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浪记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种子有了

    朱厚照知道是麻烦事,推托要进宫复旨,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朱一凡心中大骂朱厚照千百遍后,只得随手下跑向城门,争取堵住众人。

    天色已近黄昏,路上行人都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城或者是出城,只有朱一凡在手下陪同下,横刀立马站在路中间。

    行人见到有锦衣卫气势汹汹的站路中间,都是小心翼翼的靠着墙根低头溜过去,就是把守城门的兵卒,见到朱一凡那显眼的飞鱼服也都是躲的远远的。

    本来不算宽阔的道路,竟然以朱一凡为中心,形成一块无人空地。

    朱一凡远远看到,前方尘土飞扬,有好几骑高头大马,争先恐后的朝城门这边冲来。

    这群人马冲到城门前,一马当先的杨慎,看到有人堵门刚要大喝闪开,就发现竟然是朱一凡,慌忙滚鞍下马,站在那里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随后的众人包括刚死里逃生的杜蕾斯,都是看清了是朱一凡,跳下马来,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朱一凡这时才有条不紊的缓缓下马,踱到众人面前。

    众人拱手行礼:“见过恩师。”

    朱一凡一挥手:“我可没那么的福气,哪里敢当你们的老师,万一哪天一句话没说到,是不是也要把我告上奉天殿啊。”

    众人知道朱一凡是了解情况了,赶紧鞠躬行礼:“学生不敢,学生知错了。”

    朱一凡不理众人,怒气冲冲的来到杜蕾斯面前:“我的大传道士杜蕾斯先生,你真是不怕死是吧,要不要现在我就把你绑到西市,给你砍了啊。”

    杜蕾斯来大明,谁都不服,唯独怕面前这个年轻人,已是知道了自己这条命是朱一凡救下来的,所以现在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见朱一凡发火,也不敢硬顶,唯恐朱一凡真把他拉去砍了。

    朱一凡巡视着众人,见众人都是低头没有一个敢说话的,这才气小了点道:“你们身为当科进士,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难道也要像这佛朗机蛮夷之地的人一样,没有礼法吗?”

    众人都是进士出身,很快都是要成为翰林院翰林的,杨慎、王守仁更是重臣之后,此时都是面带愧色,丝毫没有要辩解的意思,甘心情愿的受责骂。

    把门兵卒和过往行人,看到一个年轻人对着一群年纪相仿,穿戴一看就是文人打扮的年轻人们怒斥,其中更是有一个服装奇特的番邦之人,大感新奇,都是大着胆子放缓脚步,偷偷听着。

    朱一凡看到周围已是围满了人,放缓了声音道:“不管有什么事情,我现在命你们马上回京西,晚上饭就算了,各自找房间思过。你大修道士随我一起走。”

    众人乖的像小猫一样,各自上马返回京西。

    杜蕾斯大着胆子道:“千户大人,我知道是你救了我的命,我谢谢你,不过你的这些学生,竟然认为大明朝是天下无敌的,非要和我争论,最后那个王守仁竟然还要和我切磋剑法,我找不到你,就只有去找你们皇帝评理了。”

    朱一凡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朝京西方向飞奔。

    太阳西下,京西一个高高的山头上,朱一凡勒马停下,正色的看着杜蕾斯道:“我的大修道士,你感觉大明朝比佛朗机如何?”

    杜蕾斯思考了一会道:“大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佛朗机国土狭小,全是石头,不过我佛朗机人开疆扩土,全世界都有我们的领土。你们不思进取,只知道建长城,守着自己的地盘,技术落后,还自大的认为是天下第一。”

    朱一凡摇摇头道:“你只说对一半,佛朗机国土狭小土地贫瘠,被迫去危险的大海上去冒险掠夺土地,才让你们更加重视去发展技术。而我们大明地域辽阔,不需要去冒险,看天吃饭就好,但是这只是还没有人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现在不同了,现在大明有我朱一凡,我会改变大明的未来。杜蕾斯我知道你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普通修道士,不过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可以让你在大明赚到大把的银子。”

    杜蕾斯一惊,这个年轻人怎么知道我在佛朗机不得志的,小心的道:“千户大人,我很好啊,并没有不得志的,来大明就是传播福音。”

    朱一凡哈哈大笑:“哈哈,杜蕾斯,我是认识你们文字的,你那箱子里可是有一大摞欠条和账本的,你在佛朗机可是欠了好大一笔赌债的。”

    杜蕾斯像是一条被人掐住了七寸的蛇,顿时就软了:“千户大人,你赢了,我答应和你合作,你想让我做什么。”

    朱一凡心情很好:“我让你当老师,教会我的学生建筑、种植、冶金等学科。”

    杜蕾斯苦笑:“千户大人,你说的我都不会啊,看来我是赚不到你的银子了。”

    朱一凡一脸坏笑:“你不会,可是你的同胞们会啊。”

    杜蕾斯彻底明白了:“好吧,为了银子,我去写信替你去招募一些懂技术佛朗机人,同时作为对你救了我的回报,我还要送一些大明没有的作物种子给你。”

    朱一凡好奇的问道:“大明没有的作物种子?”

    杜蕾斯自信的挺直腰杆:“是的大人,明天一早我就让人给你送去。”

    第二天天一亮,满满两大箱的种子,已是摆在百户所的正堂。

    朱一凡自己都是没有料到,这个杜蕾斯竟然是个宝藏,杜蕾斯居然拿来的是土豆、地瓜还玉米的种子。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能够当做主食的就是小麦和水稻等为数不多的作物,而且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遇到灾害,就是遍地的灾民。就算是丰收的年景,一般的农户一天也就能吃一到两顿饭,还是野菜配稀粥。

    如果能够把土豆、地瓜和玉米这种容易培育、栽种的作物,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大力推广的话,那大明的粮食问题,就可能的到根本的解决。

    朱一凡手里捧着种子,兴奋的在正堂是又唱又跳,看呆了旁边的副百户马善和正在思过的王守仁、杨慎等人。

    这呀啦嗦是哪里方言?这青藏高原又是哪啊。

    我们的恩师,看着年纪轻轻,有时候性格也过于轻浮,但是学识渊博。

    我们虽是号称学富五车,学贯古今,但是和恩师相比就是九牛之一毛,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