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纪年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东玄洲四大宗门与缥缈宗

    略过缥缈仙宗不提,东玄洲上尚有能与缥缈仙宗抗衡的三大宗门:卧佛宗,云仙门,天南宫。



    卧佛宗在东玄洲的北方,这里除了气候颇为干旱外,与东玄洲上其它三宗也没有多大的差异。



    这里可以说是修道贫瘠之地,好在卧佛宗之人也可以向深洋和蛮荒索取修道资源,才不至于没落。



    卧佛宗中之人,其弟子所修之佛道相同,但言行举止却是天差地别,有如凡人性格之别,特别是王临川的好友踏浪归尘,此类人更是卓尔不凡于世。



    明面上,卧佛宗有四大元婴高僧,七大结丹高僧,筑基弟子则有两百出头,算是东玄洲四大宗门排名最末。



    卧佛宗所在山门是创立在一处高山之上,其山门前,一尊巨大的佛雕此刻正一手托住腮帮横卧着,眺望着远方。



    那尊佛像全身被镀上了一层金色,此刻,在光照下,佛像更是金光闪闪,宝相庄严,有如真佛降世,流光洒满了卧佛宗山门,直欲让人由心顶礼膜拜。



    卧佛宗一处大堂之内,四大元婴高僧正聚在一处,谈论秘境之事。



    坐在上首的便是当今卧佛宗之首,往生大师,下首则是无生大师,杀生大师,灭生大师。



    往生大师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其长白眉毛垂于眼角边,看起来颇有高僧风范。



    无生大师则是个中年人,其貌不扬;杀生大师也是个中年男子,最大标志是其硕大的耳垂,其也是个中年男子。灭生大师则有如修罗临世了,其貌甚是可怖,让人生不起亲近之感。



    “诸位师弟,我卧佛宗是否要派遣弟子前往秘境呢?”坐在上首的往生大师温和问道。



    “师兄,我以为此是机缘,应当派弟子前往,不容错过!”灭生大师首言道。



    “师兄,我以为我宗门应该不派弟子前往,我宗门本就人丁不旺,何况秘境变数太大,若是弟子死伤过多,我宗门恐怕将走向衰落!”无生大师回道。



    “我赞同无生师兄之言,若人都没了,何以传道?”杀生大师言道。



    “昔年我佛以肉身饲虎,何曾有过畏惧之心?”坐在上首的往生大师静等片刻,才缓缓言道。



    这声音有如一道惊雷,其余几人顿时口中不约而同念道:“阿弥陀佛!”



    杀生大师言道:“师兄一语惊醒梦中人,破我等业障,身在佛门,自当普度众生,怎可畏途?是我等修行有怠了,我等当勤于修行。”



    话毕,除往生大师外,其余几位很快便退出了大堂。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屋中的往生大师吟道,其意自是希望门下弟子将宗门道统发扬光大,对门下弟子寄予厚望了。



    东玄洲中部,一座巨大高山悬浮于云层间,如梦如幻,看见过之人无不以为此处正是传说中的人间仙境,而此处正是云仙门所在。



    云仙门之所以为云仙门,自是和其山门所在密不可分。当然,除此之外,此宗门之人无不自视甚高,甚少看得起其余三大宗门。



    云仙门四面中的三面被其余三大宗门包围,西疆更是与蛮荒此等险恶之地毗邻,但云仙门却能在此不利的地势之下生存,而且还能位居东玄洲巨擘之列,叱咤多年,这其中的道理还真耐人寻味。



    在表面上,云仙门也是有四大元婴修士,结丹修士七人,筑基修士二百出头的样子。



    云仙门本是无出海之地的,但是其余三大宗门都对云仙门之人网开一面,为云仙门之人出海提供了便利,让其宗门之人随意进出自己的地界,进入海中。当然,这些也是有条件的。



    云仙门与蛮荒靠得最近,其余三宗或多或少都要经过云仙门地界才能进入蛮荒地界,云仙门也是大度,同样开放了进入蛮荒的道路。各个宗门相互提供便利,这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今日,四大元婴修士聚在高山之巅的一处阁楼中,为首之人无闻道人正坐于上首,其人身着玄色鹤羽大氅,面上三缕胡须,却是个中年美男。



    其下有三人,其中两人也是身着玄色鹤羽大氅,端的仙风道骨,宛如神仙中人。这三人中,一者为泰兴道人,是个老者;一者河山道人,是个中年男子;最后一人却身穿宫装,梳着惊鸿发髻,是为无心道姑,是个中年美妇。



    “今日叫诸位师兄师姐前来,实为有关宗门的大事,师弟我不得不为,还请诸位师兄师姐见谅!”无闻道人看了看下首之人后,歉然说道。



    “师弟,是何要事?至于惊动我们么?”无心道姑问道



    “师姐,是这样的,我们东玄洲和其余三洲发现了一处秘境,缥缈仙宗的那位与其余两大洲之人商量后,决定派遣我们诸大洲陆的筑基弟子前往,但是我担心门下弟子的安危,所以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派人前往,所以请出诸位商议。”无闻道人谨慎道。



    “哦,此事何难决断,师弟尽管派遣弟子前去就是。”泰兴道人出言道。



    “我也如师兄这般想的,但是我更担心的是秘境之行后,整个世界的变局,而且此行未有将妖族列入秘境之选,恐妖族不请自来,妖族向来对我洲陆存觑觎之心,近年来实力又是有所恢复,我云仙门虽不与妖族接壤,但也不可不防呀!”



    “师弟,且先听师兄一言。”河山道人缓缓开口道。



    “师兄请言,不必忌惮,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无闻道人谦虚道。



    “师弟,大道本非直路,若是我人族不能在此方世界中立足,那也是人族的气数已尽,怨不得别人。我云仙门位于四战之地,何曾有过退却之心?退一步后,就难再前进了,此是无数前人身死道消得来的至理,还请师弟三思呀!”河山道人再言道。



    “师兄此言甚合我意,不知诸位师兄师姐如何看待?”……



    东玄洲之南,一处庞大山脉之上,一片重楼玉宇竖立其上,重楼之间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此是天南宫所在。



    谈起天南宫,古时之人无不拜服,因为天南宫曾是东玄洲的最大势力,其全盛时期也是拥有过八位元婴修士。



    不过后来因为天南宫内讧,才导致了天南宫的衰落,缥缈仙宗少了制衡,崛起于东玄洲。



    在那场内讧中,天南宫损失了四位元婴修士,其余生存下来的元婴修士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结丹弟子损失五人,筑基弟子更是损失超过二百名。



    此次内讧,堪称人族史上最大的厮杀。世人在谈到此次战斗,无不惊叹天南宫的实力,同时又为天南宫惋惜。



    此次内讧之后,代国更是派门下弟子对天南宫大打出手,大有羞辱天南宫的意思。其时正逢代国兴起,那时的天南宫太虚弱了,只能勉强维持东玄洲上的巨擘地位,无力征讨代国了,这也是天南宫与代国结怨的原因。



    关于天南宫内讧,众说纷纭,其中最使人信服的说法就是世家与师徒一脉的争端爆发,但时隔多年,天南宫对此事也是讳莫如深,从不在人前提及,似乎被下了封口令。



    巨变之后的天南宫经过几代宫主的励精图治,总算恢复了点元气,但是远远不能与昔日全盛时期相比了,但天南宫也比代国强上许多。



    现今天南宫有元婴修士五人,结丹修士十人,筑基修士二百五十余名,其实力稳压代国一头。



    代国在欺辱天南宫多年后,终于尝到了天南宫的反击。从此,南代洲北方的大洋几乎成了代国的禁地。



    今日。天南宫宫主南宫渺聚集诸位元婴长老于华清宫中议事,大致是关于秘境之行的事。



    在议事半天后,诸位长老都是激动不已地离开了,就不知道是何原因使其如此兴奋了。



    东玄洲东南方数十万里之外,一座孤岛悬于海外。岛上之人的服饰与缥缈仙宗之人倒是有些相似,不过这些人脸上更多的是一股傲气,好似除了自己之外,世上便是无其余人了,也不知是从何而来的傲气。



    此岛名曰“缥缈”,本来是缥缈仙宗的地界。不过缥缈仙宗分裂之后,那些败退的人马退到此岛上,占据了此岛。



    他们与众盟私相授受,给予众盟许多好处,与众盟结为盟友,挟洋自重,抵御缥缈仙宗的统治。



    缥缈岛不过东玄洲二十分之一大小,但是对缥缈仙宗却是如鲠在喉,遏制了缥缈仙宗向海洋发展。



    不知是否是此地之人偏安一隅,受限于眼界的的缘故,此地之人变得好恶逸劳,修道之心不再坚定,而且多畏艰险,实力比之刚退到岛上之时还要弱小几分,现今元婴修士不过三人,结丹修士五人,筑基八十余人。



    缥缈宗自诩走精英之路,然而,现在却闹了这般大的笑话,连其盟友都对其失去了尊敬,对其颐指气使起来。



    缥缈宗也是不敢不从,若是不从,则与众盟的盟约便毁,缥缈岛将变成缥缈仙宗的地界。为此,缥缈宗真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对众盟极尽之谄媚,不过是为了那无用的一纸盟约。



    尽管缥缈宗对外宣称自己不是棋子,是棋手。但在其它势力眼里,其不过是可用之时是棋子,无用之时是弃子罢了。



    这点,其余势力心知肚明。而敢于把缥缈岛当成棋子的,现今也就只存众盟了,毕竟众盟是人族最鼎盛的势力,它有资格和缥缈仙宗抗衡。



    今日,缥缈宗三大元婴修士,彩莹雯,离澄会,成书边聚在玄元阁中商议秘境之事,三人的声音此起彼伏,不过由于玄元阁阵法之故,其谈论内容不为人知了。



    



    



    往生大师所吟之诗出自《绝句》,作者宋代僧者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