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
字体: 16 + -

第372章 忍辱负重装粮食

    堰头镇、新梁镇属于鬼子控制的重镇,居然早就被八路军的侦察员给弄了个一清二楚。

    而更让鬼子想不到的是,有一队化装的八路军侦察员,驾驭着五辆马车,将要来鬼子的秘密粮库装载粮食,并运回自己的部队去。

    镇子口上,五辆马车被鬼子的岗哨截了住。李红林、小胡和小陈三个伪军慌忙下车向小鬼子敬礼。

    李红林掏出公文来递向鬼子,鬼子看了一眼,就即刻放行。

    其实这里的鬼子已经见惯了这样的程序,更见惯了来这里运粮或者送粮的车队。

    尤其像这样的三辆、五辆的小型运粮车队几乎天天都有。

    但凡司空见惯的事情总会让当事者麻木。最起码对于五辆马车的车队,在这个鬼子粮库的跟前站岗的鬼子看来,不会感觉特别或异样。

    因此五辆马车进入了镇子直接朝镇子的中心走去。

    虽然很顺利,但是一行人的神情、神态依旧显得波澜不惊异常沉静。

    兴许是一路上经历了太多的迭代起伏,无论再有多大的波折,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车队走过一个不大的十字路口,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面有两个相对的大门口,李红林小声对张大勇道:“连长,前面到了。路北的大门口就是粮库。鲁南是看守粮库的鬼子的驻地。”

    “哦,好。”张大勇说道:“你要好好地做好通勤,不要慌,沉着应对。”

    “是!”李红林小声应答道。

    到了大门口,李红林小胡和小陈三个人率先跳下马车来。三个人随即就看见东面房顶上的鬼子,正端着刺刀枪站在那棵大树冠下面朝四周逡巡着。

    往北牛亮看见北大门的西侧墙上站着一端刺刀枪的鬼子,朝思周逡巡着。

    三个人对视一眼,即刻朝路北的大门口走来,大门口站岗的伪军鬼子各一人,李红林先敬了一个礼,而后直接将通勤公文递给了伪军。伪军指了一下右边的岗楼。意思是李红林去岗楼里面兑换便签单据。以便去后面的粮库里取粮。

    李红林答谢之后,直接朝右侧的岗楼走过去。但见门开着,桌旁边有一个戴眼镜的鬼子坐着。再往里面的桌子边上坐着的是一个伪军。伪军的桌上放着一摞账单。

    李红林毕恭毕敬地双手将通勤公文证明双手给去坐在前面的戴眼镜的鬼子。鬼子几乎是“歘”地一下子从李红林的手里抽出来通勤公文证明,然后不屑地斜了李红林一眼,随即朝着里面的伪军道:“六千高粱米、六千玉米面,六千白面,一千斤大米、一千斤小米。”

    伪军一边嘴里面重复着鬼子的话,一边直接低头开具着便签单据

    。写好以后,直接递给了鬼子。鬼子连看也不看随手扔给了李红林,有两张扔掉在了地下,李红林无奈,只好自己弯腰拣了起来。他翻查了一下一共是五张单据。然后他还没忘了给鬼子敬礼。

    李红林当然明白,就鬼子这态度,假如不给这个鬼子敬礼,鬼子会立马蹦起来,轻则得朝李红林踹上几脚,重则将李红林手里开好的便签没收撕掉。

    假如是第一种情形倒也罢了,踹几脚他就挨几脚,可假如真的把开好的便签单据没收撕掉的话,今天就别想装上粮食了!

    那后果就严重了!

    李红林庆幸自己没有惹怒这个鬼子。于是他赶紧拿着便签单据回到门口外面,随即就给站岗的伪军看,伪军朝鬼子看了一眼,随即就朝李红林点点头,意思是允许李红林的马车队进入粮库的大门了。

    李红林赶紧朝大家摆摆手,站门口的张大勇小声说道:“大家勒好缰绳慢慢地进门。”

    大家纷纷点点头,在心里默声应答。张大勇也朝大家点点头,寓意很明显,就是叮嘱大家忍辱负重地把粮食装到马车上以后,再顺利地走出这个大门来。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站在高墙上端刺刀的鬼子正虎视眈眈地逡巡着大家。而刚才李红林在岗楼里面经历的那一幕,却只有李红林自己知道。

    眼前这样的恶魔虎窝,若不是为了得到粮食,这八个八路军战士怎能咽得下这样窝囊气啊!别说是王钢的火爆脾气,任何一个八路军战士也不会忍受这般的屈辱!

    李红林引领车队进入了鬼子的粮库。

    什么样的危险都经历了,一点点儿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能把这两万斤粮食运回部队,就像铁三号说得那样,战友们吃饱了肚子,强壮了身子,战场上多杀狗日的鬼子!

    杀完战场的鬼子,再把这里的鬼子,新梁镇炮楼的鬼子全部杀光,给全中国被鬼子杀害的同胞报仇!

    五辆马车被引领到后面的仓库门前。

    但见每一排仓库都站有几个伪军。于是李红林将便签单据递给伪军,伪军示意五辆马车分别去各个不同的库房。广明和刘六虎两个人去面粉和大米小米的库房,正好八千斤,每辆马车四千斤。

    张大勇和王钢、宋军的三辆马车正好装六千斤高粱米和六千斤玉米面。也是每一辆马车装四千斤。

    这次行动真的是铁三号认真计划筹谋的,每一个细节都计划的天衣无缝。这情形再次激起张大勇对铁三号的敬佩之情。

    因为这仓库里的粮食都是袋装的成品粮,因此装车的过程非常顺利且快捷。

    当五辆马车满载着粮食走出鬼子粮库大门的

    时候但见心里的激动见状无法控制。

    但是当看到门口和高墙上凶神恶煞的持枪鬼子的时候,只好将手里的鞭子隐在车厢里面,而用双手手紧紧地勒住辕马的缰绳和嚼子,以免速度过快。

    因为此时的大牲畜,似乎比人的心情还急,一直打挺急着上路。

    李红林将库房开出的通行证递给了站岗的伪军。站岗的伪军按照通行证上的数目,清点五辆马车上的粮食。

    这个过程又是对大家的考验,因为鬼子就在眼前,鬼子就在身边,大家都低着头,不与鬼子的目光相对。但是鬼子来回走动的铁蹄声,还是叩击着每一个八路军侦察员的心弦。

    这个过程无异于在鬼子的刺刀底下等待。伪军似乎故意在拖延着时间。一辆车一辆车的检查核对。并随即询问。李红林只好一直强装着笑脸,陪着伪军清点粮食的种类和袋数。

    兴许是为了讨鬼子开心和信任,伪军如此仔细地清点了五辆马车。

    终于,这个伪军朝鬼子说了一句话,似乎是报告给鬼子清点完毕。鬼子摆了一下手,于是伪军才傲慢地朝李红林摆了一下手臂,意思是可以出大门了。

    李红林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于是李红林向鬼子和伪军最后一次敬礼。

    然后他扭过身来,朝大家摆了摆手,五辆马车便慢慢地驶出了大门口。

    大家朝对面的大门里面望了一眼,但见里面的狼狗吐露着舌头,虎视眈眈地朝外面望着,狼狗的身边,停着两辆挂斗摩托车。

    这情形就更增加了大家的警惕性和警戒心。那就是在魔鬼的巢穴里面,绝对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

    驶出大门后以后,张大勇随即传命令给大家:继续勒着马嚼子步行跟车行走,同时李红林三个人继续走在前面,以利于通过前面街口上鬼子的关口。

    于是大家遵照张大勇的命令,在堰头镇的中心街路上,继续按辔徐行。

    走到街路口鬼子的岗卡处,李红林就先敬礼,而后递上通关证明。

    因为在两个小时之前鬼子和伪军刚刚检查过这五辆马车朝,因此只是重点查看了清单上的粮食数目,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放一行人的马车队过关。

    过来关卡以后,张大勇要求大家继续牵着辕马慢慢走过一段距离并且拐过镇子的弯道以后,鬼子的视线已经看不到的地方,张大勇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王钢看见了镇子口上的一口石砌井口的水井,说道“连长,我看咱该饮饮马了。”

    张大勇一个激灵道:“好,大家停车饮马,同时各自打一小桶水,预备路上喝。”

    除了李

    红林、小胡和小陈三个人有水壶,五个装扮成马车夫的人只有前辕上的一只小铁桶作为饮水用具。

    于是五辆马车就被吁住。

    张大勇命李红林、小胡和小陈继续警戒,以应对随时出现的鬼子和伪军。

    而张大勇自己和其他四个人就解下来车尾上的大水桶和车前辕上的小水桶来到水井前面打水。

    骡子大马的确能喝水。每一匹骡子或大马差不多都是一桶水剩不下。因此每个御车人都得交替着打上三桶水并且提过来饮马。

    这活络张大勇等几个赶马车出身的人都异常谙熟。只有刘六虎比较生疏些。但是经常听连长张大勇和王钢唠叨一些御马的知识,也熏陶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他所驾驭的马车一直跟在几个人的后面,骡子大马都很顺从地跟着前面的马车行进,没有问题。

    即便是出现或着发生一些突发的事情,王钢和张大勇等人会即刻帮助他处理。

    饮马用了差不多多半个时辰。饮完马,大家也随即喝了一气水。而后五个人又把自己车前辕上挂着的小铁桶里面灌了多半桶水。大家就要上路。

    李红林看了一眼时间,报告给张大勇道:“连长,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五十分了。”

    “嗯,我们先走上一段路在吃饭。”于是张大勇命令大家道:“我们现在可以上车,但是速度不要过快,就是按照平常的速度,安全前进。”

    于是大家都上了马车,按照平常的速度不紧不慢地安稳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