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孤

    这一年的春季逐渐接近尾声,许都城外的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被太阳照射得格外鲜亮,群鸟的叽叽喳喳虽然有些吵闹,但却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仿佛期待着什么值得高兴的好消息。

    郭嘉依然待在自己的卧房,坐在床榻上,背靠着有窗的墙壁,呼吸平和、闭着眼睛感受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

    “‘奉孝,听说袁本初和他弟弟袁公路闹得很不愉快,你怎么看?’曹操站在许都的北城墙上,眺望着远方,向身边的郭嘉问道。

    ‘他们兄弟皆为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之人,只因家世显赫才能雄霸一方,假以时日必成主公的手下败将。’郭嘉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自小就与袁本初相识,早觉得此人不堪大任,连笑都笑得那么难听。’曹操半开玩笑地说起了袁绍的坏话,‘还嘿嘿嘿,听起来就阴险。’

    ‘嗯?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郭嘉转动着眼珠,抬起了眉毛,撇着嘴巴点了点头。

    ‘不过……奉孝啊,你觉得我的笑怎么样?’曹操扭过脸来看着郭嘉,刻意让自己显得一本正经。

    ‘呃……没太在意,你笑一次我听听。’郭嘉眨了两下眼睛,呆呆地应道。

    ‘哈哈哈哈!’曹操随口大笑一声,‘如何?有无霸气?’

    ‘依我看,是毫无特色。’郭嘉轻轻地翻了一个白眼,继续说道,‘难怪我没在意,因为和绝大部分人差不多。’

    ‘那怎么行!看来我得改个笑法。’曹操歪起了嘴角,有些不太满意,‘至少得让人过目、哦不,过耳不忘。’

    ‘啊?这还能改?”郭嘉仿佛听到了什么奇闻趣事,有些惊讶地望着曹操,疑惑地问道,‘都笑了这么多年,怕是没那么容易吧?’

    ‘这有何难?还有我曹某做不到的事?哈哈哈哈,诶,不对,得换了。’曹操摸起胡须大笑,接着抬起眼珠思考,‘我想想……喔哈哈哈,如何?’

    ‘学典韦?’

    ‘哦,对,不可……咿哈哈哈……这似乎太轻浮了。’

    ‘嗯。’

    ‘哟哈哈哈……啧,也不对。’

    ‘唉……’

    ‘唧哈哈哈,这个呢?’

    ‘差强人意。’

    ‘哇哈哈哈,怎么样?’

    ‘主公,不着急。’郭嘉听得有些不耐烦,立刻转移了话题,‘先看看当下的局势,你对这混乱的世道有何期望?’

    ‘奉孝,依照对我的了解,你觉得呢?’曹操面露坚定的笑容,往郭嘉身边挪了挪步,轻声问道。

    ‘天下。’郭嘉在说出这两个字之前,嘴唇没发出声音的动了两下,可从唇形来看,是‘一统’二字。

    曹操笑开了些,转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整个华夏大地已全在自己脚下,他深吸一口气,想象着位于巅峰顶点的场景,享受着万人膜拜。

    ‘主公,大汉皇帝尚且年幼……’郭嘉这句话似乎没说完,但绝不是提示曹操前去篡位,而是将他从意识里拉回来,点醒他这是谁的国土。

    ‘嗯……’曹操略有失落的应道,也深知远大的理想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达成,他不是不想当皇帝,只不过若要推翻一代王朝确实需从长计议,‘位列诸侯也可,但我要做最大的那一个。’

    ‘主公若无此雄心壮志,属下恐怕就得另寻他处了。’郭嘉眼神炯炯、语气平静地说道,可内心已经波澜壮阔了。

    ‘奉孝,从前的各国大王自称为‘寡人’,从大秦开始,皇帝自称为‘朕’。’曹操迈开了步子,往一侧走去,脑袋略略地低着,‘那……你觉得诸侯之王该如何自称呢?’

    ‘主公,属下有一字建议。’郭嘉跟在了曹操的身后,没有片刻思考地应道。

    ‘哦?’曹操侧了下身子,扭过脸朝郭嘉问道,‘何字?’

    ‘孤。’郭嘉回答。

    ‘孤……’曹操重复了一遍,随后昂起脑袋,‘好!哈哈哈哈,孤!好啊!哈哈哈哈!诶?那用哪个笑?奉孝,就此决定吧。’

    ‘这……’郭嘉皱起了眉头,似乎不太愿意替这件有些无聊的事做决定。

    ‘快说、快说!就当这是军令。’曹操放大了音量,逼迫起郭嘉。

    ‘那就……唧吧,嗯,唧吧……唉。’郭嘉撇起嘴巴,无奈地上翻着眼珠,又轻轻地摇了摇头。

    ‘唧哈哈哈,就这样吧。’”

    “主公,待拿下了渤海,你就可成诸侯之王了。”郭嘉细细听着窗外的鸟鸣,仿佛传来了远方的捷报,暗暗地在心里说道,默默地笑了。

    郭嘉保持着这个坐姿很久很久,直到阳光转向了另外一边,卧房里逐渐变得阴暗了,也带走了那一片暖意。

    片刻之后,郭嘉的脑袋耷拉了下来。

    ……

    “能料想到,你终有一日可傲视天下、俯瞰群雄,但属下却见不到了。”

    ——郭嘉

    ……

    曹操、荀彧和贾诩来到了袁绍的客堂里,围在他的尸体边,关羽和张辽各自带着武器,站在门外把守。

    关羽斜靠着大门,双手交叉着,抱臂于胸前,嘴角吊着杂草,歪斜起了脑袋望着客堂里,他的青龙偃月刀则很随意地竖靠在肩膀上;张辽虽不像关羽那般姿势悠闲,但也神情轻松,一手握着长矛,另一手插着腰,面朝室外,正在打量袁绍那装饰得比皇宫还奢华的府邸。

    袁绍平躺在地上,四肢松散地张开,看来临终前已心灰意冷,没有经过什么挣扎便离开了人世,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划痕,鲜血顺着伤口流出了一大片,将他那贵气的地面都给染红了。

    曹操往一旁的桌案挪了一步,拿起那个金角杯,在手中转动着打量,在这并没有充足光线的室内依然烁烁闪亮。

    “本初啊,看来……你们本是兄弟情深,却都落得如此下场。”曹操又看向了桌上的银角杯,同时对着袁绍的尸体感叹道。

    话音刚落,手中的金角杯突然碎裂开,而且越裂越细,很快化作金色粉尘,闪耀着点点光芒,缓缓飘落了下去;几乎同一时间,桌案上的银角杯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银粉散落、宛如星辰,令曹操一行人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一道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轻风,吹开金银粉末,扬在空中,映衬着这间客堂内的奢华,简直如同仙境一般。

    “文若,你说他们兄弟二人这是去向何处了?”曹操仰着脑袋,看着空中那些细小的粉末,对身边的荀彧问道。

    “属下不得而知,但无论在哪,希望他们二人再续兄弟情吧。”荀彧答道,低头望着袁绍,略有感慨。

    门外的关羽看到了这一幕,眉间收紧了一下,估摸着这不像是凡间应该发生的现象,或许另有其它原因,接着,他抬起头望向天空,若有所思。

    ……

    “元让,你说那袁本初会不会束手就擒?”曹洪坐在袁绍府邸外的台阶上,对身旁的夏侯惇问道。

    曹军的其他主将都在附近,有的靠着墙、有的坐在地上,都很放松,相互的间隔也就几米的样子,而他们外围便是密密麻麻的曹军士兵,且进到城内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则在城外搭建营地。

    “胜负已分,他不可能抵抗,也无力抵抗。”夏侯惇很笃定的回答,慢慢转动着脖子,舒缓下一路前来有些僵硬的筋骨,“我猜……他说不定已经自刎了。”

    “那我们不如喝酒庆祝吧,反正也是迟早的事,哈哈哈。”曹洪面露兴奋,抬手拍起了大腿。

    “着什么急?主公还未出来宣布,可别犯了军规。”夏侯惇有些嫌弃地瞟了曹洪一眼,“再说,晚宴上有你喝的痛快。”

    “唉,好吧、好吧。”曹洪不太情愿地应道,转脸往门内望了望,“来了、来了,主公出来了。”

    各大主将听到曹洪的话,纷纷走到大门口,站在士兵身前,他们一早就料到了结果,可当曹操要正式宣布时,依然觉得无比期待和欣喜;士兵迅速列队,整齐地重新排好方阵,个个都站得直挺挺地。

    曹操平静地跨过门槛,站定在了台阶上;荀彧和贾诩在他的侧身后,跟着走了出来;关羽和张辽立于门内,时刻注意着周围是否安全。

    “诸位将士,袁本初已自刎。”曹操说得并不大声,语气也很缓和,伸出手臂慢悠悠地向四周比划了一下,“渤海,是我们的了。”

    现场却没有什么动静,只有主将们纷纷握紧了拳头,高兴地互相对望,可都不作声响;士兵们仍旧站得笔直,无人敢率先庆祝。

    不知是无法瞬间接受还是由于曹操在场,所有人都显得有些放不开,动作拘束地立在原地。

    这场耗时颇久的大战以曹军的以少战多、逆转而胜告终,但曾经一度被袁军攻下了数座城池,呈包围之势,曹军将士死伤无数,眼看就命悬一线,若不是郭嘉强拖病体前去找寻刘备求援,恐怕如今就是袁绍宣布他们拿下了许都。

    这一仗如此艰辛,可战果却颇为丰硕,确实应该大肆庆贺一番,曹操也感到这样平静的状况实在有点不合适。

    “那……各位可否知晓?”曹操接着说道,同时取下了头顶的冠冕,将笑容放开了许多,“整个北方也即将归于我们。”

    在士兵们刚睁大了眼睛的瞬间,曹操随手将冠冕往前方的人群中一抛,还未落地时,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便突然爆发。

    长期的苦战给将士带来了莫大的疲惫和压抑,当真正触碰到胜利之后,所有积蓄的情感从身体的每一个细小毛孔顿时涌出,仿佛干枯的土地迎来了一场久违的暴雨,即使电闪雷鸣也让人如此向往。

    士兵们随手丢开武器,有的互相拥抱,有的仰天呐喊,更有的模仿他们的主公那般,将头盔抛开,抛得很高很远,他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

    这震耳欲聋的庆贺从袁绍府邸的大门前迅速蔓延,宛如阵阵海浪,沿着阵列不断向外扩散;又宛如洪水泛滥,淹没了所有曹军将士脚下的道路,一直不停地冲到了城门外。

    城外那些正在安营的士兵紧跟着受到了感染,暂停手中的搭建,高声欢呼、抱团庆祝,有的人直接躺倒在地面上大笑不止,更有的人从那已笑成一条细缝的眼中流出了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