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浪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八章 问罪京西

    当下就有兵部尚书马文升出班奏道:“陛下,黛大人说的对啊。别的不说,煤有什么用处啊,烟大不能取暖,深埋地下开采还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还有百户所的锦衣卫都是陛下的近臣啊,哪能去干什么挖煤的活,最近还听说要种什么土豆,地瓜,也是让陛下这些近臣卫士们去干农夫应该干的活,这简直就是惨无人道啊,请陛下治朱一凡欺君之罪。”

    马文升的儿子马善由于忙于种植,已经有月余没有回家了,马文升得知原因竟然是儿子,撅着屁股在田里种地,肺都要气炸了。

    埋怨儿子不争气的同时,更多的是恨朱一凡,竟然让当今大权独揽的兵部尚书之子去种地。

    “陛下啊,老臣附议。”杨廷和碍于自己的名声,不好多说。

    杨廷和这几日在家也是和儿子杨慎闹得不可开交。

    “臣等附议。”阶下文武跪了一地。

    弘治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跪了满满一地的百官们,感到非常的无助,这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终于犯了众怒了,这可怎么办啊。

    在弘治皇帝一筹莫展时候,朱厚照不紧不慢的走到戴珊的身边道:“左都御史,你到过京西吗?你见过灾民现在的情形吗?还有马尚书,你知道你的儿子现在干的多么起劲吗?他有多快乐吗?”

    朱厚照又看向跪着的所有文武大臣:“你们跟着附议,你们确定你们了解情况吗?当初朱一凡替大明挽回颜面时候,怎么不见你们参他贪赃枉法,欺瞒圣上呢?你们用过煤吗?你们怎么能确定煤不能用来取暖呢?你的奉银是本宫用来募捐给灾民的,你们不乐意吗?这又和朱一凡有什么关系了。”

    朱厚照心平气和的,一口气提出一堆问题后,笑着等着众人回答。

    左都御史戴珊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道:“太子你还年轻,受了那朱一凡的蒙蔽了,他的花露水生意假借皇后娘娘和公主的身份,可是捞了无数的银子啊。”

    朱厚照知道戴珊就要提花露水,笑笑道:“朱一凡的花露水是赚了不少银子,但是你知道银子都干什么用了吗?全都用来给灾民买口粮了,几千的灾民,足足花费几万两银子,没让朝廷出一分钱。”

    马文升插话道:“可是灾民也是替他挖煤了啊。”

    “不劳作,你当灾民都像你拿俸禄,拿的这么心安理得啊。”朱厚照一句噎马文升想发作,可是对方是太子,他却又没这个胆子。

    马文升压住火刚想辩解,突然成国公甩开英国公胳膊指着马文升和戴珊大吼:“你们两个兔子崽子,老子很久没来上朝收拾你俩了,是不是皮痒了啊。”

    戴珊和马文升虽然都是当朝一品大员,但是哪敢在成国公面前顶嘴,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老国公,成国公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就是想辩解,这时候也是不敢了。

    英国公张懋怕事情闹大,让圣上为难,急忙上前挡在成国公前面开口道:“陛下,我说句公道话,戴珊和马文升啊,听太子的话,你俩去京西实地看看,把情况了解透了再参,也来得及啊。我和成国公陪你们去怎么样?”

    阁老李东阳看看圣上看自己的神情,知道这时候自己要说两句了,咳嗽一声道:“咳咳,陛下,老臣感觉英国公说的在理,戴御史和马尚书要参朱一凡,不能没有实据啊,顶多算是一面之词。两位国公最是公证,由两位老国公陪着戴御史和马尚书去京西走一趟,倒也是个办法。”

    刘健和谢迁齐声道:“臣等,附议。”

    弘治皇帝在前些日子,就接到很多清流和御史言官要参朱一凡的奏章,都是痛斥朱一凡一段时间来假借皇后和公主之名,大发不义之财的。

    可是弘治皇帝不是昏君啊,第一次见朱厚照拿着花露水进宫,心里就已经猜出个大概。

    虽然心里有是有点恼这俩孩子,真是胆大妄为,尤其是这逆子,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母后和妹妹身上。

    可是自己也是得到了萧敬东厂的报告,知道朱一凡把赚的银子都用在了灾民和煤矿上面,也是算是替朝廷出钱养着灾民了,用在了正处,所以也就没有理会,并且在朱厚照提出,要众臣募捐时,带头捐了不少银子。

    这些情况自己的都是了解的,可这些内情有关自己的后宫家庭,也是自己有心袒护朱一凡和朱厚照,所有把所有弹劾朱一凡的奏章都压下来,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不成想这朱一凡也是太胡闹,竟然让王守仁、杨慎等人学习什么佛朗机人的知识,还让马文升的儿子去种地了,本也想稍微斥责一下,让朱一凡和朱厚照也收敛一下。

    可事有又有凑巧,成国公的身体在朱一凡的陪护下,不药而愈,弘治皇帝也是非常的高兴,又把斥责这事扔到了脑后。

    今天朝堂之上,这事终于是没有能压住爆发了,弘治皇帝是左右为难,见到英国公提出了意见,并且三位内阁阁老也都是同意,自己当然要见坡就下。

    当即道:“戴珊、马文升,两位参奏就要有实据,朕命你二人去京西调查清楚后,再奏报。”

    弘治皇帝又转向两位国公道:“两位国公最为公道,还请两位辛苦一趟,一同前往京西。”

    成国公第一个答应了,他当然愿意去啊,朱一凡在哪呢,马文升也是要去,自己儿子又快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只有英国公和戴珊暗自苦笑:“早知道是要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己才不会参和这事呢。”

    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能和马文升都是武将出身,身体底子好,尤其是成国公虽然是大病初愈,但要见赵一凡心切,骑在马上不断催促其他三人,英国公只得加快速度跟着成国公。

    马文升也是急切的想见到儿子,看看这儿子到底在做些什么。

    但戴珊是科举出身的清流,身子骨哪受过这般折腾,路本来就是坑坑洼洼,戴珊坐在轿子上被颠的东倒西歪,不断的呵斥轿夫慢一些。

    马文升眼见着两位国公已经跑远,焦急的道:“我说戴大人啊,咱一大早出来,这都眼看着快到中午了,再不走快一些,午饭都是要耽误了。”

    戴珊斜眼看了看马文升心道,你当我愿意走的慢啊,饿着肚子啊,我可是翰林出身的啊,要不是你和杨廷和杨大学士一再怂恿我参那朱一凡,我会来遭这份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