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尽江山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宁王回京

    何所谓白驹过隙?当你不经意之间光阴就悄无声息地流走,而没有任何感觉!

    转眼间便已经是七月,白日高悬于天空,炙烈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卷走人们想要奔波劳碌养家糊口的希望,带来沉闷与烦躁。

    当然这只是对于终生都在为生存而劳碌的百姓,对于某些生来便锦衣玉食的勋贵来说令他们苦恼的还是另外的事情!

    最近因为并州方向传来了消息,宁王殿下带领着大军势如破竹,不仅将造反的叛匪们绞杀殆尽,还威慑住蠢蠢欲动、想要趁机挥军南下的北燕,使得北燕军队不敢越过江北县半步!

    宁王不仅在对敌上大获全胜,而且在并州赈灾过程中更是大展身手,使得并州的灾民感激涕零,彼此相互哭泣为何没有早日遇到宁王殿下,若是宁王能够早日来到并州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死去,传闻他在并州名望很高,甚至在并州之中还有着“贤王”的美称!

    一时间宁王苏若瀚的声望迅猛升涨,不说其他地方,天子脚下的京城家喻户晓,人人知道当今圣上的三皇子宁王苏若瀚是一位体恤臣民爱护百姓的好皇子,大街小巷无不传了个遍!连日来百姓们所谈论的皆是宁王如何英明神武!

    朝廷上面的大人们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而作为宁王多年对手的景王更是了然于胸,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宁王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么?

    若是将这人换成是淮王苏若煊,景王倒是不奇怪,毕竟淮王能征善战这是整个大周公认的!但是宁王?呵呵!请恕景王不敢苟同,若他当真有这份能力,那现在自己也不用去争太子之位了!

    而什么“赈灾有道”这种消息,苏若嘉更是嗤之以鼻,每一年宁王从户部那里吞下去的银子不知道多少,单单是今年的税收,足足六百万两银子啊!被程茂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吞下了不知道多少!上次史钧登上户部尚书一职,核查往年的陈帐,一下子便震惊了整个朝廷!更是气得开文帝当场大喝“乱臣贼子”。原本应当只是罢官贬谪的户部官员们成为开文帝的怒火发泄处,纷纷人头落地,抄家灭族!

    而不抄家不知道,抄了之后更是吓了一大跳!在涉案的官员中,户部从官职最高的尚书侍郎到员外郎郎中主事等等,总共查抄得到的银两不下百万!

    看到这些充入国库的银子,开文帝险些晕了过去!自己修建一个皇陵的耗资还不过七十万两银子,已经被很多人暗骂乃是荒淫无道不体恤民情的昏君,但是眼前的银子,可是税收的六分之一啊!

    呵!单单是程茂已经得到这么多的银子了!而作为主谋,那宁王入手的银子只多不少!若当真是“贤王”,有怎会让程茂弄得并州民怨沸腾,最后干脆反叛呢?

    景王心中明了这一切不过是宁王那边的人趁机散布出来的消息,好提升宁王在民间乃至是官场上的名望!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但景王却无从下手去阻止!

    他能怎么办?派人去诋毁?现在已经完了,既然都已经传到了京城,那其他地方也已经传遍了!而且过几日宁王便要凯旋而归!到时候趁着平叛的胜利战果,风头无二!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便可能投靠向宁王!朝堂上虽然很多官员分属于两党,但是中立的不愿投靠他们只想着如何报效大周黎民百姓的官员大臣也不少!

    为此事景王苦恼不已,不知召集麾下亲信幕僚互相商讨了多少次,依旧是毫无办法!谁让宁王捡到了个便宜呢!

    不过自己这边还是有着好消息的!景王担心夜长梦多,等到宁王回京之后徒增变数,因此加大了攻势!手下的官员们不断递上奏折,上朝时也一直不停地劝谏开文帝!经过身后党羽们一直劝谏努力之下,感到烦躁的开文帝终于是忍耐不了了,索性便下了道旨意,将八月科举的主考官给定了下来!

    其结果不出人意料,主考官正是主管科举一应事宜的礼部尚书孙元佐,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没有想到宁王一党的力量那么大,其他的副考官差不多尽皆是他们一党的人,其中礼部更是占据了一大半!

    宁王一派的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景王独享!纵使是有老奸巨猾的邢国公蔡和在京城中坐镇,但是奈何手下的文臣没有多少,语微言轻的!有心无力啊!只能徒呼奈何了!

    当时便有人戏称:大周的科举已经成为景王的后花园!想要那个等级的进士就需要多少银子,哪怕是状元榜眼也是一样!

    因为在三年前的科举中,景王一手遮天,笼络到了一大批投靠向他的士子幕僚!就因为如此,才能在朝堂上和累积多年的宁王争个热火朝天!而这次因为没有之前北燕大举侵犯围困京城的动乱,来京赴考的士子不知道比之前多出多少!其中又有多少人中之龙尽落其手!

    几日时间便恍然而过,这一日京城内万人空巷,无数大周子民纷纷走上街头,纷乱之间却是井然有序,交头相谈尽是宁王殿下苏若瀚,纷纷称赞其乃是当朝第一皇子!

    远处细微的小黑点渐渐变大,那迎风飘展的旗帜一出现在视眼之中便引起阵阵呼喊!离得远一些的百姓们纷纷涌向前方,探头而起想要一睹那威武正气的宁王殿下的风采,目睹其尊容!

    而这一切全都看在景王的眼里,不由得暗自握紧拳头,咬牙愤恨!甚至连带着淮王苏若煊都恨上,若不是他能征善战,现在岂会有宁王的风光?

    不过这一切都与宁王无关,景王的心思他是不会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也只会得意大笑!他正穿着威风凛凛的铠甲不断挥舞着手臂!心中更是得意,邢国公这个计策还真是好啊!他的平叛圣举现在家喻户晓,这样他的“才能”便传遍了整个大周,任谁知道了都得心生敬佩!而且民间的声望稳稳地压住宁王一头,到时候夺嫡的希望更大了!而且这样的万众瞩目,这样的风光无限就是他想要的!如果景王在身旁,不知其脸色会如何好看!

    而最让宁王心情澎湃的无异于他的父皇、当今圣上开文帝亲自带领着文武百官还有皇亲贵胄来到皇宫外迎接他的凯旋!这可是自开文帝自登基以来的头一回,就连三年前淮王苏若煊击退了北燕大军也没有享受到的殊荣!

    仿佛攀登上了绝巅,下一刻便能够掌控成千上万人的生死!这种痴瘾的感觉让宁王沉醉到无法自拔!

    而开文帝身旁阴沉着脸色的景王苏若嘉,更是让宁王一阵快意!斗争了那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稳稳占据了上风!

    至于开文帝身边另一个人淮王苏若煊,虽然不知道为何能够站在开文帝身旁,但是宁王对他还是有些暗恨之心,无它!虽然说如果不是淮王将叛匪解决掉大半,他就不能够截取这么大的功劳!但是淮王擅自打杀了投靠他的涂欢,这让他一阵不爽!而且程茂事情的善尾没有完成,一些两人彼此之间的书信不知是毁掉了还是落入到淮王手中!

    不过现在苏若煊投靠向自己,若是有机会定当询问!

    而苏若煊的目光却不在风光无限的宁王身上,而是看向了他身后的一个满身铠甲的青年,这正是晏崇!虽然只是镇守平南道一关,所立下的功劳并没有多大,甚至可以说是苏若煊强行给他的功劳,但是也足以他官升几级了!对于现在的苏若煊来说多一个可以信任的部下是多么可贵的啊!

    封赏很快便下来了!对于平叛有功,斩敌首三万有余的宁王苏若瀚位居首功!其实对于宁王来说已经是封无可封了!因为他的爵位已经是最高的亲王,很多人认为这次只是象征性地赐予一些银两布帛!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所有人就连景王都没有预料到,开文帝居然将毗邻并州的甘州赐给宁王作为封地!

    封地啊!那可是将差不多整整一个州的税收收入囊中的巨大利益!是很多皇族子弟无力争夺最高之位之后的最高理想!如开文帝另外的子嗣们就是渴望能够得到一块封地!因为封地就意味着可以在那里当土皇帝了!

    虽然宁王没有退出夺嫡的想法,不过这一道旨意下来也足以见到开文帝对其的恩宠!

    当听到这道圣旨时,就连景王都赤红了双眼,压抑不住心中熊熊燃烧的嫉恨之火!为何这苏若瀚的运道那么好!居然能够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景王甚至暗中怨恨为何父皇如此偏心!

    而对于其他人的封赏就差上不少!虽然在场文武百官心中都知道并州平叛的最大功劳应该属于淮王,不过他一介无权无势的闲散皇子,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极低。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提高了爵位,外加上有权参与朝政!

    而这对于苏若煊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他想要夺嫡谋取皇位,只有进入朝堂中才能够拉拢党羽!至于之前“质子”的尴尬身份!呵!只要满朝文武都对宁王景王失望至极之时,到时候见到一个才能出众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的皇子,这事就不是事了!

    至此苏若煊的第一步已经踏出了!

    至于晏崇,宁王也没有违背彼此之间的诺言,为其请了功,顺利地从地方上的小县城调到江宁城中,在禁卫军中担任一个偏将的职位,护卫皇宫!这对晏崇已经是极高的恩赐了,不知官升了多少级!而且身为拱卫皇宫的禁军,也算得上是入了圣上的眼睛,若是外调也是领军一方的将领。

    而相干的一众将领如路严等的恩赐也极为丰厚,皆是一州的统领!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统领一州差不多一万的人马!

    至于不幸被苏若煊杀死的涂欢,朝廷的封赏也没有遗漏,毕竟在苏若煊回来之后呈交的作战汇报还有宁王上交的功劳簿中都十分夸赞涂欢作战勇猛,所立功劳甚大!因此最后居然赏赐了一个爵位,虽然是最低等的只能传承一代,不过也足矣见到开文帝的圣心了!

    这或许是开文帝想要施恩,毕竟现在有人想要动摇他的统治,不笼络下功臣实在是会寒了文武百官的心!

    而随着宁王的回京,又一次明争暗斗即将开始,只是不知这次又有谁出局,落得个身败名裂抄家灭族的下场!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还在紧盯着二人的虚弱之处!随时准备扑上去撕扯他们的力量以壮大己身!

    京城中的形势又一次诡异起来,无数人暗中摇头叹息,又一起风云即将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