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纪年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世界

    一个偶然,居然真的捡到宝了。此刻,王临川洞府内,王临川正盘膝调整紊乱的灵力,旁边正插着那把破剑泣鸣。在经过服食丹药,一番调养后,现在的他,灵力差不多完全恢复了,但是他还是久久不能从那时的惊魂未定中回过神来,精神还是有些恍惚。静静地再查看泣鸣许久后,没发现任何反常,他才把泣鸣收回到乾坤袋中。他有一个猜测,泣鸣应该是一件宝物,不过就是猜不透是属于什么品阶的,现在自己是无法动用了,估计是自己修为太低了吧。总之,这宝物在自己手上应该有发挥的余地的。离宗门内测只有近四年时间了,除了杀生剑法练到第二层外,其余两门神通自己毫无建树,倒不是自己不勤奋,而是自己太过于执着炼丹了,又耽误了神通的修习。现在自己灵石充足,也是该为自己炼制些丹药的时候了,以往自己炼制丹药,几乎都拿去售卖了,于是他决定炼制一些能快速增长修为和疗伤的丹药。



    在他晋升为内门弟子后,他才对他所在的世界有了些了解。他以前所在的陈国,不过是个在这片大陆上的一个灵气匮乏的小国罢了,比起这片大陆,连一只蚂蚁与手掌对比大小的资格都没有,充其量只能是海中的一叶扁舟吧。而这片大陆叫作东玄洲,此大陆占地极广,不知有多少万里。



    而缥缈仙宗是东玄洲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势力。缥缈仙宗主要势力是在大陆东侧,至于大陆外则是无边无际的海洋了。在东玄洲上还有另外三大势力可以和缥缈仙宗抗衡,它门分别是中部的云仙门,北部的卧佛宗,南部的天南宫。大陆上除了这些巨擘之外,都是些小门小派,不值一提了。需要注意的是大陆的西面是无主之地,那里一片荒凉,占地极大,几乎占据了大陆的一半,但是偏偏又生产出无数的宝物,包括许多珍稀的灵材都只能产自那里,甚至那里的异类也是可用的灵材。但是那里除了修士外,另有大量的妖魔鬼怪,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法力高强。



    只要有修士去到那里,若是修为不够,往往只能身死道消了。修士也曾打过那里的主意,四大门派更是多次联合进剿,奈何那里的妖魔鬼怪数量实在太众,杀之不尽,环境又是极为恶劣,四大门派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其中更不乏有元婴长老陨落。经过数次的进剿无功后,四大门派最后不再进剿极西之地的异类了,反正那些异类也不曾进犯过修士的栖息之地。经过许多年后,修士对那极西之地都称呼为蛮荒,而蛮荒在后来的修士眼中就成了予取予求的宝地了,只不过,此地既是宝地,也是险地,修为不够,若是硬闯,就有陨落的风险了。现在的四大门派都有在那蛮荒之地边上建有据点,其作用不过是为了多获取些利益罢了。



    而在东玄洲之外,则又是另外一番天地了。东玄洲四面环海,但除了东玄洲这块陆地外,还有其余的洲陆,不过其余陆地却没有东玄洲这般大,其中最大的也不过东玄洲的一半,那就是东玄洲东边的新洲,而新洲上最大的门派就是众盟了。其实众盟更像是许多派系组成的势力,新洲上无一势力能与众盟抗衡的,同时众盟也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势力,缥缈仙宗在其面前都只能屈居第二的。在东玄洲的西面,则是天方洲,此洲陆上也只有一个大势力,那就是六迹盟,此势力错综复杂,是由几个门派所组成的松散联盟,与众盟比之,还要松散许多。东玄洲南边则是南代洲,其上只有一个大势力,是一个修仙国度:代国。在东玄洲的北部则是一片汪洋,不见尽头。



    最后,却有一个势力很特殊,那个势力独占一岛,此岛名曰:缥缈。此岛在东玄洲的东南面,约占东玄洲的二十分之一。说起来,此门派与缥缈仙宗却是有极大渊源,因为此派是从缥缈仙宗分裂出去的。至于此派分裂出去的理由则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则是让人深信不疑,那就是两派的招收弟子理念不同。缥缈仙宗提倡大量招收弟子,不分身份地位,不分资质,一视同仁,但凡有灵根者,身份清白,都可入外门;等到修为进阶筑基后才能成为宗门的核心。而缥缈宗则认为,选弟子应该分三六九等,优胜劣汰,选择弟子时应该看重资质,选优者,让其直接位列宗门核心。两派人马在缥缈仙宗时期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更是大打出手,最后两派决裂,造成了今天缥缈仙宗和缥缈宗的格局。



    四大洲陆,东玄为中,新洲为东,南有南代,西有天方,北则汪洋,这便是四大洲陆的大概地理位置了。至于势力,东玄洲上上:一门,两宗,一宫;其余势力在所属洲陆上都是唯一的。



    宗门之所以进行内测,不过是为东玄洲上四大宗门每二十年一次的年轻弟子比斗做准备罢了,说白了,此次比斗的结果将成为各大门派在蛮荒划分势力的筹码。以往四大门派虽有过联合作战的历史,不过谁又能说谁不是怀着私心而有所保留呢?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都不会看重吧。以往四大门派为争夺蛮荒的资源,私底下有过无数次交手,死伤者不计其数,甚至到现在还是有发生,不过相较以前没有这个比斗大会时却是少了许多。



    缥缈仙宗为了激励弟子,特地每十五年举办一次内测,给前十名弟子以重赏,以确保在二十年内的弟子都是宗门内的精英去参加此次比斗大会,至于其他门派也是在这次比斗大会上尽出年轻的精英。所以每次的比斗又不只分配利益,而且关乎面子,更是观察各门派精英弟子的好机会,四大门派都是极为重视的,以至于后来,各派又为比斗添加了彩头,其中不乏极为珍稀的丹药,宝物等等。本来缥缈宗也想参加的,不过有缥缈仙宗在,其余三大门派无一个敢于点头应允,毕竟缥缈仙宗的实力摆在那里。



    相较于缥缈仙宗,缥缈宗的实力就寒碜得多了。受困于其招收弟子的理念,缥缈宗弟子相对于东玄洲上的巨擘偏少,筑基弟子从未达到过百人,而东玄洲上的巨擘,筑基弟子无一不是两百以上的,其中缥缈仙宗更是一枝独秀,远超其余门派,长年保持在三百人以上。东玄洲上的其余门派甚至怀疑,若不是有缥缈仙宗的存在,西面新洲的众盟早就灭了缥缈宗,进犯东玄洲了。



    的确,众盟与东玄洲上的门派确实不合,甚至相互仇恨,原因就是东玄洲的修士常常到东面的汪洋上取宝,而众盟认为那是他们的私产。于是两洲修士大打出手,死伤无数,最后谁也没有占着便宜,斗争也就一直延续到了今日。对于新洲,东玄洲上的修士心情很是复杂。新洲之所以取名新洲,不过是因为其洲陆刚刚发现不久,也就是近十万年的事。新洲其实是天方洲的修士先发现的,彼时的新洲一片荒凉,除了艰难生存的土著外,妖魔鬼怪无数,但是又有无数奇珍异宝,渐渐的,许多天方洲的修士被吸引过去,选择在新洲立足,其中更是有罪大恶极的逃犯,而且数量不少。那些去到新洲的天方洲修士初时与土著合作斩妖除魔,很多年后,妖魔鬼怪被屠戮殆尽,那些修士又转过头来屠戮土著,把土著屠戮殆尽,这在东玄洲修士看来是极为不齿的。然而,却有许多东玄洲的修士看到新洲的繁华,选择去了新洲立足,所以今天与东玄洲修士对战的就有原先的东玄洲修士或是其后代。



    至于天方洲,因为有蛮荒的阻隔,不曾大举进犯过东玄洲,但也是与东玄洲修士有少许摩擦,但是并未如新洲那般激烈,天方洲的修士最多也是在蛮荒的极西边缘驻扎罢了。南代洲上的修士都是一国之修士,都听命于南代国国王,国王在此地有无上权威。南代洲的发展轨迹也如同新洲一般,都是从天方洲修士中独立出来的,或许是感叹自身实力在东玄洲面前过于渺小吧,南代国分别与六迹盟和众盟结成了同盟,对外宣称是为了抵御东玄洲的入侵。其实南代洲环境炎热无比,对于修士极为不利,但偏偏又盛产灵石,各势力岂有不动心之道理,不过现在只是维持表面的平衡罢了。南代国明面上只有两百余位筑基修士,比起缥缈仙宗颇为不如,而偏偏与其临近的东玄洲南部天南宫又是个狠角色,屡屡大举到达离南代洲北面很近的地方采集宝物,让南代国甚是慌张,以为天南宫要进犯他们,甚至向其盟友求援了。不过天南宫对其却是嗤之以鼻,认为抢劫一群囚犯的后代脏了自己手,未曾正眼瞧过他们,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免得南代国吃饱了撑的,觑觎天南宫的宝地,甚至是东玄洲。



    在对待东玄洲外的其余大洲之人,四大门派是出奇的一致对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