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曹丕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当灯泡

    天地良心,子桓要是还有别的选择,一定不会打自家亲兄弟的主意。

    不过一想到这是入股,是一种很可靠的投资,他有把握能赚到钱,良心的不安稍稍缓解了一点。

    子桓考虑过,这烧饼店的风险只有两个。

    一是哪个不长眼的恶霸瘪三把店面给砸了,然后血本无归;其二,就是遇到不可抗力,比如地震火灾战争之类的天灾人祸。

    第一个风险,子桓倒是不在意,毕竟在这许都,能不把曹操的儿子放在眼力的恶霸,估计没有,除非是自家兄弟。

    第二个风险,那就不好说了,估计那时人都没了,还管什么钱财烧饼店。

    子文鼓着小皮球一样的腮帮子,瓮声瓮气点头道:“好吃!”

    “有钱吗?”

    “啪!”

    子桓都没看清,子文是怎么把钱掏出来的,只感觉膝盖前面的桌案子一震,一荷包钱便拍在了桌案上。

    子桓拿过子文拍出的荷包,哗啦倒了出来。

    原本感觉到桌案震动的华佗和子桓喜出望外得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等见到倒出来的全是铜板,两人心都灰了。

    “就这些?”

    “嗯,本来有很多,都被我买家伙用了。”

    子文也不停下手里的饼,一只手把饼塞嘴里咬着,一只手从胸前的夹袄里哐嘡掏出无数的短剑匕首青铜戈青铜尊以及各种箭头弓弦。

    按照司空府的惯例,他们兄弟的例钱,除了曹昂之外,应该都是一样的,现在那些例钱全变成了桌案上琳琅满目的冷兵器!

    这回桌案子是真的因为实物的重量颤抖了一下。

    “好家伙!这么多……”

    华佗随手翻捡着子文放桌案上的各种兵器,光是短剑就有五把之多。

    “娘啊,曹子文这是跟谁有仇吗?”

    子建虽然喝多了,这会儿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凶器,立时睁开了眼睛。

    子桓摸了摸那些剑鞘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的短剑,拔出剑鞘来。

    这玩意他以前只在国家博物馆见过,还都是生锈的,看不出什么好来。

    此刻见到真的,足足让他惊诧了三分钟。

    “好剑!造型优美,锋芒逼人……”子桓说着,手腕一转,就朝空气中刺了出去。

    不得不说中国的冶炼铸铁技术,真的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那种工艺,足足可以看出无数代人的辛劳、严谨、耐心以及智慧,欧洲整整比咱们晚了一千五百年。

    但是青铜和铁器的东西杀伤力肯定比不上精钢,就拿越王勾践墓中出土的那把剑来说,杀伤力肯定比不上后世的一把不锈钢菜刀。

    这个时代的武器,看来可以改造的空间不是一般的大啊。这让子桓又有了新想法。

    把短剑放下,子桓又看了看铁箭头,箭头是很锋利的,但是杀伤力也是一般,扎进去,就跟拿锥子扎了一下没区别。

    电视剧里看那些受伤的名将拔箭头,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子桓当时还很佩服其真英雄,觉得要是自己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被这么折腾一下准晕过去了。

    这会儿见到实物,子桓方明白,拔这种刀片一样笔直的箭头其实很容易,伤口也不会很深。

    如果弄成三角的,带绫子刺的那种,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水平,估计没几个人中箭之后还能活着。

    “哎,没钱可咋办……”

    子桓扔下曹子文那一堆冷兵器,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现在他想开个小烧饼店都无法实现,更不用说改良兵器了。

    真正的战争,其实拼的就是财力和科技。

    本来自己的大哥要约会女朋友,根本没他这做小弟的啥事,看来明天他还真得领着三位小弟弟去给大哥当一回灯泡。

    不说别的,就是那点碎银子,就能让他实现人生第一个梦想。

    “想吃糖的,赶紧睡,明天记得早早起来……”

    子桓干了一天厨师,身子也乏了,把那两个兴奋了一晚上的臭小子安顿了睡下,特意嘱咐了他们一句。

    子建他是不担心的,倒是子文,吃了那么多饼和肉,也不知道会不会晚上突然呕吐拉肚子。

    五更天的时候,子桓就被子文子建悉悉索索穿戴衣服的声音吵醒。

    原来这两小子真的听进去了他昨晚的嘱咐。

    一直惦念着今天他们的大兄要去约会未来的嫂子,有糖吃。

    当时曹昂也没说约会的地点,明显就是在忽悠三兄弟,结果那两个小的,竟然都记住了。

    子桓背着子建到达司空府大门处的时候,子文已经抱着手等在那里了。

    子桓给子建洗漱的时候,他就独自一个人先来等着了。

    冬日的五更天,是很冷的,而且院子里都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

    三兄弟边打哈欠边等大哥,子建终究是人小,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睡过去之前还念念不忘道:“一会儿吃糖记得叫我……”

    子桓把自己的棉袄给子建裹上,背着他做原地踏步,子文则翻筋斗,打拳,练剑。

    等他每样武器都耍了一遍,太阳才出来。

    迎着朝阳出现的大哥,一身白衣飘飘,子桓子文忙把头缩在石狮子后面。

    “都给我滚出来!”

    本来子桓子文打算尾随大哥,然后在见到赵家小姐的时候突然出现。

    见瞒不住了,当然是正大光明地走出来。

    走到城西灞陵桥的时候,一位着淡绿衣衫的美人出现在了桥那头,旁边还跟着一位丫鬟。

    大哥果然会选地点,桥是风景,也是纽带,听说银河就是一座很大的桥,专供牛郎织女幽会用。

    见大哥瞬时放慢了脚步,子桓子文赶紧识趣地靠桥边站定。

    把子建从背上放下来,抱他到桥栏杆上坐稳,三兄弟排成一排悠着腿。

    要在后世,子桓肯定上前去跟女神打招呼了。

    室友之间互相当灯泡的事,他在后世可没少干。

    指不定运气好,女王看歪了眼,就看中了自己呢。

    但是现在,大哥不引荐,小兄弟们只好坐在桥栏杆上悠着腿,看着自己的大哥风流倜傥地走向属于他的女神。

    这灞陵桥,在后世是许昌的一座风景名胜。

    坐落于清泥河上,相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扬名。

    不过这事还没发生,所以它现在就是许都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只是造型优美一点,景色宜人一点。

    桥上也很热闹,跟后世的天桥差不多,还有各种小摊招徕来往的客人,其中就有卖麦芽糖的货郎。

    曹昂也不知道跟赵家小姐说了什么,赵家小姐就逶迤着优美的步伐向三兄弟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