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将

    “所以……你收养了它。”徐庶又往嘴里塞了一口食物,略带赞许地说道。

    “正是,这也是我为何迟迟不愿离开此地的原因。”周仓说着话,视线转向了地面,似乎内心正在犹豫。

    “嗯……故事说完了吧?”刘备好像有些不耐烦,又伸手往碗里摸了摸,打算再吃一块鹿肉,碰了两下,却发现什么都摸不着,低头一看,原先盛满了肉的碗里竟然已经空空如也,“咦?”

    刘备立刻扭脸看向徐庶,只见他马上将嘴巴停住,眼珠子转来转去,腮帮子鼓鼓的,那些味道鲜美的鹿肉显然是被他悄悄地顺手偷吃了。

    “你还真会趁机呀。”刘备没好气地白了徐庶一眼,将空碗放回了木桌上。

    徐庶接着也不嚼了,直接一大口吞下去,随手擦了擦有些油腻的嘴,不在乎什么书生形象了。

    “好了,多谢款待。”刘备撑着床沿站起来,伤口的疼痛令他动作迟缓,“我们就不打扰了,告辞、告辞。”

    “啊?这……使君就……走了?”周仓立马站起,上前一步,虽不是故意,但却是下意识地挡住了刘备的去路。

    “那是当然,我还得速速赶回新野。”刘备弯腰穿起鞋,不朝周仓望一下,语气也很冷漠。

    徐庶跟着下床,看了一眼周仓,又看了一眼刘备,扬起嘴角。

    “呃……使君,关将军可好?”周仓有些吞吞吐吐地问道,提到了当初在河边遇见的关羽。

    “哦?你认识他?”刘备单耸起眉毛,瞟了周仓一记,同时拿起搁在一旁的外套。

    “是,在我还是黄巾军的时候,曾和关将军交过手,从那次便知他必是位仁义的将领。”周仓的表情认真起来,提高了嗓门。

    “仁义?哈哈哈哈!元福兄近来没去打听什么消息?”刘备大笑着问道,甩起外套披在了身上,“关云长可是降了曹操啊。”

    “什么?”周仓睁大眼睛,非常惊讶,一时说不出话来。

    “再说了,既然你认定他仁义,为何不主动去寻他呢?”刘备冷眼看着周仓,下巴歪到了一边。

    “我……乃黄巾余党,参与过诸多错事,没有颜面去寻关将军。”周仓惭愧地低下头,带着重重的悔意。

    “嗯,算你有自知之明。”刘备穿好衣物,甩了两下衣袖,向木屋的大门迈出步子,“走了、走了。”

    “使君!”周仓叫住刘备,在他侧身后再次作起了揖,“在下觉得关将军绝非背信弃义之人,使君可否试着将他召回?”

    刘备背对着周仓,微笑一下,隐蔽地点了点头。

    “你只与他相见了多久?为何这么肯定?”刘备稍稍转了一下脸,语气变得温和起来。

    “当初关将军本可杀了我,却因我不愿随黄巾军残杀义士而手下留情。”周仓保持着作揖的姿势,字字铿锵,“若非仁义,绝不会如此行事。”

    徐庶也都穿戴整齐,走到周仓的身边,双手摆在身后,望着刘备的背影。

    “哈哈哈哈,刘某……告辞了。”刘备继续朝大门走去,不过步伐相比先前却放缓了许多。

    “喂,元福兄。”徐庶立即拍了拍周仓的肩膀,轻声说道,“快说吧,不然可就没机会了。”

    “刘使君请留步!”周仓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冲着刘备喊道。

    刘备慢慢地停下脚步,又慢慢地转过身,歪斜起了脑袋。

    “使君!在下不愿再隐居山林,可否跟使君同去新野?”周仓俯下脑袋,大声却诚恳。

    刘备看着周仓,坏笑起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到他跟前,蹲了下来。

    “我刘某极其厌恶猛虎。”刘备撇着嘴巴,压低了嗓子说道,“去把你的虎儿给宰了,我便让你跟我走。”

    周仓猛然抬头,眼珠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动着,却怎么也蹦不出一个字来,不知该惊讶还是愤怒。

    徐庶站在一旁默不作声,没有表露出一丝神态异常,静静地看着举止嚣张的刘备和不知所措的周仓。

    “使君,此虎从幼崽起便由我抚养,相依为命,如今已养至成年,叫我如何舍得下杀手?”周仓压制着内心的情绪,希望能劝说刘备改变主意。

    “好啊,那……便作罢了。”刘备随意地笑一下,站起了身,转头又往大门迈出步子。

    “使君!请不要为难在下!”周仓再度大喊起来。

    “元直兄,你不走吗?”刘备完全不理会周仓,继续大步向前。

    徐庶朝周仓作了个揖,随后跟上了刘备。

    “呵呵,我本以为刘玄德是个少有的明主,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竟对野兽都忘不掉怨恨。”周仓放下双臂、摇着脑袋,低沉地说道,“看来还是山林之中要远远好过外边的世道。”

    刘备刚走到门口,脚还没跨出去,停了下来;徐庶似乎早有准备,也立即站定在刘备的身后。

    “哈哈哈哈,元福兄说的对!”刘备推开大门,看着林中的美景,雨水过后更显雅致,“相比乱世当下,此处可真是个世外桃源。”

    周仓皱着眉头,脸色很不悦,慢慢站起。

    “可若始终居于安逸来度过余生,如何改变这混乱天下?如何涉足这滚滚洪流推动时势?如何面对那些曾因我而洒下血汗的英勇将士?又如何担得起百姓所称呼我刘某为‘明主’?”刘备昂首挺胸、语气平缓,视线从那片美景移开,看向了蔚蓝的天空,看向了遥远的九霄云外,右手摸着腰间的雌雄双股剑,想起了它原先的主人,“时逢乱世方能英雄辈出,风云过后,只看谁能傲视群雄了。”

    徐庶露出了敬意,注视着刘备的身影,并不强壮,却又强壮。

    周仓被刘备的这一番话给说懵了,呆呆地站着,怒气顿时烟消云散,更不知要如何接话。

    “元福兄,方才是刘某刻意为之,只因初次相见,对君不甚了解,望见谅。”刘备转过身,朝周仓低头作揖。

    “哦?那……这……”周仓赶忙作揖回礼,语无伦次。

    “收拾一下,去与你那虎儿告别吧,军中可不能饲养猛兽。”刘备的口吻已然像是一位统帅对着属下,“还有,云长或许很快便会回来了。”

    “好!好!哈哈哈哈!好!谢使君!”周仓喜出望外,随即开始翻箱倒柜,整理起必要的行装。

    “恭喜刘使君喜得二将。”徐庶走近了刘备,轻声说道。

    “二将?何来二将?”刘备扭过头看着徐庶,满脸的疑惑。

    “周元福为其一,其二便是那黄忠黄汉升了,是他助你出城的吧?”徐庶笑了起来,笑得信心十足,“那他必然会被蔡夫人问责,至少是个渎职之罪,罢除军衔是免不了的,虽然他年事已高,但宝刀未老,使君……觉得呢?”

    刘备盯着徐庶望了一会,稍稍眯了眯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位容貌英俊的男子。

    “元直果然不是平常人,刚才你毫无反应,是料定了我在试探元福吧?”刘备同样轻声地问道,“先前以字相称,现在又叫我为‘使君’,素不相识还对我舍命相救,你不请自来到底所为何事?”

    徐庶没有答话,缓慢地眨了一下眼睛,翘起了嘴角。

    ……

    “千手,那些认得刘备、关羽、张飞本人的人都消除了原有记忆吧?”

    “是,世上已不再有记得此三兄弟本人之人。”

    “嗯……也罢,愿他们安息。”

    ……

    “张将军!切莫动手!”魏延大喊,抽出了腰间的利剑,此剑周身黑得发亮,刃处有细微锯齿,比普通的佩剑要长出不少,一下挡住了张飞的丈八蛇矛。

    张飞正举着长矛指向黄忠,并非要取他性命,只是在得知刘备所发生的事后产生了极度的担心和愤怒。

    “文长,你闪开,我有分寸。”张飞对着魏延说道,两眼却怒目而视,一动不动地盯着面前的黄忠。

    魏延不太放心,皱紧着眉头,朝黄忠看了一眼;而黄忠面不改色,朝后辈魏延点了点头,示意他收起黑剑。

    “张将军,我家黄老将军因助你家使君出逃,如今都被罢了军衔,他可真是无辜啊。”魏延缓缓地放下武器,替黄忠感到委屈,劝说着张飞。

    “将军。”夏侯涓站在张飞的身旁,轻轻地拽了拽他的衣袖。

    “嗯……”张飞应了一声,将长矛荡到地面上,接着说道,“告诉我,我大哥现在最有可能在何处?”

    “不出意外的话,应在襄阳西北方的山林之中。”黄忠答道。

    “麻烦你带路,同我一起去林中寻找。”张飞收起了凶狠的表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好,老夫给你带路。”黄忠随手调整了一下麒麟弓在身上的位置,便转身往将军府的大门外走去。

    “涓儿,你回宅院吧。”张飞靠近了夏侯涓的耳边,轻声吩咐,“此事先不要告诉夫人,她生产过后还未恢复,一切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