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之王道能臣
字体: 16 + -

第33章 分道扬镳

    杀王子服,非王定之所愿,却是无可奈何的一步。

    从刘辩被吕布袭杀的那一刻开始,王定就知道自己没有了退路,只能不断向前。光复大汉、位极人臣,简简单单去做一个英雄是不可能成事的。

    枭雄,只有让自己变得接近于枭雄,才能在乱世更好发展!

    “报!主公,豫州送来尚书丁管的书信。”

    王定摆摆手,让将士们赶紧处理血污。王子服虽非才华横溢之人,但也算是雒阳名士,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他被自己杀害。

    打开书信,王定阅读一番,露出浅笑。

    “果然如此,大哥和二哥已经反应过来,他们希望我能够撤军。很可能是董卓已经派人去了豫州,那么接下来咱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北上,拿下张扬的上党乃至整个并州,然后对峙韩遂。”王定边说边将书信交给陈宫。

    陈宫看完,基本上知道这是王盖劝说主公赶紧回豫州,不要再讨伐董卓。

    “并州地广人稀,丁原死后更是群龙无首,只是咱们不能现在就离开。虎牢关,这里才是目前首要攻克的地方。”

    陈宫确定计划,担心主公会急功近利,直接脱离诸侯联盟。

    这诸侯联盟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谁第一个脱离出去,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王定微微一笑,道:“这一点我能够明白,而且还有一件大事要处理,我先去会盟,商讨破虎牢关的对策。公台,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回信丁管让他尽快和潘隐赶过来,至于何太后……就让她住在豫州吧。”

    何太后不若刘辩,毕竟只是一个太后,刘辩死后的短时间内还能号令诸侯,再过段时间就没太大用处了。人们健忘,刘协早晚都会成为人们心中名正言顺的新君,何太后一介女流是不会被人们记住的。

    离开豫州军大营,王定前去和其他诸侯商讨对策,只带上了典韦。

    袁绍坐在盟主的位置上,不断夸耀王定虽然年轻却胆魄非凡。烧了董卓半数的粮草,必然能够让董卓撤离虎牢关。

    其他头脑简单的诸侯则是怒斥董卓部将为了击退王定而火烧雒阳的行为,正好让王定将自己身上的罪责推到董卓身上。

    袁绍、袁术、曹操乃至孙坚都心知肚明,这雒阳到底是谁放了一把大火,不用说也能清楚。

    “盟主,我以为现在大军士气正盛,应当趁此机会强攻虎牢关,将董卓一举击溃!”曹操向袁绍抱拳,建议强攻虎牢。

    袁术摇头,说道:“身后还有汜水关和武关,强攻虎牢固然可以让董卓撤退,但曹操你能否保证咱们不会被汜水关和武关的守将夹击?”

    “汜水关守将是赵岑,李傕、郭汜已经逃离了汜水,那里现在由赵岑驻守。赵岑兵力不过三千人,但都是精锐,就由我来拿下他们吧。”王定站起身,主动向袁绍请命,愿意去拿下泗水。

    张扬顿时愣住,也只能赶紧站起来,同样说道:“我愿意助王定公子一臂之力,一起去拿下赵岑。”

    一唱一和,张扬是在向王定示弱,他已经明白日后并州之主就是王定了。

    现在赶紧讨好王定,张扬认为这绝对没错。并州富庶的城市不多,晋阳、太原、上党还能数得上号,只要自己得到王定的认可,至少以后在并州的地位不会太低。

    曹操心中震惊,想不到王定居然这么快就拿下了张扬。不过他也很快释然,以王定的资本如果连一个张扬都拿不下,那可就太弱了。

    并州多年战乱,世家大族本就不多,也就是王家还能够有些声望。一个王家独步并州,张扬都需要依靠王家的力量才能立身,他又岂能不向王定妥协?

    袁绍心中大喜,立刻拍案而起,“很好!那就由王定和张扬两位太守去进攻汜水关,我等攻克虎牢。”

    直接下令,袁绍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高兴,自然是因为王定分兵离开主力部队,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袁家军队作为主力,从而建立战功提高声望。

    诸侯联军之中,骑兵战斗力最强的两人是公孙瓒和马腾,步卒战斗力最强的人是孙坚,其次便是王定。现如今孙坚吃了败仗,兵力锐减极多,公孙瓒和马腾的骑兵固然战斗力强但兵力不足,自然接下来就是袁家军队作为主力。

    曹操也明白这一点,看透了袁绍的小心思,心中不屑。

    袁绍当诸侯联军的盟主,并不是为了光复汉室、打败董卓,而是为了自己心里那可怜的虚荣,以及他自己的声望。

    总而言之,此战袁绍是为了名利声望而来,并非是真正的想要光复大汉。

    或许可以说在这十八路诸侯之中,真正想要光复汉室的人,曹操认为就只有他和王定两个。

    王定离开,既然确定了计策,那他也没必要留下了。

    诸侯联军攻克虎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接下来他们前往雒阳,之后就会作鸟兽散。之后都是一些没有利益的战役,王定认为没必要再去参与。

    “公台,张扬那边,关系如何了?”返回豫州军大营,王定转头询问陈宫。

    陈宫思考片刻,回答:“主公,张杨太守是个聪明人,不过他的野心不大,在乎的也就是个上党郡。他麾下大将已经有半数愿意归顺主公,只是现在还缺少一个契机。若是能够让张杨太守归顺,这才完美。”

    “哦,这件事好办,咱们要一起去汜水关,就请张杨过来商讨一下攻打汜水关的对策。恶来,准备好刀斧手,到时候看我眼色行事。”王定露出浅笑。

    对付张杨,这件事再简单不过,不归顺就杀,反抗就打,反正这上党郡兵根本不可能是豫州军的对手。

    半个时辰之后

    豫州军大营中军大帐内,张扬带着心腹走进来后,突然身体震颤,下意识地直接单膝跪地!

    “上党郡太守张扬,愿追随王右军。从今往后,王右军便是我的主公,张扬便是王右军的部将,愿意追随左右。”张扬立刻跪下,咬紧牙关表态。

    说实话,张扬只是想和王定搞好关系而已,并不打算效忠。但是他很聪明,在刚刚进来的那一刻,就看到了中军大帐内有很多刀斧手,这可不符合常理,自己小看了王定的狠辣果决。

    为了保命,张杨认为自己还是卑微一些,毕竟不能用性命来打赌。

    “哦?张太守不必如此,晚辈受之不起。张太守乃是上党郡太守,我王定不过是并州王家的族人而已,岂能受此大拜?张太守快快请起,请起。”王定笑呵呵地搀扶着张扬站起来,但是心里却乐开了花。

    张扬只能陪笑,心中却暗道:“这孩子,虽然有些时候的手段还不是那么精明,但是做事的方法手段却如此果决狠辣。看来,接下来他要夺了我的兵权,不知是否还会把上党郡太守的位置还给我。这并州,只要王定去了,我绝对不是他的对手。与其抗衡之后被俘虏,不如现在投诚。”

    陈宫和主公对视一眼,随后走过来,替主公说道:“张太守,我家主公也是关心张太守,听闻张太守兵力不多,为了确保张太守的安全,主公便让李典将军辅佐太守。上党郡事务诸多,张太守还需要回去处理,就让李典将军护送你吧。至于这兵符……”

    “啊!这是我的兵符,王公子有了兵符,就可以调度八千上党军。只是这些都是新兵,作战能力不高,还请王公子不要嫌弃。”张扬赶紧取出兵符,送到王定的手中。

    主动上交兵符,张扬也算是心甘情愿。

    夺取自己的兵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张杨前几日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他也不需要兵权,只想做一个安稳的小太守,衣食无忧。如今王定愿意让自己坐稳上党郡太守的位置,夺取自己的兵权也无所谓。

    “很好!曼成,带上你的噬虎军保护张太守回上党。”王定开心地拍两下张扬的肩膀,同时眼神示意李典务必保护好张扬。

    看着李典护送张扬离开,王定摆弄兵符,思索应该将这八千兵力交给谁来统领。

    “高顺,这次你的陷阵营损失惨重,我允许你去那八千人中挑选精壮,组建新的陷阵营。剩下的兵力,就由杜袭来统领。”

    王定将兵符交给杜袭,决策之后还是认为杜袭最合适统领这数千上党军。

    杜袭感激不尽,立刻跪下接兵符。

    黄昏,杜袭带着两个将士进来,向主公推举人才。

    典韦护卫在主公身边,提防杜袭带进来的这两个人。

    “主公,他们是眭固和杨丑,在张扬麾下为将,都是能领兵的将才。末将……”

    “嗯,眭固和杨丑,我知道了。杨丑眭固,今后让你们做杜袭的副将,你们可愿意?”王定眯起眼睛,询问杨丑和眭固。

    从眭固的表情之中,王定能看得出来喜色,但杨丑貌似对自己不服。

    “末将愿意!”

    “末将愿意。”

    杨丑和眭固都选择了领命,但一个是大喜,一个却是妥协。

    王定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仅仅是两个三流将领而已,还不足以让他过于重视。“很好,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杜袭,我很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

    杜袭立刻鞠躬领命,带上眭固和杨丑离开,下去调度兵力。

    陈宫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和眭固与杨丑遇到,注意到了杨丑不服气的表情。

    “主公,刚刚那两个人……”陈宫进入中军大帐,先询问这件事。

    王定微微一笑,道:“那两个人是在张扬下面带兵的将士,不足以太上心。让他们两人去强攻汜水关,相互制衡就可以了。”

    搞死一个对自己不服气的三流将士,再简单不过。杨丑又能有多少兵力造次,王定想搞死他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还能借此机会立威。

    “主公英明!主公,万事俱备,潘隐和丁管那边也已经送去了消息,他们很快就会前往并州。如今并州晋阳可作为根据地,九原郡处于北方,需要猛将镇守才能免于草原异族侵害。韩遂是一个祸患,臣以为主公应当先解决他。随后占据平阳、上党、太原三成,再出兵常山郡,陈兵冀州边境。”陈宫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办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拿下并州,东进冀州。

    王定坐下,打开地图之后,指了指渤海郡。

    “袁绍,他肯定要吞并冀州,以韩馥的本事根本挡不住。不过韩馥那里倒是有不少贤才,咱们叫好韩馥,到时候他若是从冀州逃亡,带过来几个贤才,倒是能让咱们势力增进很多。”王定露出微笑,开始盘算韩馥手底下那几个贤才了。

    荀家的贤才怕是得不到了,他们根本不会追随懦弱的韩馥。耿武关纯算不上大才,但是辅佐韩馥做一方太守,姑且还算可以。辛评田丰倒是不错,如果能够拉过来,王定可得高兴到笑死。

    田丰、辛评、邴原、贾逵,这四个人才虽然算不上一流,但绝对是顶梁柱。有了他们,再加上一个陈宫,王定认为自己绝对可以达到和掌控兖州之后的曹操势均力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