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舍弃年华

    庞德这一击的力道大得出奇,两匹马疼得嘶吼起来,前肢突然跪了下去,带着前半身猛地摔倒在地,出于巨大的惯性,后半身高高地翘起。

    马匹已倒,可轿撵的速度还未减缓,迎头撞上马的身体,撞得木屑横飞,同样高高地翘起后半段,伊籍无能为力,一下被甩了出去,而刘琮也紧跟着飞了出来,可刚腾到空中时,就被庞德伸手拽住,一把拉扯下来。

    受伤的马匹和损毁的轿撵继续摩擦着地面向前滑行,留下了长长的血迹;伊籍则被甩得老远,重重地落在路边的木柴堆中,一时疼得爬不起来了。

    “荆州少主,你应该知道已经逃不掉了,何必要受皮肉之苦呢?”庞德歪着嘴巴说道,单手提着刘琮,看起来毫不费力。

    “令明,你还真是冲得快啊。”夏侯惇从后方赶到,换了一匹坐骑,方才的摔倒似乎没给他造成什么伤害,“这刘琮无碍吧?”

    “无碍、无碍,好得很呢,哈哈哈哈。”庞德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将截头大刀插回后背。

    “嗯,得给文仲业几分薄面,毕竟他书信传于我军且打开了城门。”夏侯惇行至庞德跟前,跨下了马背。

    刘琮本就已经因父母双亡、荆州失守而黯然神伤,此时一听居然是因为自家大将文聘背叛,更是万念俱灰,他没有力气继续痛哭,只是深深地闭了一下双眼,几滴热泪从眼眶中落下来,落在地面上,晕开了。

    “好歹他也是荆州少主,别这么提着,将他扶起来。”夏侯惇指了指刘琮,对面前的庞德说道。

    “哦,对、对,疏忽了。”庞德立刻轻松地将刘琮拎起到了肩膀的位置,想将他的身子直立,却发现他竟然垂荡着四肢,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

    “嗯?怎么回事?”夏侯惇发现刘琮的样子不太对劲,皱起眉头靠了过去。

    庞德也觉得事有异样,低下头看向了刘琮的侧脸,只见他变得面容松散、双目无神,一滴滴鲜红的血液正从口中滴落。

    “咬舌自尽?”庞德高高地抬起眉毛,非常惊讶。

    “唉。”夏侯惇重重地叹了一口,对一个还未成年的生命就此结束深表惋惜,轻轻地摇了摇头,对着刘琮的尸体说道,“不知你是一身傲骨还是生无可恋,为何非要舍弃这美好的年华?”

    ……

    “母亲,将来若要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君主,我该如何做?”

    ——刘琮

    ……

    “少主!少主!”文聘突然大步跑来,五官都已张得老大,随着他的前进,无数泪珠被抛在了身后。

    跑到庞德跟前后,文聘一把抱住了刘琮的尸体,同时,双膝猛然跪下,膝盖与地面的撞击声清晰响亮,光听都让人觉得十分疼痛。

    “怨我!都怨我!”文聘痛不欲生、泪眼婆娑,抽泣着说道,“我万不该书信给曹军!万不该打开城门!啊——我只是不希望荆州落入蔡夫人手中啊!我真是愚蠢至极、愚蠢至极呀!”

    许多曹军士兵慢慢地围过来,望着一个少年自行了结的尸体,即使如此轻松地占领襄阳,也都瞬间失去了畅快。

    “我乃罪魁祸首!当以死谢罪!”文聘咬牙切齿地痛恨着自己,随即单手从腰间拔出短戟,对准了自己的脖子就要刺入。

    “仲业!”夏侯惇大喊一声,立刻伸出长刀挡在短戟和文聘的脖子中间,阻止了他的轻生。

    庞德几乎同时探出大刀,架住了文聘的手肘;接着,夏侯惇用力一击,将短戟从文聘手中击落在地。

    文聘并未放弃,还想抓起短戟,结果被庞德抡起一脚踹在肩上,侧向一边地倒了下去,而在倒下的过程中,文聘始终小心地护着刘琮的尸体,甚至不让他有幅度过大的颠簸。

    “仲业,事已至此,切莫再要赔上性命。”夏侯惇语气温和了下来,“虽然万分可惜,但这是你家少主自行选的道路,由他安息吧。”

    说完这些话,夏侯惇单膝跪地,俯下了脑袋,以示对刘琮的哀悼;庞德和周围的其他曹军士兵也纷纷跟随了动作。

    远处的木堆中,伊籍含着眼泪,朝刘琮尸体的方向大力地磕了几个头,磕得额头都破了皮,随后调整呼吸站起身,沿着小巷往北门跑去。

    “曹军应该已经全体入城,北门最早攻破,且必有百姓仓惶,说不定能够伺机出逃。”伊籍四下张望着,在心里想好了计划。

    ……

    贾诩骑着马,沿着大路往城中走去,两边有许多襄阳军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已然缴械投降,而曹军士兵则举着武器缓步徘徊。

    这次攻城可以说是非常顺利,就连襄阳的士兵也少有伤亡,几乎算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这座荆州要地。

    贾诩环顾四周,欣赏着自己的功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走着走着,蔡夫人那具血淋淋的尸体出现在眼前,她身下的一滩血迹要比整个人大出许多倍,对于一个诸侯夫人来说,这样的死状简直是过于凄惨。

    贾诩收起了愉悦的心情,勒停马匹,面露同情地看着蔡夫人的尸体,沉重地叹出一口气。

    “无论你想如何以女子的身份掌控荆州,可终究还是一位母亲啊。”贾诩低下了脑袋,微微地摇了摇。

    “禀报先生,中郎将捉住了荆州少主刘琮。”一位士兵跑来,低头作揖。

    “嗯,好,他尚且年少,善待吧。”贾诩虽然以活捉刘琮为此次征襄阳的最成功结果,可却感到高兴不起来,完全失去了先前的满意感。

    “可是……唉,先生,刘琮他……自尽了。”士兵有些怅然地说道。

    “啊?”贾诩听得两根眉毛都快缠绕起来,睁大眼睛愣了半天,不知该往下继续说什么了。

    ……

    天色有些蒙蒙亮,晨时的气温变得稍稍凉爽,炎热的夏季逐渐离去,象征着丰收的秋天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华夏大地。

    黄忠却没有一丁点的心思来观赏这即将日出的美景,他和魏延率领的一支新野骑兵队从车胄两万人的营地里一路猛冲,本有千人的军队也因此牺牲了许多士兵,在突围成功时只剩下约七百人,有三百条性命被永远地留在了新野城外。

    “将军,你看前面。”魏延骑马紧跟在黄忠身后,看到有一些百姓陆陆续续地迎面走来。

    “老夫看到了。”黄忠的花目症令他对远处看得十分清晰,这也反而使他越发感到焦急,“看来曹军已攻破城门,糟了,不知少主情况如何。”

    “曹军既然没有伤害百姓,那应该也不会对少主怎么样吧。”魏延猜测着说道,也算是安慰黄忠和安慰自己。

    “唉,方才见那车胄围城时就该出兵突围。”黄忠咬着牙根回应,双腿夹了一下马身,加快了速度,“真不该等到深夜。”

    “将军,别再责备自己,我们的突围时机没错。”魏延也加速跟上,同时劝解着黄忠,“若是提早,恐怕我方就不止损失三百将士了。”

    “文长,老夫已被罢官,不是将军了。”黄忠的视线紧紧地盯着前方,襄阳城已隐约可见。

    “黄老将军!且慢!”伊籍在不远处挥舞着手臂,红着眼眶高声喊道。

    此时,一轮红日从东边的地平线探出脑袋,洒出了光明,也洒出了温暖,那正是刘备一行人前去的方向。

    ……

    “那徐某就此别过了。”徐庶站在营地的出入口,俯下后背,深深地作揖。

    “元直,若是你回心转意,可随时来找我。”刘备露着万般不舍的表情,同样俯背作揖,迎着初升的阳光,也迎着初秋的微风。

    关羽、赵云和周仓一道给徐庶送行,位于刘备的身后,朝徐庶行礼;张飞则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这一幕,脑海里想起了曾经的简雍,并非他不愿送行,而是为了避免夏侯涓与徐庶相遇,因此站在了夏侯涓的营帐至出口的必经之路上。

    张飞本应四下观望,一旦发现夏侯涓前来就应找借口将她支开,可他还是有些性情,看着看着便被这离别略有感动,渐渐地出了神。

    “张将军,那位就是拒绝担任军师的人?”突然,夏侯涓的声音出现在张飞的身旁,正望着刚跨上马背的徐庶,“咦?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