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最强领主
字体: 16 + -

第八十五章 坑人要专业

    渔港的规划方案已经基本确定,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去衙门找县令大人要地了。

    东昌城南面靠海,海岸线自东往西有近百里,俞沧看中的是靠近主城区南侧的大约两里地的区域。在东昌的一亩三分地上,俞家原本是有一些话语权的。如果是一年前由公孙大人主导县内工作时,俞沧的这个渔港规划肯定会迅速得到支持,别说在海边圈几十亩荒无人烟的地,就是占了渔民的泊港,为了东昌大多数百姓的福祉,县丞大人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协调搬迁。

    奈何如今主政的是不着调的陈县令,这让俞沧多少有点担心。好在陈县令现在对俞沧的天工坊极度依赖,经过之前的敲打,陈县令对俞沧暂时没有了打击报复之心,两方一个赚银子、一个搞政绩,井水不犯河水。

    俞沧找上陈县令,寒暄几句后,便直入主题,提出了要在海边建设渔港和渔市的想法。这个渔港的建设不管对东昌的渔户、百姓还是对本县的民生、税收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陈大人不是傻子,这个想法一经俞沧提出来,他就开始盘算心里的小九九。

    渔港一旦建设起来,其中的利润绝对是丰厚无比,这是绝对是一块肥的流油的肥肉。虽然前期需要投入不小的一笔银子,但是渔港建设完成以后,回收资金那是分分钟的事情,这可是只下金蛋的母鸡。

    俞沧早就料想到陈县令会有所企图,见陈县令默不作声,便主动提出可以邀请陈县令一起出资建设,到时候渔港的利润按比例分成。

    陈大人大老远从京城跑来做官,一来是因为升迁无望,好不容易靠关系才得了这么一个升官的机会,二来肯定是冲着捞银子来的,东昌原本就富庶,陈县令来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暗中往袖口里揣了几百两的黑心银子。

    但这点银子跟俞沧这个土财主比起来,却根本就是蚂蚁对象根本不够看的。现在俞沧主动跟自己谈合作,陈县令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渔港的投资,少说也得十几万两银子,按照俞沧的说法,建设完成以后,一天挣个几百两银子,那是轻松加愉快,自己哪怕能占到十分之一的分成,那也是一笔巨款!更何况这个银子挣得可不用跟自己贪污腐没的银子那样提心吊胆,是正规合法的投资收入!

    于是俞沧合作的想法一提出来,陈县令的态度立刻由沉默转为热情,一口就把划地的事情应承下来,既然已经事关自己口袋里的银子,陈县令自然全力以赴责无旁贷。

    但是按照虞国的政策,土地的买卖不是那么容易,收购这么大一块地,一是购地价格不菲,势必会让渔港的盈利时间大幅增加,二是陈县令需要向郡里请示,而如果一经请示,怕是这块肥肉又要有不少人想着要去咬上几口,这就让人头疼了。

    陈县令的顾虑一提出来,俞沧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不买地,租地!

    东岭铁矿前期购地巨大的资金投入让俞沧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把土地完完整整的买下来,除非所运营的是十分暴利的行业,否则光收回成本那就得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不符合俞氏产业集团快速投入快速盈利的经营策略。

    东岭铁矿是天工坊兵器产业的基础,而现在兵器制造绝对算得上是最为暴利的行业,因此资金回收得到了保障。但即将建设的渔港是一个常规的盈利项目,且规划建设渔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惠及民生。如果是由国家来主导建设这个项目,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过按照现在当权者的思维,他们是不会为了这么一个与农耕、生产不着边的项目而费心费力的。

    俞沧不是个心怀天下的慈善家,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兼顾考虑百姓民生的商人。虽然经商在当代是个地位低下的职业,但那种“商”指的是小打小闹的路边练摊、街边开店的小买卖,只要产业做到足够大,一样可以呼风唤雨、万人景仰。

    这个渔港的项目既然有民生的成分在里面,那么国家就理应也出一些力。俞沧计划将选定的海边这几十亩地租下来,跟县衙约定一个最低租用年限,每年分期付给县衙一部分租金。这么一来,就省去了直接购地的繁琐程序,县令大人不用向郡府打报告,自己就可以把这件事批复下来,另外渔港的建设也省去了一大笔前期的购地资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渔港本身的建设上,省时省力。

    至于租地的费用,在渔港建设完成开始盈利以后,是完全可以从利润中扣除掉的。

    这个建议让陈县令眼前一亮,要不怎么人家俞沧生意做的这么大呢,单就这租地建渔港的想法,那可是自己打破头都想不出来的。跟俞沧合作搞生意,想不挣钱都难!俞沧现在在陈县令眼里已经不再是乳臭未干的愣头小子形象,而是十足的抱着银子到处飞的财神爷。

    俞沧租地的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陈县令的肯定,省去了越多的前期资金,就代表自己把银子投入进去所能占到的分成比例越大,陈大人这边一点问题都没有。他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的银子投入进去,能拿到多少比例的分成,陈大人大约估算了一下,这些年贪墨积攒的银子,再加上从家里借一部分,凑个一万两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这么一来,渔港的建设在政府层面已经没有任何阻力,剩下的就是进行科学的规划、投入资金进行港口和附属市集的建设了。

    从县衙出来,俞沧哼着小曲,心情美美哒。原本以为陈县令会刁难自己,谁知道这家伙一听说有分成就立马红了眼,答应批地不说,还提供了一万两的天使投资,果然贪官眼里银子比仇恨还重要。

    俞沧不是唯利是图的人,陈县令是如何对待李家的,他心里记得清清楚楚,跟这种人合作赚钱,俞沧心里一开始是拒绝的,尤其是这种要赚钱都赚钱要亏钱都亏钱的买卖。可后来小翠的一句话点醒了俞沧,作为一个不学无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官员,陈县令对运营和财务是一窍不通的,到时候只要对账目稍做手脚,小翠有一万种办法把盈利变成亏损,到时候不把你陈大人的这一万两赔进去就不错了。

    想赚钱?门都没有!有文化,坑人都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