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曹丕
字体: 16 + -

第九十四章 兴修水利(拜求推荐票收藏)

    听到曹休曹真日上三竿了,才衣衫不整跟自己说以后粮草和媳妇都由自己供应,子桓狠不得一脚踹过去!

    人家山里下来的那一万流民,规规矩矩的,早就赶着耕牛出工去了。

    现在估计已经犁出上千亩土地了。

    他们才从风流快活中醒过来!

    但是,子桓知道,再不满意也不能踹!

    董卓之乱后,整个关中的人口就死了上百万。

    接下来军阀、豪强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人只会死得更快!

    如果没有新生命出生,哪里能够续上劳力和子民。

    这个时代不缺资源、不缺土地,就缺人!

    子桓瞅了瞅头顶上的日头,忙上前笑嘻嘻道:“兄长们英武!以后劳力和新生儿都由哥哥们供应!

    白天干活,晚上造人!

    一样都不能误!必须给小弟卖力点!”

    曹真曹休操了一把冰水噗嗤噗嗤洗了一把脸,抹脸龇牙道:“造人?!你把我们当什么了?!”

    子桓露出一口大白牙道:“还能当什么,哥哥们当然是人才!”

    高筑墙,广积粮,发展才是硬道理!

    既然这群杀才想要接着混中午饭,子桓便把他们拉回去修沟渠!

    冬天雨量少,河水流量变小,正是挖沟渠的大好时机。

    开春春汛来了,就一切都晚了。

    当然啦,让这群杀才干活少不了肉,子桓又让陈超领着上百名曹家家回锡福记去运油渣和排骨!

    他们想吃肥腻,子桓就让他们吃个够。

    油渣蒸出来,加糖霜和盐,保证油腻味厚。

    还有那排骨,做成糖醋的,保证他们吃得忘不了。

    曹家家将陈超领人挖的小渔塘,就在农庄前面,刚好一百平米左右。

    这给了子桓很好的启发,江南每家各户都有鱼塘,就在自家门口,不大,但是养鱼是足够的了。

    还跟稻田连着。

    子桓学画的时候,到河南信阳写生过。

    在鸡公山脚下,往武胜关去的那个方向,有个叫月亮湾的地方。

    那山谷里,人家错落,溪水流殇,稻田齐齐整整。

    其中有一户人家姓曾,房屋形成合抱的四合院式。

    背靠山林,左右种植竹桑水稻,前面就是一个一百平米的活水鱼塘,还有葡萄架子点缀,非常的美!

    当时一起写生的人,很多人到哪里就不走了,都争着画那家的院子。

    都认为那是理想中的家园!

    如果修成一个大湖泊,得有大坝和非常结实的渔网,不然夏天暴雨的时候,鱼都被洪水洗劫而去。

    但是小渔塘就好控制多了!

    每家一个,用水也方便!

    而且关中种植的粮食,主要以黍、稷、粟、粱为主,也即黄米、糜子、小米、梁米居多,最多的是小米和高粱,以及各种豆类,也即菽。

    稻谷和麦子有,但不是很多。

    稻谷主要是在南方种植,在曹老板这里属于稀缺品种。

    总之,子桓来了一个月多了,吃过小米,见过梁米,但是就没吃过大米。

    许都的地理自然条件,其实很像后世河南省的信阳,有点小江南的意思。

    其位于中州平原的西部,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接合部,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雨量适中,早在秦时期就为鱼米之乡。

    种水稻,发展渔业,一点问题没有。

    杀才们听说要修沟渠种水稻,吃昂贵的大米,顿时来了精神。

    曹真二话不说,领了几骑轻骑,半个时辰不到就去农庄北边十里地的虎豹骑营地里调了五千军卒过来。

    幸亏曹家的铁器作坊加工加时赶制了不少农具出来。

    每个人一把两齿钉耙,裤腿卷起到膝盖,就开始按照子桓画出的沟渠图挖沟引水。

    其实种植水稻的水,不用很多,手臂粗的那么一股水,就可以种一大片了。

    主要是形成网络,每个地方都需要能够灌溉到。

    只要到处有水,不要断,稍微能够把田地泡起来就行。

    对于许都这种有洧水、潩水、颖水等河流贯穿的地方,只要地形允许,大片开垦种植稻谷半点问题没有。

    种植稻田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养鱼养泥鳅种蔬菜。

    稻田收割后,把水放了,在稻田里种豌豆,蚕豆,春天就可以吃豌豆腊肉焖饭,蚕豆腊肉焖饭。

    豆焖饭是云南的名吃,味道好得不得了。

    总之子桓旅游时吃过,就一直恋恋不忘!

    还有叶儿菜豌豆尖,那可是高营养的蔬菜,放蒜清炒出来就很美味。

    在北京,春天吃个豌豆尖、香椿和荠菜,比肉还贵!

    军汉们挖沟渠,小姑娘和妇人们在家按照子桓交给的方法蒸油渣,准备食物送水送饭。

    也不知道昨日那些小姑娘和妇人回去是怎么谣传的,今日竟然多出了一大半的小姑娘和妇人。

    但是即便多出那么多妇人和小姑娘,也不够五千军卒每人摊分一个,更何况经过昨晚之后,有的已经有主了。

    男人的数量是女人的几倍,这要是晚上不够分,指不定会打起来。

    乘着军汉们吃饭的空,子桓忙去找任峻那老头子帮忙。

    这种事情,小儿女做不得住,父母有的没文化也没见识,或不同意或需要再考虑,但是他这个首领就不一样了,有眼光有见识,且大权在握,可以完全替他们做主。

    至少要保证来的军卒,不管美丑老少,每人平均分配到一个女人!

    “你这个想法是好,但是万一要这些人战死了,又弄出一堆小娃娃来,我找谁去?这年头,没有男人,光靠女人,养不活孩子!”

    任峻那酸老头,自从见识到曲辕犁和新式农具的威力之后,就爱不释手。

    特么典农校尉,竟然自己整了十来架牛,带着家丁在耕地呢!

    范县过来的这两万人,昨儿耕的地,总数比曹昂那边多,但是人均耕的地就比曹昂那边少。

    一是曹昂那边靠近潩水,属于超级河谷平原地带,土壤厚实潮湿,好耕。

    二是山上下来的流民,不像范县长途跋涉而来的,都是老弱妇孺,他们精壮居较多。

    子桓听完任峻的话,顿时觉得找错了人!

    这老头子肯定是收留了太多亲朋好友的孤儿,收留得都灰了心。

    他此刻估计恨不得自己也早死早解脱,所以干出把自己饿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