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曹丕
字体: 16 + -

第五十四章 完美的八仙桌

    “公……公……子,这……这个……你吃!”

    子桓一看,竟然是马均在给子建夹肉。

    真是老实人啊。

    见他颤抖的手快把肉放子建碗里了,子桓瞪了他一眼,严厉道:“嗯,我说什么来着?!”

    马均夹肉的手立马缩了回去,低头不敢看子桓。

    马均不开口说话还好,一开口说话子桓火更大。

    娘的,昨天都已经教会了他两句连贯的话,现在不进反退,比以前更结巴胆小了。

    这种身有异疾的人,周围的人就不能把他当异类,不然他就真的成异类了。

    这都是曹子文曹子建这两个小王八蛋干的好事!

    子桓立马瞪了一眼已经停止哭泣的子建。

    子建嘴巴一瘪,哇地一声又哭出来,这回是真哭。

    声音惨烈至极,简直撕心裂肺。

    眼泪如断线的珠子,滚滚而落。

    恐吓到这种地步就得悬崖勒马了,不然容易起反作用。

    子桓掏出手帕,替他把眼泪和鼻涕泡擦干净,给他嘴里夹了一块肉道:“以后还敢不敢这样干?”

    曹子建恐是被吓傻了,泪眼朦胧地望着子桓,呆呆嚼肉。

    娘的,竟然无视做哥的威严,子桓抬高声音,厉声道:“以后还敢不敢?!”

    曹子建嗝了一声,结巴道:“不……不……敢了!”

    “说连贯了!”

    曹子建眼睛一闪,灰突突道:“不敢了。”

    子桓把一块排骨踢了骨头,夹筷子上道:“以后还学结巴不学?”

    “不……不……学了!”

    “说连贯!”

    “不学了。”

    子桓把肉小心放他小嘴里道:“这是初犯,我就绕你一次。以后要是再敢结巴一次,一个月不许吃肉,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曹子建哇哇大哭那会儿,在院子里吃饭的,聪明的早端着碗像华佗那样跑了。

    有几个憨厚老实的,过来想像马均一样哄子建,劝子桓,被子桓瞪了一眼就灰溜溜去干活去了。

    子桓环顾一周,见大人们都识趣地都走了,就留下小孩子,子桓才开始教育马均。

    “以后谁要学你结结巴巴说话,一拳揍过去!打到他流鼻血为止!”

    子桓边说边瞪眼环顾被打得泪水涟漪嗝声不断的小屁孩们。

    “还有,今天你也有惩罚,回去把我教你的那两句话,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对着墙,每句话练一百遍,练到嘴巴麻木顺畅为止!”

    语言的学习,肌肉记忆很关键,这是子桓学英语总结出的经验。

    有时候脑袋根本没反应过来读的是什么,但是嘴巴已经说了说来。

    这种机械的反应就彷佛电脑与人脑的区别,人脑时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但是电脑只要口令对,立马就出来。

    练钢琴练的也是手。

    手去找各个音的位置,不是脑袋去找。

    脑袋去找得好一会儿,音乐就不连贯了。

    只要练到不用脑袋想的熟练程度就基本成了。

    画画也是练手和眼睛,会教画画的人,都会让学生不停地画速写!

    成百张上千张的画。

    手和眼睛流利了再谈艺术。

    马均放下碗筷,站起来垂手规矩道:“是……公……公子!”

    “跟我说,‘是,公子!’”

    子桓扶着马均的肩膀,一直鼓励他念了五遍,他才顺畅地答道:“是,公子!”

    听到他那一声军人服从命令似的斩钉截铁,子桓比马均还激动,爆出一声大笑。

    能扭转回来就是好事,子桓都觉得没有比自己更有耐心的老师了。

    自己要是教不好,没人能教好他。

    这么好学的学生,加上这么优秀的老师,再学不好,简直没天理!

    见子桓突然高兴起来,马均从衣服内里掏出一个十字架,还是竹片做的,递给子桓道:“公子,这个可以用来做山东煎饼。”

    哎呀,妈呀,这是成了!?

    子桓赶紧抱住马均,摇得跟筛糠似的。

    “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再说一遍!”子桓摇晃着马均的肩膀,激动得不行。

    曹子建特么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听到子桓笑得很粗犷,他也跟着格格笑起来,拍手道:“好好好,马均好样的!”

    马均被哥俩一吓,又结巴道:“我说这个……这个……可以用来……用来摊山东煎饼!”

    “别着急,慢慢说。慢说,一定要慢。把刚才的话再重复一遍。”

    每个人最开始练琴的时候也是结巴,但是把速度放下来,慢的幅度让每个音都连上,就不会像装修噪音那般刺耳,并形成旋律和美感。

    马均清了清嗓子,道:“这是我见……厨娘用铲子摊饼不方便,特意做的。这样转一圈……饼又薄又圆。”

    马均一边在桌子上示范一边讲解。

    娘呀,这绝对没问题,一定能像《国王的演讲》那样。

    子桓激动道:“很好,很好!”

    接过马均做出的十字架竹片,看着就是一个微缩版的钉耙,只是没齿。

    “以后这就叫耙子吧。”

    “对……就……就是……耙子!”任何人激动的时候都不能顺畅说话,马均鼓着小嘴,脸都胀红了。

    子桓翻转了一下那个耙子,果然是人才啊,见到一个东西就想着改进,想着如何能够进一步获得便利,完美。

    蒸汽机、电灯、苹果的各种产品,华为的产品,不都是马均这种整天琢磨便利和完美的人弄出来的吗?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摊煎饼的工具,对人类历史起不了大作用,但是人类所有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点点一点点的改进,甚至还会走些许弯路,否定之否定,最终才能看到令人瞩目的成果。

    子桓赶忙拿出带雕刻花纹的八仙桌图纸,这事他琢磨好几天了。

    如果有了一栋一栋的小楼,也即雅舍,就得有像样的桌椅。绝对不能再用农村吃流水席用的那个,只有四根腿支起的桌子和长板凳。

    那个只能用在当街的铺面里,招呼一般的消费群体。

    雅舍必须是明清家具那种,什么福寿如意太师椅啊、炫琴案啊、紫檀圆凳、钉绣墩等等。

    桌子要有浮雕,但是也不能全都是方的,还要有圆,有刚有柔,有进有退,方圆相济,这才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