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
字体: 16 + -

第240章 英雄如此造就

    通过仔细观察,刘六虎认定这几个便衣特务是鬼子的特工人员。他们是在山田指挥中心里面出来,无疑,那是新领了任务,却等不得天黑,就要上路了!

    果然,这几个便衣出了指挥中心,就直接绕过了山包,朝着正东方向一路走去了!

    ——刘六虎目不转睛地望着几个人所要去的方向。

    但见那几个便衣直接翻过那一溜小山巅,朝着正东方向去了,这情形表明,鬼子特务无疑是奔着老八团的方向去了啊!

    刘六虎虽然因为发现了最新情况而感到有些惊喜,但是却因为狡诈的便衣必然会给首长和战友们增加新的危险而担心。于是他就更盼着快一点儿天黑,好迅速地下到崖底摆脱掉敌人,离开这老虎窝边,去给吴政委通报敌情:一个是山田旅团确实驻扎在了青峪坡;二是鬼子又派出了一批特工人员妄图渗透到我老八团的跟前进行跟踪打探甚至是各种暗杀和破坏活动。

    刘六虎心想,这几个便衣,极有可能就是栗原一郎的特战队队员。这就让团部首长以及后勤机关等人员显得更加危险了。

    刘六虎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急如焚起来。但是他很快镇静下来。因为他清楚,他现在是在老虎窝的边上,敌人的眼皮底下,或者说是在敌人的帽檐上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鬼子发现而前功尽弃!

    因此他告诫自己,绝对保持冷静,与山田和栗原一郎的较量,这才算刚刚开始。以后的斗争,将会更加复杂,更加充满了诸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按照吴政委经常说的那一句话来做,叫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想到这里,刘六虎倦意全无。

    他在设想和计划今天夜间的行动。他决定需要即刻在这里脱身回团部报告情况。

    他想,即使天黑下来,也不能有半点儿大意。要先观察清楚敌情,而后喝水吃东西,再想办法溜下山崖,然后朝着东北方向悄悄地溜走,顺着老八团的行动路线的大致方向,迎上去,这样就能尽快地赶回到团部。

    ……

    太阳终于落山了。

    刘六虎朝矮崖望着,但见矮崖上的鬼子果真和他一样,一直保持着固定的身姿。于是刘六虎觉得,鬼子的狙击手和特工的定力也真的是不可小觑。

    一个整天下来,鬼子趴在那里,几乎与自己一样,也是一动不动。没有一定的毅力和严格的训练以及功夫,那是办不到的。以这种情形来看,这些狙击手和特工的确来自栗原一郎的特战队无疑。

    天渐渐黑袭来,反而是鬼子的狙击手精力更加集中的时候。于是刘六虎觉得,必须更加格外地小心谨慎才行。

    为了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刘六虎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矮崖上的鬼子。而矮崖上的鬼子,此时却万万想不到,在他们的头顶上,在他们的眼眉上,居然会有一个八路军的特工人员在盯着他们。因此几个鬼子的目光一直是盯着四周的情况,而因为意想不到,却总是忽略抬头噢看着高崖。

    从这样的情形来看,刘六虎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便利条件。他的眼睛向下,就可以将鬼子给死死地盯住,如此,秋高气爽的夜空,直到星星出满天的时候,看不见崖头上的情形时候为止。

    刘六虎看不见了鬼子,那鬼子也就更不会看到刘六虎了,因此刘六虎便抓紧时间爬将起来,赶紧活动放松一下麻木了的身子。他舒缓了几口气出来。然而,他忽然意识到不能如此大意和放肆。因他是在高崖上,在低处阴影里和适当的位置,抬头看高处,有时候可以看见暗影的!

    因此他现在绝不能有大的动作。还是必须得继续保持缓慢的动作来变换放松一下僵硬的身子,绝不能直接扭动身子,跟不能直接站起身来。

    其实这种一动不动的隐蔽方式比行军爬山还要艰苦和疲劳。只要你用一个姿势支撑着身体,什么样的功夫也很难支撑相当长的时间,何况是整整的一个白天啊!

    刘六虎心想,此时的鬼子也是和他一样,趁着夜色的降临,也必定是在很好的放松一下身子骨了。

    他迫不及待地拿过军用水壶来,照着嘴里咕咚咕咚地灌了一大气。他尽量避免大的动作。但是毕竟比白天轻松多了。他先将气息喘匀,就掏出干饼来边吃边想象这一个白天的情形。

    看来潜伏这两个字说起来很轻松,真正做起来不是很容易的。对此刘六虎深有体会。以前他也多次进行过潜伏,然而像今天这样的,一个整天趴在崖头上,保持着一动不动的身姿,这还是第一次。

    以往的潜伏,一般是在树丛或者草丛里面潜伏。风吹草动,身子就可以变换姿势,也可以随时调整姿势。这一次就不同了。崖头孤零零地,杂草短小而稀疏,根本不能这笔身子。身子只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四面八方的远处和近处,到处是明着的鬼子,和暗藏着的鬼子,再加上几个巡逻队交替着在周边巡逻,即便是身子一动不动地,也很容易被发现,假如再翻动身子,那就很容易被远近的敌人所发现。

    此时,夜色里的刘六虎想想这个白天的整个情形,还真的有些后怕。

    然而,如此险恶的潜伏环境,居然让刘六虎给挺过来了!

    刘六虎因此心里为自己再次庆幸着激动着。

    由此刘六虎也就更加

    珍惜接下来的行动。

    他想,既然这么危险的情形都挺了过来,接下来,就更不能因为不慎而出现任何差错,那必然会让整个行动半途而废。首长在等着自己啊!战友们也在盼着自己呢!

    想到这里,刘六虎咬了咬牙,望一眼天空,再望一眼南面鬼子的营地,但见那里的灯火,正犹如鬼火般晃动着。

    是的啊,那是一股股的邪恶之火。鬼子们正想千方百计地将老八团和加强连给逮住吃掉啊!

    刘六虎不再迟疑,迅速思忖自己如何完成自己的的具体行动计划。

    山风稍微大了些。

    四个矮崖上的鬼子,近在咫尺;鬼子的营地也不是很远。周围有三支巡逻队拉网交叉式立体巡逻。这情形,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撞破的大网。

    刘六虎虎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绳索钢钎铁锤和军用水壶等所有的随身携带的地东西整理了一下,固定绑扎在身上系好,而后就开始琢磨具体的脱身办法。

    与昨天来时的雾天情形相比,今天则是满天星斗。夜色再浓也不如大雾的夜色容易隐身。想到此,刘六虎禁不住打了一个吸溜,是的啊,面对这样的一个比较明媚的夜晚,这将如何是好啊?

    他禁不住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他朝着几个矮崖逡巡一眼,但见夜色里模模糊糊的,虽然看不见鬼子,却可以看到崖头的整个轮廓。假如此时崖底下有鬼子正抬头仔细地盯着看的话,恰恰碰巧刘六虎正从崖头上溜下去的话,那样就肯定会惊动鬼子的。

    他权衡再三,感觉应该像以往一样,将所有的危险因素都一并考虑进去。他想,危险之中必然有个别环节极其危险、最为危险,有些环节和部位相对于极其危险的环节和部位来说,那就是次要危险了。这当然是相对的。

    有的时候,即便是次要危险的部分和环节,就其危险程度而言,也绝对是平时危险的好多倍的。刘六虎心里特别清楚这一点。

    以这种排除的方式方法来进行选择,是刘六虎的无奈之举。但是面对所有的危险,只能选择敌人较为薄弱的环节来脱身了。

    这是刘六虎以往遇到危险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种虎口脱身的选择办法。如果不是经常遭遇艰险和危险,如果不是经常与这样那样的危险、艰难凶险的局面打交道,是断然不可能总结出这样的方法来的。

    真是难为了我们的抗日英雄刘六虎了!艰险的环境,艰难的境遇,危险的局面,造就了英雄。

    可想而知,为了完成一个个特殊任务,刘六虎经历过多少危险和凶险的场面!他曾经多少次死里逃生啊!

    眼下,刘六虎所

    选择的脱身方法就是选择在西北侧溜下崖头。

    因为刘六虎认为,西北方就只有一个矮崖,也就是说只有一个鬼子的暗哨或狙击手,其危险性相对于在南侧的三个矮崖要少得多了。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假如正赶上这一个鬼子无意间朝这个高崖望了一眼,而恰在这时候刘六虎正在溜下高崖的半山腰间,,那样就必然会被这个鬼子发现和发觉,那就不容易脱身了!

    但是,刘六虎心想,北侧的矮崖上,那毕竟只有一双眼睛,而南面的矮崖上,却有最少三双眼睛,这个账很好算的,三比一,是明摆着的。于是他决定从北侧溜下高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