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黎年少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贺礼

    一击得逞,狗蛋儿立在原地看向圆通的方向,静待片刻,努力调整起身体和气息。

    不是他不想追击,农夫三拳虽强,但对他自身的消耗也是极大,仅仅只是这一拳,他感觉所用掉的气力,要比刚才一番激战消耗的还多出许多。

    “…可痛死小僧了。”

    过了片刻,碎石当中传来一声哀嚎,灰头土脸的圆通从中缓缓爬了起来,道:“你这使得什么鬼拳法?威力竟如此恐怖,我运足十成功力,加上师尊传我的定海经,都没有挡下你这一击。”

    说着他口上也吐了口血,用手背擦了擦,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同时感觉被击中处传来一阵剧痛。

    说来也怪,明明受了如此凶猛一击,可他身上穿的那件七宝袈裟却始终是一尘不染,除了先前被狗蛋儿摸出的那个手印,上面再无其它痕迹。

    由于此前吃了亏的缘故,这回狗蛋儿可绝不肯大意,而是颇为警惕地望着圆通,重心下沉弓步向前,再度将拳架在身侧,目光注视着他的下一步动作。

    “停停停,不打了,不打了!”

    看到狗蛋儿这副举动,圆通吓得忙摆了摆手,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合十道:“出家人不可有诤讼之心,小僧只是觉得我们再这样打下去,恐怕有伤和气,可不是怕了你!”

    狗蛋儿又气又笑道:“你这小和尚,要打的是你,说不打的也是你,到底想怎样?”

    “我们点到即止,谁想要和你性命相搏?小僧可还要留着这残躯好去普度众生呢,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圆通扑扑身上的尘土,闭目打起坐来,调整一番气息,试图将体内的拳劲消除掉,方才狗蛋儿这一拳透劲极强,即便是隔着身上这件宝贝袈裟依然能够伤到自己,这让他感到很是不可思议。

    ……

    “刚才你说的那番话,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两个人并肩而坐,圆通开口对他说道:“这样的话,可千万别拿到外面去说,尤其是在佛国治内,和有寺庙的地方……给信众们听了去,怕是要剜了你的舌头。”

    狗蛋儿回过身,迎着小和尚认真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他虽不聪慧,却也能够看出,圆通肯对他说出这样一番话,算是已经把他当成了朋友看待。

    狗蛋儿拍了拍脑壳,诚实道:“是也不是,当中有一部分是在村长爷爷启发之下才想到的。”

    圆通沉默,思索一番抬头道:“你的村长爷爷,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樟子树后,穿布衣的身影微不可见地抖了抖,嘴上露出一个牙齿残缺的笑。

    “那是自然,”听到他的夸奖,狗蛋儿笑着点起了头,“村里一堆怪人,唯有村长在才能够镇得住他们。”

    村中生火做饭的地方升起了炊烟,香气自远处飘散而来。

    圆通抬头看了看天色,开口道:“上上个月我师尊收到一封请帖,上面说今天是凰彦村那位少年成年的日子,特地请他前来观礼,他老人家不便亲自前来,小僧行了三十三天的路,特地从佛国赶来送上一份贺礼……想来那少年就是你罢。”

    狗蛋儿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我们村里应该没有第二个少年了。”

    圆通看他一眼,手伸向怀中摸索一番,掏出一个青色粗布包裹的小物事,郑重递到狗蛋儿手里,狗蛋儿从中接过,只感觉这东西拿在手上分量极轻,捏上一捏又极为柔软,不由有些好奇,将这东西暂且放入怀中。

    狗蛋儿问道:“这里面装的什么?”

    圆通摇了摇头:“师尊没有提及,也就是我不需要知道的意思,你只管记得回头替我交给你家大人……天色不早了,小僧这便要启程,好尽早回到佛国继续修炼参禅呢。”

    狗蛋儿疑惑道:“可我家里那么多大人,我又如何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我师尊说那人手拎一把鱼叉,身长九尺有余,面有贯穿刀疤一道,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不怒自威形似天上的大力金刚下凡。”

    “那你师尊还真是过赞了……”

    听了圆通这话,狗蛋儿脸上一红,心想这说的可不就是海生叔,威风凛凛也就罢了,却不知这相貌堂堂一说又是何来,海生叔相貌虽然不丑,却怎么想都无法跟相貌堂堂这个词联系到一起。

    (还是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宛如当世凶人这样的形容更贴切一些呀……)

    ……

    “你这一走,下次再见面是什么时候?”

    狗蛋儿站起身,突然想到这么个问题,颇为不舍道:“等下次再见的时候,我好请你喝酒,然后我们再来比过一番。”

    “人生行脚,天下遥遥,小施主要是想念小僧,随时可以到佛国须弥山上找我。”

    圆通整理一番衣物,微笑道:“我们一同聆听世间佛法,一起走在佛法的道路上,通往那至高的极乐世界,说不定到时候你就生出了皈依我佛的念头。”

    狗蛋儿摇了摇头道:“我们村里有一个叫琴师的,每次教授我音律的时候也会说和你一样的话,只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我还是无法领悟他的音律。”

    “无妨,时候未到……小僧先告辞一步,施主留步。”

    圆通高颂了一声佛号,向他微笑,悠悠然转身向着村口方向走去,留狗蛋儿一个人在原地发呆。

    夕阳的余晖之下,一个身穿七宝袈裟,手执檀木禅杖的小和尚,步履坚定地朝着西方而去,身影被拉的很长很长。

    位于黎国极西的佛国之中,那里有他的因,有他的果,有他的道,无论将来如何,他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与佛国的羁绊深到何种地步。

    出了这个村,心中的质疑全无,他还会是那个最为笃信不移,每天清晨天不亮就爬起,将大殿当中一百零八尊佛像悉心擦拭一遍的佛子。

    狗蛋儿目送着小和尚的身影逐渐远去,直至消失。

    在迈出村的那一刻,他身穿的七宝袈裟簌簌从肩上滑落下来,滑落在地上,他却没有回身去捡。

    而先前紧握着那檀木禅杖的手,也缓缓松开,任那柄价值惊人的禅杖就这样丢在尘埃当中。

    接着是身上的明黄佛袍,脚下的乌金靴!就这样整齐地并排摆放在地。

    直至走出凰彦村的一刻,那个法号圆通的小和尚,就这样浑身上下仅着一件普普通通的中衣,赤着脚离开了这里。

    狗蛋儿目瞪口呆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只听远方传来一声稚嫩而坚定之声:

    “听闻黎国北有大雪,小僧虽是出家人,却也愿尽一番绵薄之力,自此余生只穿缟素,此番之行,多谢施主赐教。”

    “小僧想通了,在回到佛国以前,还要先去一趟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