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
字体: 16 + -

第242章 脱离险境很诡谲

    学过了猫头鹰叫的刘六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情境。他当然懂得,再学叫第二次的话,无异于是告诉鬼子猫头鹰是假的。那样鬼子不就会毫不犹豫地立即集中起来朝这崖近前来包围,而后搜索搜查,那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刘六虎就地沉默,静观其变而后想法脱险。

    短时的沉默。

    西北侧矮崖上的鬼子率先关掉了手电筒。随即正西侧矮崖上的鬼子也关掉了手电筒。

    果然,真让鬼子相信了是有一头“猫头鹰”在此宿住着。

    刘六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庆幸着,看来自己的推断没有错。终于暂时骗过了鬼子的暗哨。

    但是,接下来他就告诫自己,暂时还是得一动不动才行,。因为他清楚,此时鬼子虽然管了灯光,但是谷子的警戒却并未解除。不仅如此,气候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鬼子必定会江这座崖头作为这点警戒对象。因此他必须继续陈静一段时间。接下来,所有动作,必须更加轻手轻脚才能脱离险境。

    因为此时居然没有一丝风。周围静得出奇。这就给刘六虎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周围依然很静,刘六虎觉得应该能是时候继续行动了。

    他想,现在的情形,与刚才弄出声响之前的崖头上相比,有利的情形是,他现在正在崖半腰上,这里暗影更浓些,不容易被发现。不利的情形,则是鬼子的注意力已经都被吸引过来了,只要稍有声响和异动,周围的几个鬼子就会同时涌过来包围搜查。那样的结果就最为糟糕。

    眼下,鬼子既然关掉了手电有一段时间了,说明鬼子已经打消了一半儿的疑惑。但是并没有完全打消,必定还在警戒这里的情况。刘六虎据此推断,虽然鬼子的目光和注意力必然继续定在这里,但是,只要不再弄出声响,鬼子就不会前来搜索。但是前提是必须毫无声响毫无异动,才能继续迷惑鬼子,使鬼子不再起疑。

    于是,为了不再像上次那样弄出声响来,他决定放弃使用绳索,以防止在松动绳索的时候再次弄出声响来惊动鬼子。

    但是,他慢慢地匍匐到崖腰的边缘上,但见下面陡峭得很。不用绳索根本不可能下到崖脚。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就是上山时双手可以随攀援随摸索着找抓手和石缝,脚下也可以寻找登着点和支撑点,而下山时却手脚悬空,不好寻找支撑点了。何况又是在夜晚行动,用手摸索着找定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刘六虎决定,还得使用绳索。

    但是他想,如果继续使用绳索,再一次弄出声

    响来,就彻底会被发现。因为鬼子绝不可能再一次被骗。

    怎么办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有些心急如焚。

    情急之中,刘六虎摸了摸边缘的山石棱角,就随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绳索的大活扣改为小死扣,将死扣挂得少一些,禁住即可。而后是利用自己的轻功绝技,双脚来回倒着脚,让脚底前端登着崖壁,以便多着些力,让手里的绳索尽量少着力,这样就不会因为绳索挂得少而使绳索滑脱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降到崖脚的时候,轻轻将绳索一抖即可松动,不用很费力,那样就会让绳索轻松地掉落在刘六虎的手中,而不至于像刚才那样绳索的另一端,因为抖动用力过猛,而像一只大鸟一样地扑棱棱地胡蹦乱跳,最后弄出响声来了。

    上一次绳索的上端是挂在崖顶的崖石根部,必须使劲抖动才可将绳索抖落下来。因此才弄出了响声而惊动了鬼子的暗哨。

    这次想好以后,刘六虎就将那绳索挽了一个小死扣,轻轻地挂在了一块崖边石的棱角上端,用手轻轻禁了禁,而后深吸了一口气,纳在丹田,而后禁住绳索,趁着阴影,提起气来,双脚轻盈,而后直接朝着崖壁下溜去,当用双脚碰到崖壁时,就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继续滑一段,再一次碰到崖壁时,就再一次深吸一口气,气纳丹田,再一次溜下去,碰到崖壁上的一刹那间,再一次吸气,提起气来再一溜,就感觉双脚触到了到了崖脚上的山巅了……

    刘六虎轻步下降成功了。

    但是他没有半点儿欣喜,更没有松动手里的绳索,而是手使着匀劲儿,待脚底下站定之后,才将手里的绳索轻轻地一松,再轻轻地一抖,绳索果真轻轻地掉落在了手中。

    刘六虎朝四周逡巡一眼,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不敢再耽搁时间,很快地将绳索盘好挎在肩上系好,再整理一下装束,瞅准了东北方向的朝下的空档崖坡,趴下身子,慢慢地朝下匍匐而去……

    兴许这个时间段不会引起鬼子的注意,也许是鬼子刚才乱照了一通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对这里放松了警惕心,刘六虎匍匐着通过这一段向下的崖坡时,出奇的顺利。居然连鬼子的巡逻队也未碰上。

    于是刘六虎深吸一口气,趁着阴影,索性朝着东北方向匍匐过去。一直爬过了足足二里半地的距离,他才停下来,观察了一下四周,稍作歇息,就继续匍匐前进,到了一个小山巅处,直接爬过去,变成了继续向下的缓坡。刘六虎不敢直起身子来——他想,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保证绝对安全,不能功亏一篑。

    直到匍匐着回

    头看不见那几个矮崖的时候,刘六虎才敢站起身来,为了安全起见,他又猫着腰小跑了一阵儿,回头一看,连那个高崖也只能看见一点点黑黑的崖头了,才敢直起要来,大喘了一口气。

    此时他估摸着已经出来有七里多远的距离了。他此时独自咕咕叫了,才感觉到是既渴又饿。于是他索性坐了下来。

    他掏出水壶来喝了一气水,拿出干饼来嚼了起来。

    他一边吃着干饼,一边仔细思忖着一天多来的情况。

    这一天可谓是刘六虎经历中难忘的一天了。他单独执行任务多次,从没像这次行动让他感觉如此特别。这次行动将他几年来所累积的经验都用上了。甚至于学猫头鹰叫都都派上了用场。他想到此,居然忍俊不禁地暗自讪笑起来。他想,今后这情形可以跟战友们,还有春花来述说一番了。肯定得让他们大笑不止的。这情形真的比看戏听说书还精彩……

    他顾不得再想他这一天的经历多么危险诡谲了。他想,他必须得首先理顺了一下这一天多来的侦查情况,而后赶回团部去想吴政委汇报。

    首先,这次他侦察到了鬼子的营地。从鬼子的戒备森严的情形来看,这个营地无疑是鬼子大部队的营地。也就是山田旅团的驻扎营地。他又把整个营地的驻扎面积、帐篷数目等情况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随后他就把鬼子营地周边的地形地貌,警戒情况,山包、以及几个崖头上鬼子的或者狙击手的情况自脑海里认真地过了一遍。尤其是地形地貌。他把他脑海里的鬼子驻扎的草图重新描绘了一遍……

    因为吴政委每一次都是要对照地图来听取刘六虎的汇报的。吴政委每一次都问得相当详细。单就在地形方面,连一个小山包也不会放过的。常此以往,也就让刘六虎在每次都侦察过程中必须注意侦察地的地形地貌,大到山峰高崖山谷山巅,河流溪水,小到岩石草木丛林水井茅屋、甚至于连一棵树一堵墙也不轻易地放过。

    其他方面,吴政委要求的更加细致。从鬼子宿营使用过的锅头灶头,到鬼子的脚印马蹄印迹,鬼子扔掉的罐头盒、烟卷蒂儿、面包渣儿,鬼子经过的地方的痕迹,鬼子休息过得场所等等情状,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刘六虎汇报。

    吴政委的这些要求,让刘六虎必须在侦查过程中逐项地认真地加以重视和留意才行。

    如此才让刘六虎养成了悉心地习惯,如此才让他一步一步地为成长为全能的特别侦察员。

    与其说刘六虎锻炼成了一个优秀的侦察员,不如说是吴政委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当一名优秀的侦察员更为确切。是吴政委亲手把刘六虎培养成了一名优秀

    的侦察员!

    刘六虎将地形地貌的草图在脑子里过完以后,紧接着就把鬼子营地周边的警戒和几个山包,矮崖相互交叉着的防护网络,以及撒个巡逻队24小时全天候交替不间断地巡逻的情形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同时他根据指导预测,将营地周边的火力网部署进行了猜测……

    最后,他觉得必须即刻赶回团部去,将鬼子的这些最新部署情状,向政委进行报告。

    于是他吃了半张干饼以后,又喝了一气水。而后他站起身来,松松筋骨伸伸腰,看准了东南方向,也就是老八团欲将走来的方向,撩开双腿,一路跑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