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
字体: 16 + -

第四百八十五章 输给了无赖

    但让项羽最不能接受的是,一直被他视作大敌的刘邦,竟然是纪空手所扮!这实在是太出乎他意料之外,让他有一种被人玩弄于股掌间的感觉。

    项羽讨厌纪空手,更讨厌纪空手的出身,如果纪空手不是一个无赖,说不定他的这种厌恶感会减轻不少,这只因为,当年的红颜竟然选择了纪空手而并非他,他绝不能容忍自己输给一个无赖,不管是在哪一方面!

    对于项羽来说,他出身于名将之后,又是流云斋的阀主,如此的出身养就了他天生的优越感。所以,在他的眼中,无赖只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可以将之视为粪土,然而就在今天,红颜的出现告诉了他,他不仅在情感方面输给了这个无赖,就是在战场上,他也不是这个无赖的对手。

    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他已不敢再想下去。

    一阵寒风吹过,项羽缓缓地回过头来,却见萧公角、龙且等二十八人正默默地站在自己身后,敌人早已退却,沼泽密林之中横躺着数百名尸体,乍一看,犹如地狱。

    敌人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就像一阵狂风吹过,大地显得极为零乱。若不是鼻间还依稀留着红颜身上的那丝丝幽香,项羽几疑这只是一场恶梦。

    他的心中禁不住狂躁起来,脸上的青筋突起,倍显狰狞。此时的项羽,就像是一头曾经肆虐横行、为所欲为的魔兽,突然陷入到牢笼之中所出现的反应,根本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一般,让萧公角等人看得无不心中生惊。

    在萧公角的记忆中,项羽永远是镇定、冷静、无所畏惧的强者,即使在他十余岁的时候,给人的印象也是少年老成。当年新安一战,最初的形势并非对西楚军有利,甚至还有腹背受敌之虞,但项羽却临危不惧,只率领数百骑连夜闯入大秦主帅章邯的营帐,说服了章邯率部投降。此举一出,天下哗然,无人不赞项羽文武双全,胆量更可包天。

    “这两个项羽是同一人吗?”目睹着项羽如此巨大的反差,萧公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从项羽狂乱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惊惧,这让他在心里情不自禁地问着自己。

    “大王,我们此刻是退……是退?”龙且面对项羽有些失常的表情,忐忑不安地问道。

    风吹过,让项羽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一些,寒光扫出,从身后二十八人的脸上一一扫过之后,这才冷然望向龙且道:“按你的意思,我们是该进呢?还是该退?”

    龙且似乎没有料到项羽会有此问,呆了一呆道:“如今大家非常疲累,再过沼泽,只怕体力难支,所以后退显然不成;但是若要向前,谁也预料不到敌人还有多少埋伏正在等着我们,看来这进也绝非良策。”

    项羽的表情缓和了一些,轻叹一声道:“你说的对,我们现在的确是有些

    进退两难了。”

    他的情绪显得消沉,从一字排开的二十八人身前缓缓走过,步伐很慢,慢得近乎有些沉重,就好像他的身上背负了一个重重的壳,让他几乎难以承受其重。

    当他艰难地从最后一个人的面前走过时,霍然转身,整个人如山岳般挺立,一字一句道:“既然进退都难,我们就原地等待,不是等死,而是等待战斗!”

    萧公角等人无不精神一振,高呼道:“战斗!战斗!”

    项羽大手一挥,缓缓而道:“自起事到现在,屈指算来,已有八年了,我亲身经历大小战役上百,各位都是这一记录的见证。这八年来,谁阻挡我,我就打垮谁;我攻击谁,谁就降服我!可以说从未打过败仗,也因此才得以雄霸天下。然而,世事变化殊难预料,我拥数十万大军离开江东,直到今日,却只剩下你们二十八人侍候左右,并且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顿了一顿,他长叹一声道:“哎,这是上天要灭我项羽呀!而不是我项羽不会打仗的过错,为了证明这一点,今天,我决定与各位在这里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不仅要砍杀敌将,毁敌军旗,更要冲出重围,全身而退!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项羽之所以败,并非是我的过错,而是天意如此呀!”

    众人闻听,浑身顿觉热血沸腾,每一个人都高举手中兵器,迟迟不肯落下。

    苍茫大地上,仿佛多了一股悲壮的氛围,残阳如血,映红了半边天。

    决战鸿沟,兵分三路。

    纪空手亲率数十万大汉军坐镇中路,有条不紊地向鸿沟开进;周殷、彭越各率本部协防左右,浩浩荡荡地如洪流般直奔鸿沟的两肋,构筑起三面夹击之势。

    这三路兵力,已经是当世之中最强大的势力,兵多将广,士气高涨,挟大破西楚军的余威,直面韩信三十万江淮军。

    待韩信得到大汉军向鸿沟推进的消息时,已为时晚矣,漫山遍野的大汉军在号角连连、旌旗猎猎之下,正源源不断地向鸿沟开来,车、骑、步各兵种相互协调,以整齐统一的步伐一步步地向前推进。

    如果江淮军在这时撤退,无疑是极为不妥的,此时两军相距的距离只有二十里,根本不是撤退的最佳距离。

    对于身经百战的将帅来说,撤退并无不可,有的时候,撤退也是一种谋略,一种艺术,关键就在于把握撤退的时机和距离。当两军相距的距离只有二十里时,没有哪位将帅会下达撤退的命令,这只因为这个距离太短,一旦大军撤退,敌军追击,不容易拉开距离,反而容易让敌军形成高山滚石之势,锐不可挡。如此一来,撤退便不是一种谋略,一种艺术,而是招致败局的愚人之举。

    韩信不是愚人,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主帅,所以他没有撤退,而是集结大军,企图与

    大汉军在鸿沟决战。

    这看上去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但韩信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一战胜负难料,犹有变数——

    变数之一,鸿沟乃天堑之地,易守难攻,大汉军要想跨越鸿沟殊属不易;

    变数之二,在自己身后不过十里处,二十万匈奴铁骑已经结阵待命,就算大汉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跨越鸿沟天堑,也必将遭到江淮军与匈奴铁骑的致命反击。

    让韩信感到自信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两大变数,还在于他对自己江淮军的战力相当满意。经过了北上征伐齐赵的一系列战事之后,当初那支只在训练场上操练的江淮军,已被鲜血洗涤为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的铁军。

    双方军队各以自己的节奏向鸿沟挺进,战鼓惊天,黄沙漫卷,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咚咚直响。从高处往下俯瞰,就仿佛看见两道巨大的洪流自两端飞泻直下,欲以最猛烈的气势吞没对方一般。

    天空也为之一暗,厚重的云层正一点一点地暗黑起来,团聚于鸿沟上空,风静、云止,气氛显得愈发凝重起来。

    茫茫原野之上,突然断开了一道裂缝,长数里,宽数里,深近百尺,岩石悬空,犬牙交错,极度狰狞,就像是盘古开天时的一个失手,让巨斧在大地上划出一道轻痕,这就是鸿沟!

    鸿沟无水,只有乱石、黄沙,狂风穿沟而过,如一只巨大的野兽发出的哀怨之声,让人不寒而栗。谁又能断定,这一战之后,鸿沟中流满的不是血,填满的不是尸体呢?

    没有人敢断定!这只因为谁看到了这种阵势,谁的眼前就会晃过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画面,谁都坚信,这一战必定惨烈。

    “呜……”一声凄厉的狼嗥,自远山遥传而至,那狼嗥声中的孤独、寂寞,让人心变得酸楚起来。

    独狼立于高处,它在凄嗥什么呢?

    项羽终于等到了,等到了这一场以二十九人对决万人的血战!

    这绝对是当世之中实力最为悬殊的决战,对项羽来说,这不重要,当一个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时候,还有什么时候可以让他珍视的呢?也许,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荣誉!

    这的确是为荣誉而战,至少,项羽想在这一战中证明点什么,所以,当陈平率领万人铁骑向项羽等人包围过来之时,项羽的脸上没有任何惊惧,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蔑视!

    在项羽的身后,二十八名将士已经蓄势待发——他们能够活到现在,这本身就证明了他们是西楚军中精英的精英,每一个人的脸上,同样看不到半点惊惧,有的只是激昂跳跃的战意!

    当陈平看到这种场景之时,他禁不住怔了一怔,似乎没有料到项羽不仅没有逃亡,反而在这里等着自己,所以就在大军逼近项羽百步之时,他当机立断,下令所有的将士停止

    了前进。同时,他要求所有的弓箭手张弓待发,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项羽!

    这种静默的对峙没有延续多久,静态的平衡被项羽打破,他的目光冷冷地扫视着在场的所有敌人,那只如蒲扇般大小的手掌缓缓地、充满力度地伸向了自己的腰间。

    “呛……”一个近乎龙吟之音久久在密林上空回荡,陈平只觉眼睛一花,再看时,便见项羽的手中已多了一把巨阙之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