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汉
字体: 16 + -

第八章 准备进京(一)

    看着眼前的正在成型糙糙的这块玻璃板,一旁的王石摸不着头脑,不懂公子要制作这稀奇古怪的一块板子做什么用处,而吕绍慢慢陷入了沉思,粗制的玻璃已经制成,但要想和现在流行于世的珠宝美玉相提并论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这些玻璃如何才能加工成稀世之宝的模样呢。

    吕绍和王石又重新钻进了作坊,想尽方法对这制玻璃之法进行改善......

    吕绍绞尽脑汁的回忆后世中对玻璃的加工方法,重新开始煅烧。又熬得一些玻璃水后,他和王石将盛敛玻璃水的薄石板进一步打磨光滑,用水银就是后世的汞来浸染玻璃板的一面,晾干后,一块光可鉴人的玻璃镜就呈现在两人面前。

    王石一脸惊叹的看着面前的玻璃镜,汉代人们用来做镜子的还只是铜片打磨成的,即使这样,由于铜的金贵,也只有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王石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能将人照的纤毫毕观的镜子,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吕绍还是不太满意,这块玻璃镜无论从厚度,样式等方面都与后世的镜子差距太大。他和王石又将长方形的玻璃镜缓缓打磨成了圆形,在玻璃镜的背面又用铁片加以固定,镶嵌上几颗之前烧制玻璃板的时候伴生的玻璃珠。

    虽然样式是不太好看,但是粗略已经具备了玻璃镜的雏形。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改良,吕绍命吕三到城中去买来了五斤铜,此时的铜还是还是很金贵的,五斤铜就用去了五千多钱,也是令吕绍心疼无比。

    买来了铜,吕绍把它交给王石,让王石凭借手艺将它叠落在铁片后,五斤铜,大约可以做二十面镜子的背面了。王石手艺精湛,又将铜片着色后做旧,又埋在土中,本身崭新的铜背玻璃镜,经这么处理后,倒变得颇像上古之物了,古色古香。

    不知不觉,吕绍和王石又在匠作坊待了三天了,伸了伸懒腰,吕绍打算出去走走,把剩下加工的活吩咐给王石之后,吕绍推开了匠作坊的门。

    几日不见,吕家庄的庄墙已经完工,收拢来的流民和庄子里的老少正在修砌庄子里的居民宅,学堂等建筑。

    行走在这庄子中,吕绍也是一阵满足,唤来吕三,吩咐他一有时间就在虎牢关城中和四处集市上四处宣扬黄河中有人捞起了重宝......

    时间飞速流逝,转眼已经到了光和七年三月。大地回春,吕家庄也处处焕发着生机。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外面看,吕家庄已经宛如一个军事要塞般,城墙高达两丈,厚一丈,方圆两千五百步的坚固小城。

    庄内居民区已经建筑完毕,全庄都采用青砖奠基,嵩山采来的大青石拼合成庄内的下水道,庄内居民区建设的可以容纳五千户庄户居住,粮仓也用青石和青砖筑成,足足可以储藏三十万石粮草,庄丁训练的校场,乃至吕绍特意叮嘱的学堂都一应俱全。

    吕三前些时日特意遵从吕绍的命令去颍川郡请来了几个儒士,给以丰厚的报酬,预备常年坐镇吕家学堂,庄内凡十四岁以下的孩童都在这学堂中学习。

    吕家庄范围内倒是一片太平,吕家少爷带领护庄队灭了三百黄巾贼的事早已经声名远播,寻常小蟊贼根本不敢在附近惹事。

    不过吕家庄周围的数个庄子就没这么好运了,前段时间又有数股黄巾贼军在附近游荡,吕家庄他们不敢惹,但是周遭的庄子没有强大的武力护卫,都被贼军杀得十室九空,不过这也便宜了吕绍,凭借校尉府赏的军屯长的身份,吕绍也是不客气的把这些因黄巾作乱而撂荒的土地以军垦为名纳入了自己的田册。

    收拢来的流民按吕绍的吩咐,吕三等人没有立即将他们安排进吕家庄,只是将其中有家室,身家清白的人收进吕家庄,而其余人等则是打乱后按照五百人一村安排在吕家庄旁边组成了村子。

    同时,这些村子也是仿效吕家庄护庄队的编制建立了护村队,每大队都选拔青壮六十人,护村队的队长和小队长都是从原来的吕家庄护庄队中选用,从而保证吕绍对这些护村队的控制。

    而像这样的村子,吕家庄附近已经有了十个,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每日有吕家庄方面供给附属村的饭食,平时,所有附属村民都要下地干活,保证春耕,而每隔三天,护村队则会在各队小队长大队长的指挥下训练武艺。

    目前来说,吕绍麾下最强战斗力的是军屯队的一百人,每日不用参加农活,全日都在训练,每月钱粮都按照高过原护庄队一级的待遇来发放,佩戴全套由虎牢关领来的上好军械甲胄,人员组成也都是原护庄队的精干之人。

    其次则是队员大换血之后的护庄队二百四十四人,训练时日较长,都是由吕家庄知根知底的住户当中挑选而出,手中也有精铁制的长矛做武器,每日有半天来训练武艺,

    而最后则是各村的护村队共计六百人,虽然训练没有护庄队和军屯队员的充足,但就现在战斗力来说,依然要强的过当初战黄巾之前的护庄队。

    在吕家庄靠近黄河的一面,吕绍又建了一个码头,本来打算用来做钱粮交易以及货物买卖之用,但是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吕家码头已经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平日里都有数百人来来往往,一来二去居然形成了一个街市。

    想来也是,虽然吕家庄相距虎牢关不远,但虎牢关毕竟是个关城,在水运码头上上大多都是以朝廷军需官用为主,民用则受到大大压制。官府和军兵的吃拿卡要,更令这些商贾苦不堪言。而在这吕家庄的吕家码头,没有官府和军兵的吃拿卡要不说,而且有吕家庄护庄队的巡视,再加上吕家军屯的地位,是的附近的贼人都不敢进犯,商贾的安全得到保证。

    吕家庄内,老铁匠王石在处理这批玻璃镜上手艺已经达到了极致,上次吕绍用的铜给了他灵感,王石在赶制这些玻璃镜时,除了第一批的二十面玻璃镜用了铜做镜子背面,而后王石又做了五十面巴掌大小白银拉丝的小巧无比的玻璃镜,背面镶嵌有各色玻璃球珠,端的是精美异常。

    吕家码头的兴起让吕绍原本让玻璃镜首次亮相的地点,由虎牢关城改成了吕家码头。这一日,吕家码头上,原本日常只有三个小队三十六人的护庄队进行巡逻,今天巡逻的数量突然激增到两个大队,共计一百二十二人在整个街市四处站定守卫。

    所有商贩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远处有眼尖的看见了一辆马车行来,马车上下来一个商贩模样的人,明显四周的护庄队都在向他致意,显然和吕家庄的关系非同一般。来者正是吕三,吕三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已经由原来的尖嘴猴腮的模样,转变为一个雍容大气,事业有成的商人模样。

    到了街市正中,吕三缓缓将手中的檀香木盒打开,一块古色古香的铜镜展现在所有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