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鹞子
字体: 16 + -

第七章、晋阳城中

    杜伟身穿素白布袍,这身衣袍是他们来到晋阳县后在东家开的成衣铺里换的,陈翔还让他们好好梳洗了一番。可他现在却忍不住用手挠挠头,仿佛是这新衣服里有跳蚤一样。

    他已经站了快一炷香的时间的,陈翔进县衙也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了。他心中有些焦急,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也不是什么舌灿莲花,和谁都能自如交际的性格,如今离开了山林,离开了同伴,独自在这热闹的城市当中,他感到那那都不自在,就仿佛龙困浅滩,虎落平阳,只能和衙役们大眼瞪小眼,相看两厌烦。

    哒哒哒!马蹄声响起,杜伟和衙役们顿时惊讶地向外望去。

    居然有人敢当街纵马?衙门口挺热闹的,不少行人听到马蹄声急忙向两旁跑去。只看到远处一名骑士身穿黑衣便服,胯下乌骓马,扬鞭纵马疾驰而来,口中不停呼和着,火急火燎地要直接骑马冲到衙门口。

    哇——哇——

    一名女童绊倒在地,正巧挡在了路中间,正在哇哇大哭。糟糕,女娃挡在了骑士的路上!一旦小女孩被马蹄踏中,必无幸理。两旁不少行人有些焦急,想要伸出援手,但是奔马在前,凶险异常,一时提不起这个胆子。

    而且奔马越过,四蹄翻飞之间,是有可能避开女孩的,但如果是一名成年人冲出去救人,一旦稍有迟缓,挡在路上,人马相撞,非死即伤。也许不去救人更加稳妥,行人们心怀侥幸想到。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冒着被马蹄踩死的风险而无动于衷吗?

    杜伟略一楞神,立刻站了出来,掏出了怀中的套索,奔向路边,甩出绳索。

    在众人惊讶地目光之中,绳索居然套在了女孩的脖子上。杜远心中暗道一声侥幸,坚定而小心地向路旁扯去。奔马掠过,并没有踏中女孩。女孩被拉到了路旁,脖子被绳索勒得通红,哭得更厉害了。杜远有些不知所措,伸手抱住了女孩,用手换换地拍打她的背部,安慰她的情绪。

    那骑士向杜远双手抱拳略一致意,然后顾不得说什么,便急急忙忙地跑到了衙门里去。杜远抱着孩子,正没奈何间,突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干得不错,杜远,你让我刮目相看了。”陈翔一身白衣儒袍,峨冠博带,一派士族子弟的风范,满面春风地笑着对杜远说。

    杜远赶忙放下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也就是套猎物的这点本事发挥了作用,赶巧了。”

    陈翔拍了拍小女孩的头。女孩有些惊恐地看着陈翔,反倒将身体倚在杜远身畔。陈翔有些无奈,继续对杜远说:“不要妄自菲薄。临危不乱,不因畏惧而退避,不因情急而鲁莽。发挥自身优势,及时缓解危机。你就做的不错嘛。”

    杜远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我真没想那么多,刚巧手边有绳子,顺手就做了。被韩青知道了,又要说我多管闲事了。他老是告诉我做事要三思而行,我总是学不会,您这么夸我,我会得意忘形的。”

    陈翔大笑:“哈哈,你和韩青不一样。当然,三思而行是对的。比如刚才,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位骑士是什么身份,为什么敢于在城中骑马,直冲县衙?是不是有什么紧急军情,刻不容缓?为什么这位女娃一个人在路中,她的大人在哪里?其中会不会有蹊跷?还有,万一你的绳子把女孩勒伤了,她家人是把怨气撒在你这还是骑士哪儿?”

    杜远听了这话,脑袋一时间懵了,摇了摇头,说:“真没想过这些问题,当时觉得情况急,直接就做了。是我想的少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陈翔慢慢说,“我的意思是,你做得对。人命关天,大事临头,过多思绪徒乱人心,需要的就是冷静分析,当机立断。这些思考和顾虑对不对?当然对。但是如果考虑这些,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特别是像方才那样火烧眉毛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是容不得考虑那么多的。”

    “那什么时候需要多想,什么时候需要马上行动呢?”杜远问。

    陈翔欣慰地说:“做人时再急也要多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做事时自然也要思索,可更重要的是敢决断,速决断。”

    “那什么时候做人,什么时候是做事?”杜远更不懂了。

    “为了别人行事时,是在做人。为了自己行事时,是在做事。”

    两人正说间,街边涌过来一群人,前头有两个人被一名壮士制住,彼此叫骂不休,一个喊一个是贼,另一个回骂对方是强盗。身后是一帮子凑热闹的行人。

    这事,杜远身边的小女孩冲过去抱住了其中一个被制住的人,口中喊着“爸爸。”那领头的壮士看到了陈翔,也停下来和他打了声招呼。

    “刘三哥,你提着这两个人是干什么啊。”陈翔认出了那名壮汉是晋阳有名的游侠,问道。

    “唉,路上碰到这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一个说自己的钱袋被偷了,那个是贼。另一个说自己好好地在路上走,被这人拦路抢劫。我就索性抓了两个人拿去见官。”刘三收敛着脾气,和陈翔一本正经地说道。

    刘三作为晋阳游侠里还算的上号的人物,在打架斗殴、勒索商铺的同时,也时不时做些维持治安的活。用他的话说,这片是我刘三罩着的,谁敢撒野?至于抓了人,当然是解送到官府。现在的这位官老爷可厉害的紧,犯不着触霉头。

    这时,那位小女孩的父亲说:“这位公子,我女儿方才劳您照顾了,我是家住本地甜水巷口的铜锣李,靠一手打铜锣的手艺混饭吃,我家世世代代都是本分人,怎么可能在街上打劫呢?明摆着是这家伙偷了我的钱袋,我发觉不对,追上去夺回罢了。”

    另一个人喊了起来“诶呦喂,本地人怎么了,本地人就能拦路抢劫了?好吧,这也是气话。我是个行商,人称张三毛,你说我好好地走路上,非要被缠上说我偷了他东西,凭空赖上我了,你说我冤枉不冤枉。”

    陈翔问刘三:“既然这位李兄弟说自己的东西被偷了,你可曾搜过张三毛的身。”

    刘三说:“陈公子,我当然按照李兄弟的描述搜过身了,但是没有找到钱袋。而且关键的是,这位李兄弟不是失窃后马上发觉的,而是隔了一会儿才发现追上来扭住张三毛的。我呢,是相信李兄弟确实失窃了的,不然他也不可能丢下女儿急急忙忙追出来。但是偷他东西的人是不是这位张兄弟,我还真吃不准。”

    铜锣李:“是他,就是他。之前走在路上他撞我一下我就觉得不对,肯定是他。至于东西,肯定是被他转移给了同伙。”

    张三毛:“诶呦喂,大街上磕磕碰碰多正常不过的事情啊,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您那钱袋是什么无价之宝吗?还同伙转移?你是逮着我就赖上我了吧,不带你这么坑人的。我们去见官,我就要看看官老爷怎么判。”

    陈翔细思片刻,对刘三说:“别见官了,最近事多,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肯定轮不到衙门来判。刘三哥今天您做个见证,我来断这个事情,怎么样?”

    “好啊。”刘三向行人致意:“这位是咱们太原陈氏族长的从孙,祁县陈家的三公子,大户人家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今天这事咱就不劳烦县官大老爷了,请他来裁个公道出来好吗?”

    众人一口同声叫好。

    陈翔慢悠悠地说:“首先,先把这两人都放了。咱这么多人,不怕他跑了。”

    大家都笑了,陈翔接着对铜锣李说:“你钱袋里丢了多少钱?”

    “八十四文铜钱。”

    “好。我这位伴当刚刚从马蹄底下把你女儿救出来,我不要求你怎么回报,打赏他八十四文铜钱,怎么样?”

    铜锣李一时愣住了,但马上识趣地说:“哪里,这点钱哪里够得上我女儿的救民之恩啊。我应该好好感谢这位兄弟。”

    “是啊,这点钱当然不能感谢你女儿的救命之恩,”陈翔声音渐渐凌厉,“但你就为了这点钱,独自去抓贼,放下你年幼的女儿独自一个人在大街上。你就舍得了?这次是差点被马踩了,下次被人贩子劫了呢?你怎么当爹的,什么轻什么重不明白吗!”

    “我错了,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照顾伢儿。”

    陈翔又走到张三毛的身边,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紧张,没事了。疑罪当从无,宁可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了好人啊。”

    正说着呢,陈翔突然发现自己的左手手被张三毛给剪住了,手上还攥着一件金钗。

    “这位公子,可不兴一边说话,一边那手在我腰间摆弄的,您要是把什么东西放在我怀里,说是我偷了,我可就解释不清楚了。”张三毛有些得意地说道。

    陈翔也笑了:“不错啊,在场这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通常人都想不到以我的身份,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栽赃。那么,有趣的是,你居然能这么快地反应过来,并且第一时间截住我的手,来个人赃并获。张三毛,你的眼神不错啊,手也灵巧得很啊。”

    众人恍然大悟,刘三捏紧了拳头望向张三毛。张三毛咽了口口水,说:“我从小眼神好,手脚灵便,有错吗?”

    “没错。”陈翔将金钗收了回来,“我没有证据能证明你是个偷儿,我只能证明你有作为贼的能力和手段而已。”然后向刘三作揖,说:“刘三哥,我的事儿已了,这家伙就麻烦你了,我先走了。”

    “谢谢您嘞,三公子,您可是帮了大忙了。您放心,接下来的事儿就交给我了。”刘三一面应和着,一面面色不善地盯着张三毛。“敢在你刘三爷的面前耍花腔,不想活了是吗!”

    陈翔和杜远转身离开,迎面走来三人,是韩青、周德和一个胖子。只见那胖子健步如飞,脸上笑的能挤出一朵菊花来,凑到陈翔面前说:“三公子,厉害啊。我的评书又有了新故事了,憨仆从马下救婴,三公子巧辨奸邪。”

    “行了,你别总是说我的故事,说多了就摆明你收钱了。什么赵飞燕啦,胡云彪啦,权志龙啦,大户人家的八卦啦,什么都说些,混杂着来,别丢了你“说书田”的名头。”陈翔说。

    “得嘞,您是咱的衣食父母,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赶明儿这新稿子还拿来给您审审?”

    “我最近没什么空,稿子写好了,你还是辛苦一下,送到祁县去。”

    “得嘞。三公子,不过有些情况到时还得再向您核实,不然看官提问,我说书田回答不上,可就跌面儿了。”

    “你问吧。”

    “不知道公子您是从哪学的,居然还有这一手上本事。等闲之人被您取了东西还真不一定能反应过来。”

    “找尾巷白老学的,孟尝君也得依仗鸡鸣狗盗,学些下九流的路数也是防身,毕竟技多不压身。”陈翔侃侃而谈,丝毫不觉尴尬。

    田胖子又问:“公子,方才那事,如果张三毛发现您的栽赃,楞是没做出反应,您怎么办?是将计就计诬陷他,还是索性就送他这把金钗?”

    陈翔说:“我怎么可能诬陷他,他若真的没反应,说明他就不是个贼。电光火石之间是无暇细思的,只能凭借最本能的职业习惯。他是真的能在刹那间判断出局势,忍辱藏拙,我就算是被他骗了又有何妨,倒要好好结交他呢。”

    田胖子有些愣住了,喃喃自语:“再有本事,那也是偷儿啊。”

    “落魄之中多豪杰,改过不失真英豪,何必把人看死了呢。不说这个了。”说着,陈翔给了点银子,打发走了田胖子。他回头对杜伟说:“杜伟,我给你个任务。陈家巷你别去了,这几天你在晋阳城里找个僻静的客栈落脚,给我一个人好好呆上四天,四天后我们来此处相聚。”

    “哦。我知道了。”

    “你真的知道了吗?那我问你,如果四天后你等不到我们,你怎么办?”

    “啊?那……”杜伟挠挠头,四处望去,仿佛得到了启发,“那我就报官去。”

    陈翔大笑,“好,说得好。到时候找不到我们,你就去报官。对了,还有件事,这四天你抽个时间去结交一下那位甜水巷铜锣李,就当锻炼锻炼你的交际能力。由头嘛就是去送钱,八十四文。你就说是刘三拷出的贼赃,托你转交,反正按照刘三的性子,多半是不会想到这一茬的。”

    “啊。”杜伟苦着脸道,“那万一刘三爷还记着这事,来送钱了,我这样凑上去,岂不是很尴尬?”

    “有什么尴尬的,那不是更好?”看着愣着还没反应过来的杜远,韩青笑着说:“从来只有偷偷做坏事的怕被人发现,咱偷偷做的是好事,还替刘三扬美名,怕什么。”

    “倒不如说,咱那真盼着被发现呢。”周德揶揄道。

    陈翔说:“好了,别打趣了。”接着对杜远说:“你不用刻意隐瞒或者张扬,行善积德,帮人弥补失误,不过如此而已。德行和善举通过平时积累,不必太过功利。”

    陈翔回头看着韩青和周德,这些是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了。“准备的事情做好了,现在咱们去陈家巷。”

    陈家巷,顾名思义,这巷子里住的人家大多姓陈。如果说的更加直白点,都是太原陈宗家的亲戚。自从宗家定居于此后,代代的分家一圈一圈地慢慢购买土地,经营产业,渐渐地把整个巷子都盘了下来。现在,尽管太原陈氏的根本在城外的田庄和坞堡,可是宗家一族人还是常年居住在陈家巷,连带着其他太原陈氏的本家也保留了在这的房产。不管外边产业再多,也是居住在陈家巷。当然,潮起潮落各个分家各有兴衰,但是哪怕家业破败要变卖了陈家巷中的宅子,也是优先变卖给陈家人。

    陈翔等人进入陈家巷,倒是不急着赶路,一路上和这家的婶婶拉拉家常,和那家的老爷子寒暄几句,慢悠悠地踱到了太原陈氏宗家的门口。

    红砖绿瓦,三丈围墙,庞大的中门紧闭着,两侧小门开着,门房似乎早有耳闻,赶忙就迎接陈翔等人进来。进门后是一个过堂,杉木门上贴着门联。

    “积德前程远,行善步后宽。”

    “每次来宗家,总觉得这副门联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尽显士族德蕴。”陈翔略带笑意,向着门房感慨道。

    “公子能有这份感慨,真不亏是文焕公的子孙。家主也是时时提点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外出办事代表的都是太原陈的门面,深远的不用懂,但是只要记着这两句话,行事就不会有大的差错。要是谁学那些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的暴发户的样子,那可就真真的丢了咱太原陈家的脸面,打死也是活该。”门房低着头,恭敬地答道。

    “这话回得得体。宗家有本事啊,调教的好门房,你叫什么名字。”陈翔问。

    “小人廖全丙,得公子谬赞了。各位公子老爷们才是真正星宿转世,亭芝玉树,小的这点墨水,都是有幸能随侍期间,日夜熏陶来的。”

    来回吹捧之间,廖全丙将陈翔引入待客小厅,安排茶水,周德等人被另行引导。不一会儿,一位年轻人锦袍宽带,仪态缓缓,迈步而入,见到陈翔,抬手一礼。

    “陈翔陈三公子,真是稀客啊。在下陈旭,草字文昊。算来你我还是堂兄弟呢。陈旭见过兄长,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