来。

    “嗯?”夏侯惇转过脸,眼珠挪至眼角地看了看庞德。

    “元让、元让,哈哈哈。”庞德笑了起来,随后坐起身子,他本是头朝前方地躺着,这下便成了面朝后地骑马了。

    “嗯,你方才想与我说什么?”夏侯惇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虽然贾先生下令说‘可不必活捉’,但我觉得主公派你和曹将……哦不,子廉作为主将,应该并不是要将刘玄德赶尽杀绝吧?”庞德的神情严肃了一些,双脚夹一下马身,加快几步,与夏侯惇几乎平行。

    夏侯惇将脑袋转回来,平视着前方,深吸一口气;车胄的视线则在夏侯惇和庞德身上交换了两次,皱了皱眉眉头。

    “何以见得?”夏侯惇低声反问,显得很犹豫。

    “呃……这……”庞德虽然加入曹军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早已听说过先前刘备与曹操的事迹,更知道关羽和诸多曹军将士都有着深厚的友谊,可话到嘴边又不愿说出口,觉得再提及往事有些多余,甚至不合时宜了。

    “令明,主公此次未曾表明究竟要不要杀掉刘玄德。”夏侯惇见庞德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将话语接了回来,“那……就按文和的军令执行吧。”

    庞德没有回应,算是默认了;车胄将原本荡下的长枪举到眼前,毫无目的地打量了几眼。

    远处,又一支三万人的大军迎面走来,正是曹洪所率领的军队。

    ……

    刘备在去卧龙岗之前,安排赵云带着黄忠的书信率军先行前往石阳,以便早些安顿将士和糜倩母子歇息,毕竟在军营是如何都不如城里来得安全和舒适。

    诸葛亮和黄月英跟随着刘关张也来到了石阳,北墙上的守城哨兵立刻打开城门放行,并派人去向赵云通报。

    得知糜倩和小刘善平安无事地抵达,刘备也就放下了心,减缓了的卢的步伐,慢悠悠地往城中走去,等着赵云和周仓前来迎接。

    诸葛亮骑马跟在刘备的身后,抬头望着这午间的天空,即使阳光有些许刺眼,却依然无法阻挡他的注视。

    “夫君,天空有异样?”黄月英骑在诸葛亮的侧身后,戴着斗笠、披着薄纱,见他目不转睛,便开口问道。

    “月英,你看西北方。”诸葛亮抬手斜向上地指了指远处,半眯起眼睛。

    刘备听到后,转头朝诸葛亮看了一眼,接着也仰起头望向所指的方位;关羽和张飞也不约而同地随着动作。

    “嗯,那处的天空稍有浑浊。”黄月英答道,一下便看出了异常。

    刘备单耸起眉毛,左右摇晃着脑袋,脖子更换了好几个角度,依然察觉不到有任何的不对劲。

    “云长、翼德,你们看出浑浊了吗?”刘备满脸的不解,朝关羽和张飞询问。

    “没有。”关羽和张飞的动作几乎和刘备一模一样,异口同声地应道。

    “奇怪,为什么人家隔着薄纱都能看清?”刘备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似乎觉得是诸葛亮和黄月英在故意炫技,“我还真就看不出来。”

    “书读的不多吧?使君。”诸葛亮歪嘴笑着,数落了刘备一句。

    “那自然不比先生饱读诗书了,还自愿跟着刘某真是折煞我也。”刘备显然是在嘲讽地反击,坏笑起来。

    “使君何时还想再来一碗苦瓜汁?”诸葛亮轻蔑地说道,毫不相让。

    刘关张三人都是那碗苦瓜汁的受害者,听罢后一同阴沉下脸来,纷纷扭头,斜着眼珠,恶狠狠地看着诸葛亮。

    “咳、咳……”诸葛亮清了清嗓子,转移了视线,再次看向西北方,“那片浑浊有可能是一支军队,使君。”

    “嗯?”刘备收起表情,转而又朝西北望去,仍然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却推测出了原由,“你的意思是……军队行走而扬起的漫天尘土?”

    关羽和张飞互相对视一眼,露出一丝担忧,也随着刘备看了过去。

    “正是。”诸葛亮严肃地说道,敏锐的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威胁,“石阳并非战略要地,且人口不多,又无重将把守,绝不会作为主攻对象。”

    “难道……”刘备的眉头像麻绳一般卷了起来,转动着眼珠思考。

    “使君!你可回来了!”赵云骑着玉狮快跑而来,同时大声地向刘备唤道,紧随其后的正是周仓、黄忠和魏延。

    见到黄忠、魏延,刘备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想不到二人这么快就来到了自己帐下,增强了己方的战力;忧的是他们的到来也说明曹军攻打了荆州,襄阳或许已经失守。

    “汉升、文长,你们前来……那襄阳是不是……”刘备睁大双眼,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大步冲了过去。

    在场的所有人也都依次跨下马,顾不上找个能够坐下说话的地方,便围在了一起准备议事。

    “使君,老夫无能。”黄忠俯下后背作揖,紧闭双眼地摇起头,“襄阳、新野皆已被曹军攻破,估计江陵也不可幸免。”

    “曹操南下居然如此之快。”刘备用双手托起黄忠,叹着气说道,“那……琮儿如何?”

    “少主……他……”黄忠有些哽咽,强忍着悲痛,说不出话来。

    “如何?”极度不祥的预感涌上刘备的心头,他基本料到了结局,但还是不打算放弃希望地继续追问。

    “回使君,少主……自尽了。”魏延上前一步,低头作揖,回话时不自觉地停顿一下,显得十分沮丧,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了刘备。

    刘备重重地闭了下眼睛,沉默着低下脑袋,对这位还未成年的荆州少主的离世感到无比惋惜。

    午间的阳光是这般暖意,却提升不了众人心中的温度,仿佛此刻若是个细雨绵绵的天气才更为适合。

    “使君,切莫过分悲伤,曹军必然已知晓我们的去向。”赵云突然说道。

    “呼——”刘备挺起胸膛,深呼吸了一口,稳了稳情绪,“文长,曹军此番出动了多少人马?”

    “回使君,围堵新野的军队约两万人。”魏延答道,维持着作揖的姿势,“据逃出城的伊机伯所述,进攻襄阳的约有八万。”

    “嗯?机伯?他逃出来了?现在何处?”刘备没有忘记这位在襄阳救了自己一命的客舍掌柜,也总算感到了一些欣慰。

    “他背部重伤,正在医馆治疗。”周仓应道,看来是他安顿了伊籍。

    “那就好。”刘备点了点脑袋,随后转脸朝向诸葛亮,“孔明,看来那片浑浊确实是有大军来袭。”

    “使君,此战已不可避免。”诸葛亮双目炯炯,略微前倾着身子,作揖说道,“与其坐等曹军攻城,不如我方先下手为强。”

    刘备思考了一小会,环视在场的众人,每一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将领,每一个都有万夫莫敌之勇。

    接着,视线与两位结拜兄弟相交,关羽虽面无表情,但眼神有力,口中的杂草被高高地顶了起来;张飞则眉头紧锁,咬了咬牙根,战意已写在脸上;二人依次向刘备微微地点了头。

    “诸位,还未介绍,此人乃我从卧龙岗三顾而请出的诸葛孔明。”刘备放大了音量,满怀信心地介绍起身边的诸葛亮,“我已任命其为军师将军,此战将由他全权指挥。”

    刘备说完,转身正对诸葛亮,昂首挺胸,露出一丝微笑;诸葛亮也直起后背,摇动着手中那雪白的羽扇;他们二人都非常清楚,这是诸葛亮加入刘备帐下的首战,必须由他统领全局,也必须赢得胜利。

    “军师。”其他人在短暂地面面相觑之后,便一同向新人诸葛亮低头作揖,表达了接受和尊敬。

    “在下谢过诸位将军。”诸葛亮很有礼貌地回了礼,把上身俯得很低,再缓缓地抬起,继续说道,“在出兵之前,我先下一道军令,从今日起,帐下所有将士皆需改称刘使君为‘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