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煊传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暗谋(求收藏、求推荐)

    对于崔元书的入狱,有人欢喜有人愁。虽然苏若煊在背后谋划了一把,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最大的主谋是他,而崔元书对于他来说无足轻重,只不过是愤恨他的暴戾,顺带报复三年前的一些琐碎恩怨罢了!

    对于狱中的崔侍郎来说,现在已经没有人理会了,没有了本身的利用价值,就算是他的靠山景王,也只不过是到天牢走上一遭,劝勉安慰一番,许下诺言以便收买人心之后便不再理会。

    而他的同乡吏部尚书韩尚文,飞黄腾达手握大权时是地位平等的“同乡”,落魄甚至是身患重罪的时候那可不是“同乡”了!唯恐避之不及,怎还会理他!甚至为了防止自己受贿的证据被曝光,韩尚文连夜派遣高手赶往并州毁灭证据,当然进不进得去并州就不知道了!

    一时间几乎是众叛亲离,就连他带入京城的部下也是一时间与他撇清关系,唯恐受其牵连,但是不知道避不避得了了!

    景王现在很苦恼,现在兵部的棋子被拔掉了,那就意味着整个兵部都成为宁王的一言堂,他不知如何是好!麾下的大臣们也是一筹不展。

    一连发了好几通脾气,府中的婢女都被打死了两个,就连他最为信任的正妃也不敢靠近半分!

    事前他知道崔元书底子不干净,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侍郎大人居然如此胆大包天,连如此大的事情都敢欺瞒朝廷,那可就相当于要谋反啊!这让旁人如何看待于他,是心中早已图谋不轨?还是识人不明!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总而言之就是他的威信被败坏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听信韩尚文的话,惹得一身骚!

    现在就连推荐崔元书的韩尚文也被他怨恨上了!若不是他想要“帮扶”他的同乡,自己怎会触怒陛下,最后落得个闭门思过的下场。

    无独有偶,宁王也是很苦恼,虽然将了景王一军,赈灾的“重责”落到自己身上,但是赈灾的人选让他感到为难!

    他手下大多都是冲锋陷阵的武将,让他们上阵杀敌不在话下,但是说到治理一方,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了!

    重武轻文,这也是为何宁王在朝廷上很难得到大臣们支持的原因,那些大臣害怕啊!如果宁王登基,那么必然会穷兵黩武,到时国力空虚大周衰败!

    没有办法的宁王只好召集麾下商议,但是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得不到一个理想的人选。

    赈灾需要一个朝廷大员,得是三品以上,这就有一大部分人不合适了!而且还得精通如何治理灾情安置灾民,这更是淘汰掉手下的武将!还有最后一条,那就是并州之地乃是兵家重地,并州之民尚武之风很重,必须得有实力压服,不然很可能赈灾变成哗变!

    符合这几项的人选几乎没有,要说有!那只能是宁王本人了!但是这总不该让宁王亲自前去赈灾吧!赈灾时日必然不短,若是宁王不再京中,到时景王参与朝政谁来和他抗衡?

    最后弄得实在没有办法!最后的人选只能落到户部尚书程茂头上了。

    户部尚书程茂乃是少有的几个支持宁王的文臣,早年担任军中的后勤粮官,处理粮草事务井井有条,被宁王慧眼识中,在宁王的帮扶下最终得到了户部尚书一职,并且将户部打理得铁桶一般,景王根本插不上手。

    而户部掌管天下得钱粮赋税,手握着国库这个最大的钱库,六部甚至是整个朝廷几乎都绕不开户部。而身为户部尚书的程茂,想要找些漏洞也是轻而易举得,每年都从国库中捡漏大量得钱财,为宁王的夺嫡大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程茂本人更是宁王心腹中的心腹。

    此次也是程茂自己提出的要前去赈灾的!敏锐的程茂已经从中找出可以积敛钱财的办法。

    “宁王殿下!此次的赈灾可谓是大好的时机啊!如果把握得好,不仅殿下收获大量的民心,还能为殿下收取一批钱财!”程茂身在壮年,未过四十,可谓是最年轻的大臣了!

    宁王闻言眉笑颜开,虽不知程茂心中有何计策,但是必然是胸有成竹!

    “不知程尚书之计是何?且道来与本王!”宁王道。

    “殿下!吴巡抚于信中所言有所夸大,下官想着实际的灾情也许并没有那么大,而且并州重地,百姓不过二三十万,果真赈灾的话根本消耗不了多少银两!殿下不妨在陛下那里尽量夸大灾情,尽量说灾情如何严重,甚至到了快要反叛的地步!”

    “此为何意?是要加重崔元书的罪吗?但是现在崔元书已经没有用了!景王也被闭门思过,崔元书毫无疑问已经被抛弃了!再怎样对付崔元书也不会对景王造成什么伤害!”宁王道。

    “非也非也!”程茂摇头道,“殿下现今跟景王可谓是势均力敌,虽说此次景王失意,但陛下的怒火来的快去的也快,以陛下的手段事后必然要给景王补偿以求平衡,所以殿下就要将更多的人收到麾下,但是即便有户部的支持也不足以支撑殿下的开支,而此次的赈灾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是何机会?程尚书且道来!”宁王兴致高涨,为了维持麾下的支持,每年他都要花费十多万两银子,就算是皇子有着特别的渠道也还是很勉强。

    “殿下!何为赈灾?赈灾之意是要管那些百姓吃饱穿暖么?只要他们饿不死,只要不把他们逼到造反的地步就行了!殿下可知道那么贱民们平常都是‘能忍则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那么他们都不会在乎自己会得到什么待遇的!”

    “因此!下官窃以为只要用朝廷的银两购买那些霉米、陈米!而且限量发放!比如用二两银子的新谷可以购买四两甚至六两的陈谷,省下来的银两不就归殿下所有了么?只要不死人总归过得去,只要坚持到七八月份分发谷种种植下去,那么万事大吉了!即便那时候发生动荡,那便推到崔元书头上,说百姓们不满崔元书的残酷!奋起反击!”

    宁王闻言开怀大笑,“不愧是本王的肱骨之臣啊!程尚书可乃是本王之孔明!如此妙计!实乃天助我也!不对!是程尚书助我也!”

    “殿下!我们上可报上一倍的赈灾银两,下则以原本一半的银两购买粮食!中间的银两之差谁知道呢?到时候殿下则是名利双收啊!”

    “好好好!程尚书献策有功,本王许你其中一成银两!”一扫阴霾的宁王顿时感觉天空一片晴朗,心情大好之下便给了重赏!

    “多谢殿下!”程茂起身作揖谢道。

    “殿下!此外不妨花费些许银两购买新谷!”

    “此又为何?难不成仲柏还有何计?”宁王疑惑道。

    “殿下!下官斗胆问询殿下麾下将领军队刀盾箭矢是否足矣?”程茂问道。

    “程尚书,本王也不瞒你,虽说现今北燕忙于应付北方之事,我大周战事已渐少,但是南方将士普遍较为安逸,且大周不似北燕干旱,各类兵器若是护理不当必然腐朽,不堪一用,因此军中确实急缺武器!你也知道本王每年花费在兵器上面的开支多达数万两!”宁王无奈叹气道,这是掣肘他的一大方面,不似景王背后没有军队的支持!“不知程尚书谈及此事与购买新谷之事有何干系?”

    “殿下可知道并州之地多铁矿否?”程茂问道。

    “略有耳闻!但是并州地形复杂,山壑峭壁遍布,是以难以采矿!朝廷好像早已放弃了吧!”宁王沉思默许便说道。

    “殿下广闻,但是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殿下可以在并州建立自己的冶兵坊。”程茂提议道。

    “何解?”

    “殿下可曾体会过饥饿的感觉?”程茂避开宁王的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上!

    宁王微怒:“仲柏可是说本王不曾体恤民意,不知百姓疾苦?”

    “殿下见谅,下官并非此意,只是人在饥饿的时候是什么事情都会干得出来的,不然‘易子而食’一词何来,只要手里掌握粮食,让他们去采矿这样危险的事他们也会奋不顾身的。而且从古至今有一言从未变过!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暗中招募,替我们干活的不仅可以提供新米,还能饱食!这样不怕没有人来干!”程茂恭敬一礼道,“而且此次赈灾所需要的一应官员官兵都必须是我们的人,这样到时候并州就是我们的地盘了!在那里做些什么还有谁知道!”

    “哈哈哈!此计甚妙!仲柏!他日功成之时必不忘今日之功!”宁王大笑道,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殿下!此事必须绝对隐秘,若是让他人知晓了恐遭陛下怀疑,到时很有可能会有‘谋反’嫌疑,是以必须以最忠诚的心腹也就是那种能够为殿下付出性命的人跟随下官前去并州督办此事!”程茂神色凝重道,就连崔元书将并州打造成铁桶一般,也因为出现了常彬这个他最为信赖的人的背叛,是以程茂需要再此提醒宁王勿要重蹈崔元书的覆辙,“还有殿下,不知您与顾宪将军关系如何?”

    “程大人!本王也不瞒你了!虽然本王出身于顾家,而且顾家很多人都支持本王,但是顾宪顾将军却是一个另类,他不会效忠于本王的,不然也不会常年镇守江北县,不过,他也不会破坏我们的计划!当然只要不太过分就行!”提及顾宪,宁王有些无奈,这个本家舅舅很有能力,但却是一根筋,只知道镇守边疆,如若不然,有顾宪相助那自己在朝堂上也不会那么被动!

    “无妨!尚书大人且放心,本王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请尚书大人七日内打理好赈灾的一切事宜,七日之后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