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夫当立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城阳血战

    “报!”

    城阳内,一身甲胄的扶渠兴看着樊胜送来的消息,一脸阴沉。

    这消息太突然,让他有点猝不及防。

    在遇到袭击的第一刻,渭滨守将樊胜就送来了消息,还有一份请罪书。

    樊胜直言,虽做不到挽回损失,但必定让这些胆敢偷袭的赵军有来无回。

    这承诺,让他意识到樊胜的缺点,那便是遇事不够冷静。

    以他对苏最的了解,这赵人从来不放弃将士的性格,此去只怕还会有损失。

    他已经命令樊胜不得追击了,至于会怎样,他完全不知道。

    与之这事相比,他想的更多的是接下来的赵军,到底会怎么做。

    “擂鼓聚将”他令到。

    敲打着桌凳,他心里不停的盘算着。

    鼓声鸣起,不到六息大帐内就已经聚集了十数位将佐。

    领头的有宋武、姚信荃、曾夷等将领,一应到全。

    “曾夷”

    “末将在”一位将领出列。

    “立刻带三千人马,支援焚寂关,不得丝毫耽搁,立刻启程”

    “如果敌军已经占领,不可强攻,立刻返回”

    吩咐完,递了一封信。

    “抄录二十份,沿着小道挑选锐士,立刻送往西河吴博川将军处”

    “诺!”

    焚寂关乃是南通北往的通衢大道中转,粮草丢失,苏最必然也不会放过焚寂关。

    渭滨大营的严整,都被赵军渗透,焚寂关未必安全。

    “宋武,田方瑜各领八千军守城阳东西大营,做好长久战斗准备,并随时策应城阳”

    “姚信荃召集军户民夫,即刻将所有物资运进城内,城外不留一点东西”

    集中兵力,联合附近其他守军的任务已经下达。

    汉沧与北郡兵是为了防止北地匈奴而存在,根本无法调度。

    那里的两万军队由俞丘辰所掌管,彼此作为牵制与制衡的。

    而他这里的八万人马,只做抵挡赵国。

    因此,那里并不能抽兵。

    在一系列安排下去之后,扶渠兴就陷入了沉思。

    俗话说狡兔三窟,平日里就长一个心眼的他,并没有全部将粮草放在渭滨堡。

    如果赵人进一步去确定的话,就会发现那里的粮草,仅仅是一半的存在。

    至于另外部分,大多存在如今的城阳城,而另一部分则存在西河东的一个小城。

    边寨的城,不同中原为了百姓生存安定所建立,更多是为了战争防御而建立。

    而西河东城隔着这里也不过二十多里,算不得远。

    加上城阳粮草,足够全军一月半的使用。

    他并不是很着急,而更想看苏最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莫非,是策应传的沸沸扬扬的秦楚之战?

    传言楚国大败,上柱国屈沔战死,大秦自然会啃下一块肉。

    哪怕是,不再战斗了,也要大流血一次。

    可……,楚国未必会愿意。

    ……

    “杀秦贼!”

    养得洲举起手中战矛,大喝一声,随手杀了附近数个秦军。

    内城暴露而外边尽管有所察觉,可一样的秦甲,使得秦军难以分清。

    已经混在这些秦军中央的赵军,看着一大队赵军浴血退来,数百人仿佛有默契的一般,几人一组在他的一声呐喊中同时聚集。

    又在一瞬间,茫然未动的秦军,被这些‘同袍’纷纷刺中。

    这些‘秦卒’的手臂,一块显眼的白布露了出来。

    很快,短兵相接。

    这接应的赵军,由赵军大将养得洲亲自带领。

    像一柄利剑,刺穿了整个西城门防御,使得西城秦军猝不及防之下死伤惨重。

    余金战死,一千四百余人仅有三百余逃了出来,由一个率长指挥。

    “杀啊!”

    见到接应,他奋勇向前,突破重围。

    一行人在掩护中且战且退,秦军人数众多,依着阵势举阵向前。

    通明的火把,照亮了整个西门,不断有断后的敢死军被杀死。

    这批悍勇的将士,在组成阵势的秦军之前,毫无抵抗力。

    卫公勉变法,不仅涉及政事方针,就连军略也是当做重点。

    这个时代,大兵团作战的必要性,可以加强军队整体的作战防御与攻坚。

    各个将士的配合,成为兵团作战的基础。

    只见秦军六人一队,四队一组,近乎是压缩着稳步向前。

    ‘喝!’

    一个敢死士挥舞着长剑,露出狰狞的脸庞,作为殿后军士的一员。

    浑身浴血,是他此时的状况。

    他随着余金进入内城,斩杀了数十个没来得及形成阵势的秦军,并让战乱的秦军望而生畏。

    凭借着过人的勇气,他突破重围,在死亡中取回了自己性命。

    而现在,他还需要为了另一次生存而抗争。

    他一剑扫过一个秦军,却为秦军一个两三面盾牌阻挡,发出一声闷响。

    隔着空隙,一个拿着长矛的秦军已经刺来。

    他急忙一个闪身,却忽视了六人中还隐藏的一人。

    那人也拿着长矛,一击贯穿了他的腿骨。

    疼入心扉,但依旧忍下了,挥动长矛重重的打击在盾牌上。

    他力气很大,重力之下弹起一片尘土,三人的防御受到重击,均是后退半步。

    可比起这片防御,依旧没什么效果。

    仅仅是后退了一点,并没有丝毫的突破。

    然而,正是这一刹那的慌乱,给了他一点长矛直入的机会。

    他瞬间暴起,刺死了一个懈怠的盾手。

    也在这同时,一柄长矛刺入了他的肩胛骨,一柄刺穿了他的肠肚。

    与他同样的,甚至更厉害的大有人在。

    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敢死勇士,从来没有惧怕过什么。

    对于这种牺牲,他们并没有选择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处。

    这一行动,为其他人的撤离,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前方奔走的诸军,仅带着数个火把,且没有分散。

    脱离战斗后,距离已经有一两里地的时候,秦军才追了过来。

    沿途之中,之前布置防止追击的陷进,如今来起了很大作用。

    尽管很简陋,也很粗鄙,但它起到的作用早已经却远远大于付出。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鲜血终将洒编这片热土。

    逃亡的赵军,似乎已经是筋疲力竭,逃不动的样子。

    奉命追杀的秦将杨勾起先并没能有足够的马匹来追这伙残军,赵军也有意识的破坏了秦军的马概。

    比起烧毁粮草的不易,这堆满草料豢养着马匹的区域只需十几个士卒,就轻易的拿下了。

    因此,近乎一直是步军在追赶,而没有骑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