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浪记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本宫要种荔枝

    戴珊头嗡的一声,这下要完了啊,这太子爱胡闹竟然还给自己起了名字,这谁能想的到啊。

    不过强烈求生欲使他本能的看向两位国老和朱一凡。

    英国公这时正瞪着成国公:“朱老头,上次你偷喝了我的二斤女儿红什么时候还啊。”

    成国公抬头望天道:“今天的天真不错啊,这大白天的月亮真圆。”

    戴珊绝望了,感觉要被太子活活掐死了,这时候戴珊才猛然领悟了,原来这暖阁中就自己不知道真相啊,原来自己才是那个最傻的。

    就这时朱一凡说话了:“太子殿下,还请先放下戴大人,微臣有话说。”

    朱厚照很配合的放开手,冷哼一声陪着弘治皇帝研究素描去了。

    朱一凡走到戴珊面前道:“戴大人误会我了,我如果想发财有的是办法,何必去招揽安置什么灾民,经营好花露水和煤矿足够了。路遥知马力,还请戴大人经常去京西走走,看看我朱一凡到底在做什么。”

    戴珊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大跟头,一个堂堂的左都御史竟然是败给一个小小锦衣卫千户,羞愧的是面红耳赤,却偏偏无话可说。

    朱一凡见戴珊面色沉重,语气温和的道:“戴大人,灾民们同样没有忘记你戴大人的,你的名字也是被刻在了纪念碑上的。”

    戴珊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向着弘治皇帝跪倒道:“陛下,罪臣轻信谣言,诽谤大臣,请陛下责罚。”

    弘治皇帝正高兴的很,本性又宽厚,一摆手道:“戴大人啊,你身为左都御史,监察朝廷百官本就是你的职责所在,只是以后不用偏听偏信,伤了忠臣的心啊。好了,戴大人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戴珊知道弘治皇帝宽厚,不会处罚自己,但也是颜面扫地,在众人鄙夷的眼光中,灰溜溜的退出暖阁。

    戴珊走后的暖阁内,弘治皇帝已是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

    弘治皇帝严肃的道:“一凡啊,年轻人做事容易张扬毛躁,这次确实也违反了大明律,按律是可以把你革职充军的。只是朕念你一心为了朝廷,还要为灾民做事才免了你的罪,你以后要戒急戒躁,不可再张扬,否则有人再参你的话,朕可以保你,大明律却是保不来你。”

    朱一凡深知,不是在场所有人包括马文升替自己说话,弘治皇帝都找不到理由赦免自己。

    朱一凡郑重的跪拜道:“谢主隆恩,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大明为灾民们多办事,办好事。”

    成国公笑眯眯的道:“圣上英明啊,这孩子还年轻,接受了这次教训,就不会有下次了。”

    弘治皇帝平和的道:“一凡,你起来吧。”

    朱厚照看着这君臣融洽的场景心道,这就没事了?充军的罪免了,就没有别的责罚了吗?如果换做本宫的话,至少二十藤条是免不了的了,这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训斥完朱一凡,弘治皇帝又拿出了素描欣赏起来。

    朱一凡看的出弘治皇帝十分欣赏自己这纪念碑的创意。

    朱一凡向弘治皇帝行礼道:“为表达对圣上的忠心,让后人也铭记圣上的恩德,微臣准备等有了银子时候,把纪念碑重新用大理石修缮一遍,望陛下恩准。”

    朱厚照鄙夷的看着朱一凡,怪不得父皇喜欢他不喜欢本宫,就因为本宫从来不拍父皇的马屁。

    朱一凡不看朱厚照,反正老子脸皮厚也不怕别人看。

    弘治皇帝实在受不了朱一凡这么直截了当,露骨的拍马屁打断道:“呵呵,一凡啊,你做的已经不少了,哪里还能让你再破费,这银子啊朕出了。萧敬啊,你从内宫用度中拿些银子出来重修帮助灾民们修缮一下纪念碑吧。”

    萧敬一脸为难:“陛下,咱们内宫银子本来就不多,还要应付各种支出,所以实在拿不出多少银子。”

    弘治皇帝有些尴尬了,脸色一沉道:“你个狗奴才,每次关键时候都是指望不上。”

    萧敬心里冤啊,是圣上要求节俭,该收入内宫的很多税收都是充入了国库,用银子的时候却嫌自己不中用了。

    朱一凡笑笑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使内宫银两充盈,而且内阁阁老们也不会有意见。”

    弘治皇帝是非常尊敬内阁阁老们的意见,发出的圣旨基本上都是经翰林院待诏房修改后才发出。

    弘治皇帝虽然节俭,皇后也贤淑,但谁会嫌银两多呢。

    弘治皇帝很感兴趣的问道:“一凡啊,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朱一凡道:“微臣愿将无烟煤一半的股份,送给陛下。”

    朱厚照听到不乐意了:“老凡啊,这不对啊,你答应分给我一半的啊,这会怎么又给父皇了呢。”

    弘治皇帝嗔怒道:“逆子,你要银子何用,每月给你的银子不够花吗?”

    “父皇,够花够花。”朱厚照口中答应,心中已是把朱一凡阉了千百遍。

    不过弘治皇帝还是心怀疑虑道:“一凡,这无烟煤能卖出多少,有多大的利润啊。”

    朱一凡信心满满的道:“陛下,过些日子天冷您就会知道了。我先送一些到宫里和国老府,让陛下和国老们感受一下。”

    朱厚照道:“还有东宫。”

    出得暖阁,拜别两位国公,朱一凡深深吐出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终于是过了这一关了。

    朱厚照则侧隐隐的道:“老凡可以啊,这拍马屁的功夫比得上,前朝任何一位大奸臣了啊。”

    朱一凡道:“太子殿下,可不要乱讲啊,我朱一凡可是大明大大的忠臣。”

    “忠臣?你是谁的忠臣啊,忠臣就可以把本宫的股份说送父皇就送出去了吗?”朱厚照生气的道。

    朱一凡道:“微臣当然是太子殿下的忠臣了啊,把煤的股份送给圣上,这也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大的生意,赚更多钱做准备的。太子放心,后面有更大的生意等着太子呢。”

    朱厚照顿时来了兴趣道:“你这家伙不怪父皇说你,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啊,和平常人不一样呢,全是鬼主意,快说这次又有什么想法。”

    朱一凡也不理会朱厚照的讽刺,接着道:“朱寿兄这几日忙于功课,没到京西,我在京西研究种植土豆和地瓜,发明出了可以让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的大棚,别说是土豆、地瓜,研究成熟后荔枝、西瓜都是可以在冬天种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