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
字体: 16 + -

第286章 趵突泉和山石榴

    正在这时,从竹竿巷的巷子里又钻出一辆驴车来。啊,一共来了三辆大粪车!不,兴许是刚才从东面巷口里了碰到的那一辆大粪车。

    是开始的那辆大粪车又回来了么?

    李红林的悬着那颗心暂时落了下来。看来运河一号真的是不简单。初夏那一次接取药品,运河一号就是弄了两辆黄包车,是一真一假。这次居然比上一次又多加了一招。

    但是这次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是得等到对上暗号才能最终确定真假。

    李红林担心的是时间,再就是担心伪军的巡逻队会突然出现。稍有差池和疏忽,一切都会泡汤,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迫不及待地上跑了几步大声说道:“是熟人么。”

    李红林还想往下说,不想坐在驴车前辕子上的披蓑衣的人摘下斗笠来说道:“是熟人。我是趵突泉。”

    李红林迅即回复道:“我是山石榴。”

    “同志,快!”身披蓑衣的人随即将身上的蓑衣扒掉,然后将作为上的前辕子先开,从里面抽出来两个包裹道:“货在里面,都是急救药品。包裹是防水油布包裹的,不用破包。你们快点离开这里!直接走会通河,快!”

    李红林似有千言万语,但是只能一边朝着小胡和小陈的方向举手发出命令信号,一边将手枪套套里面的尖头子弹掏出来,递给运河一号道:“密信。”

    运河一号将尖头子弹接过去,直接揣进怀里。天际边上的闪电时而划亮天空,借着闪电的亮光,李红林看到了一张瘦削儿坚毅的脸庞。但见运河一号说道:“同志,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红林激动地回应运河一号道:“同志,你也要注意安全啊,保重!”

    李红林禁不住上前一步紧紧地握住了运河一号的手,千言万语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了!

    此时小胡和小陈已经来到驴车边上。李红林交给他俩每人一个包裹,小胡和小陈将自己身上的简易背包卷迅速解开来,将用防水油布包裹着的药品包裹装进简易背包捆扎好,背在了自己的肩上。这一切行动在几十秒内完成。

    整个交接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如此快的速度让运河一号禁不住点头称赞。

    不能耽搁。

    李红林朝着运河一号摆摆手,就与小胡和小陈一起,朝着竹竿巷的南端御史巷那里快速地跑去……

    运河一号眼望着三个人消失在巷子的尽头,才扭身上了大粪车,朝着驴腚上抽了一鞭子,大粪车消失在箍桶巷的巷子里……

    李红林的三人组笔记搜顺利地接取到了药品,喜不自禁,劲头也更足了。

    小胡和小陈背着药品,

    虽然沉甸甸的,但是感觉到已经胜利在望,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信。

    李红林的心情也是如此。但是他想,既然已经接到了药品,相当于打仗的初步告捷。可是,回家的路途并不平坦,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行。绝对不能出现半点纰漏和失误,要将发这些药品安全地弄回部队,尽快地抢救重伤员的生命。

    因此李红林觉得,接下来的行程,主要是要更加注意安全,尽量不能让敌人发现才行。假如暴露,鬼子会疯狂地进行抓捕,那就前功尽弃了!

    因此李红林觉得,越是将要胜利的前夕,越是最关键的时候。别说现在才刚刚接取到药品,而距离部队230华里的路程,每一步都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做到,每走一步,都要十分提防才行。

    李红林心里特别清楚,我军目前总的形势是在与日寇决战的关键阶段。正像吴政委说的那样,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敌人越是要进行垂死挣扎,拼死一搏。鬼子会随时使出想不到的阴招来的。因此吴政委时时提醒全团指战员,每一个人的脑子里,要时时刻刻绷紧一根弦,要时时刻刻防备敌人使出意想不到的阴谋诡计。政委还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

    想到这里,李红林心底里的警觉就更加强烈了。

    敌情瞬息万变。

    想想初夏那次接取药品的时候,箍桶巷这里虽然会有鬼子的巡逻队前来巡逻,但是还没有固定的伪保安团巡逻队的。而这一次敌人就增添了伪保安团的巡逻队。

    依此类推,虽然来时的路上给也遭遇了一些小小的凶险,但是还没有碰上较大的麻烦。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回部队的路上就不会遇到大麻烦。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李红林决定先泅渡会通河。然后朝着西南方向穿插到漳卫河大堤上,泅渡过漳卫河。过了漳卫河,就能像初夏那次接取药品时的路线一样,一直朝着西南方向走,穿插到安全小道上去。

    为了快捷,他决定先沿原路返回到会通河上去。于是决定,先穿过来时的路,回到那条巷子,回到来时的那条巷口上的路,一直南走,走到会通河的河边上去。然后选择恰当的地方泅渡会通河。

    李红林毕竟没有张大勇对这里的地理地形更加熟悉,因此他也只能走如此路线。

    很快就通过了御史巷的街路,来到了南面的巷口上。李红林示意小胡和小陈暂停前进。

    小胡和小陈停住了脚步。李红林打了个手势,先朝着墙角处隐住身子,朝东面观察——

    因为李红林清楚,这里是这些巷子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危险的一关,来时就是在这一区

    域遇上鬼子的巡逻队的。于是他先侦察一番确认安全以后,三人再一起走。

    他再次逡巡了一下东面的两个巷口,以及附近不远处能南拐的路口,并同时朝路口往南的那条路上望去。透过破败房屋和杂草丛上的破败院落,还直接可以看到路南段的情形。借着东天边的闪电,看到一切都静悄悄的,于是他挥了一下手,命令小胡和小陈继续前进……

    三个人直接左拐在往东的路上,走到往南拐的路口处,不停脚步,直接朝南快速地行进。

    如此一直走到了会通河的岸边上。也就是昨天晚上遭遇鬼子摩托车巡逻队的地方。昨天晚上,鬼子的摩托车巡逻队从这里离开之后,三个人才前往箍桶巷去接取药品的。现在三个人已经接到了药品,要在这附近过会通河了。

    三个人来到了河堤上的荆棘丛的后面来,停住脚步歇息一下。

    眼下有一个情况与原先的计划有了变化,那就是来时每人准备了一个简易背包在身上的。而现在只有两个药品包裹。这两个药品包裹都是经过运河一号仔细用防水油布包裹好的,假如扯开,必须重新包扎,倘若包扎不好,一旦过河时进了水,毁坏药品,造成损失,那损失就会很大。因此李红林决定索性就不再分拆。就由三人交替着背反而更好。另一个人专门负责监视敌情或者打前锋探路。如此反而更加有利。

    于是李红林说道:“接下来我们首先首先要先渡过会通河。药品包裹就这样,我们三个人轮替着背。这样反而有利于监视敌情,打前锋等事宜。”

    “排长,不用换轮替,我俩背着就行,你指挥我俩。”小胡说道。

    “是的排长,不用你被,背包的事情我俩包了。”小陈说道:“你一晚上没休息,我俩养足了精神,没问题。”

    “说什么呢!”李红林说道:“还有二百多里路呢,光让你俩背,那我算干什么的,我说轮替背轮替背,服从命令!”

    小胡和小陈只得说的哦:“是。”

    “嗯,这还差不多。”李红林说着扭身看一眼会通河随即说道:“我们接下来要找个地方泅渡会通河。”

    “排长,我们就在这里过河么?”小胡问道。

    李红林朝着那河里面望一眼,但见半槽河水很面有二十多米宽。他忽然想起来了,这一河段是由京杭运河与会通河就会而成的一段,因此这其实是京杭大运河的河槽,只不过京杭古运河到临清以后分出一条河绕城南的还是京杭运河,被称为小运河,穿城而过的就是会通河。而不远的前面则是有一座便桥的。这座桥实际上是会通河与京杭小运河又汇成了京杭大运河,然后经

    过头闸口进入漳卫河,往东北方向流去,统称为卫运河。

    因此过了前面的便桥,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分支小运河,那里的水流要小得多,因此李红林决定过前面独木桥,而后走一段河堤再过河,那里的水流会小很多。

    初夏时那次接取药品也是从那座桥的东面泅渡过京杭运河的。

    李红林命令道:“小胡小陈,我们往前走,有一座桥,过了桥以后直接过河。”

    “是。”小胡和小陈应答道。

    于是三个人一起沿着河堤朝东面走去。走了大约有一华里,先看到了两条河合为一股的个分叉口,往左侧看,有一座便桥。

    这座便桥就是坐落在会通河上的。

    李红林带着小胡和小陈通一起朝那座桥走去。

    顺利地过了桥,但见有一条路直接朝着城里的东北方向去了,李红林带领小胡和小陈就往右拐回到京杭小运河的河堤上来。

    但见这里的河水果然少多了,水面也比较窄,也就是不到十米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