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
字体: 16 +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楚汉大战

    纪空手赶赴淮阴的同时,楚汉相持的局面还在继续。大汉军在张良的亲自主持下,将广武、成皋一线的防御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强,使之更加坚固,仿似固若金汤一般。

    在张良这种军事大家的面前,一向战无不胜的项羽也感到了一种无奈。他不得不承认,大汉军并非如他想象中的不堪一击,无论是军队的士气,还是指挥调度,都超出了他的想象,较之以往那些被自己所征服的军队,大汉军明显要强大得多,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支劲旅。

    虽然在荥阳一役中西楚军获得了胜利,并且尽歼汉军两万余人,但是从战略大局上看,由于大汉军主力成功突围,而且获得了充足的休整时间,是以那一役究竟对谁的未来走势更为有利,其实难有定论。项羽的心里非常清楚,像广武这种相持不下的战局,并不是西楚军所擅长的,一旦这种局面不能打破,对自己手下将士的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无奈之下,项羽选择了一种激将法,就是派人到汉军阵前传话:“大秦灭亡之后,天下本应太平,可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使得战火不断,扰攘不安,本王心有不忍,愿意单枪匹马与你一决雌雄,以定夺天下!”

    此时纪空手人在淮阴未归,张良是何等聪明之人,一眼就识破了项羽此举的用意,笑着拒绝道:“我家大王宁愿斗智,不愿斗力,在他看来,那不过是逞一时之气,玩匹夫之勇,乃市井小人的行径。我家大王既然志在天下,自然不屑为之,所以这单挑之约,恕难从命!”

    项羽闻言大怒,率领大军数度攻城,可惜都是无功而返,只得派出上百名能言善辩的士兵站到汉军阵前骂阵。这种挑战的方式虽然老土而愚笨,但在历朝历代不乏有成功的范例,项羽在苦于无计之下,也只能事急从权了。

    一连骂阵了三天,大汉军的阵营没有一点反应,就在项羽感到彷徨之时,一名小校来报:“启禀大王,汉军中有人突施冷箭,致使骂阵的将士折损了大半,若非项庄将军见机得快,率一队人马冲杀过去,只怕没有人能够得以生还。”

    项羽心中一动道:“项庄何在?”

    “正在营门恭候!”小校答道。

    “速速召来!”项羽似乎有了主意,大声道。

    小校退出不久,一名年青将领进入营帐,长得极是剽悍有型,眉宇间寒光闪烁,显得十分精明干练。此人正是项府十三家将之一的项庄,作战骁勇,又善谋略,极受项羽器重。

    “末将参见大王!”项庄一脸肃然,拱手见礼道。

    项羽“唔”了一声,算是还礼,然后示意项庄坐下,询问了几句军情之后,突然话锋一转道:“本王好像记得你进入项府之前,曾跟睢阳的土木大师公输先生学艺七年,不知是否确有此事?

    ”

    “大王记性真好。”项庄怔了一怔,不明白项羽为何想到这件事,恭身答道:“末将的确跟着公输先生学艺七年,然后才进入项府学习带兵之道,现在想来,那七年光阴竟然是白白荒废了,所学的东西与行军打仗全不搭杠。”

    项羽却摇了摇头道:“只怕未必,说不定今日广武一战,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项庄道:“末将虽然不明白大王的深意,但只要是大王差遣,末将必尽全力,以报效当年项家对末将的知遇之恩!”

    项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吟半晌,这才缓缓而道:“你能这么想,也不枉了我项家这十年来对你的栽培之功。今日广武一战,相持不下,进退两难,倘若继续下去,不仅大军的军需粮草消耗极巨,而且对大军的士气也有所损伤。是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以求速战速决,于是本王就想到了你。”

    项庄听得一头雾水,奇道:“不知末将有何能耐能为大王分忧?”

    “你休要看轻了自己。”项羽微微一笑道:“昔日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尚且立下奇功,你身为公输先生的亲传弟子,岂能被鸡鸣狗盗之徒比下去?”

    项庄的眼中顿时闪出一道异彩,似有所悟道:“大王莫非是想从地底下进兵攻汉?”

    “聪明!”项羽笑了起来:“你难道不认为本王这个计划可以出奇制胜吗?”

    项庄显得并没有那么兴奋,寻思片刻方道:“这些日子来,末将也曾想过以挖掘地道的方式靠近汉营,所以对广武一带的地势地形作过比较详细的勘探,只是得出的结论并不乐观,才没有向大王提出这样的计划。”

    “哦?”项羽的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以一种疑惑的目光望向项庄道:“接着说!”

    项庄正色道:“从广武的土质来看,非常适宜挖掘地道,但是,由于汉军中有高人精于此道,事先在地下做了手脚,我们再想从地底下打主意,就显得十分困难了。”

    “高人?你说的是?”项羽道。

    “不错!”项庄一脸肃然道:“从我军大营到广武城中,不过只有五里之距,如果末将手中有一万人可供差遣,那么只需半月时间,就可以开通这条地道。然而,陈平显然意识到了我们会以这样的手段进攻广武,所以在这五里长的地下,人为设置了三处防范的地段,一旦我们挖掘地道,就很容易被他们察觉到真正意图,非但不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而容易为敌所乘。”

    项羽奇道:“你说陈平设置了三道防线,何以本王却没有发觉呢?”

    项庄道:“大王请随末将前往阵前,末将当为大王解此疑惑。”

    当下两人在一队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两军之间的一座高地。从这里向汉军所驻的广武城望去,但见旌旗飘扬,阵营严实,一队

    一队如蚁虫大小的军士纵横于军营之中,显得井井有条,十分严谨。

    “当今天下,敢于和西楚军一较高下的也惟有这支军队了!”项羽眺望良久,轻叹一声道:“当年鸿门之时,本王因为一念之差而放走刘邦,现在想来,实在是纵虎归山,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否则本王还真想买上一些,唉……”

    这是项庄第一次看到项羽后悔的样子,在他的记忆中,项羽是强大的,也是自信的,所作出的每一个决断都非常正确,这一点可以从项羽多年不败的战绩中得到印证,尽管汉军在宁秦终结了项羽不败的神话,但在项庄的心中,项羽依然是他最恭敬的一个人物,甚至是一代不朽的战神。

    能够得到项羽如此评价,那么至少证明了大汉军在其心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项羽多年的征战生涯中,几乎没有他不能突破的防线,没有他不能攻下的城池,但在广武,他创下了自己生平的许多第一次记录。

    只是这些绝不是光彩的记录,让项羽难以启齿,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终于遇上了真正的劲敌。

    韩信赶回淮阴时,心里之沮丧几乎达到了极点。

    他原以为此次凤舞山庄之行应该有一定的把握,所以,他不顾军情紧急,依然率领一众高手火速赶往凤舞山庄,其行动非常隐密,而且迅速,但当他再一次来到凤舞山庄时,却失望了。

    为了将凤影解救出来,韩信不惜任何代价,几次孤掷一注,最终却都无功而返,这让他感到自己身心疲累,精神上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也曾想到过放弃,放弃凤影这个女人,放弃自己的这段感情,可是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凤影的笑靥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莫非是一段情孽?否则自己怎会身陷其中,不能自拔?”韩信在心中问着自己,似乎也无法明白自己何以如此看重这段感情。他只是感到只有在思念凤影的时候,心里才不会空虚,更不会寂寞,有一种非常充实的感觉流淌心头。

    当他回到淮阴侯府时,一个更坏的消息正等着他,李秀树死了!身为高丽亲王的李秀树竟然死在了戒备森严的花园之中!这对希望仰仗高丽王国的人力物力以争霸天下的韩信来说,无异是一个晴天霹雳!

    而更让韩信感到震惊的是,此时市井中正流传着一种谣言,说击杀李秀树的凶手正是自己!而且许多人亲眼目睹自己杀人之后从容离开了花园,其中包括李秀树所属的一些高手。

    韩信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已陷入敌人精心策划的一个阴谋之中,敌人显然清楚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利用凤影将自己调离淮阴,然后再装扮成自己击杀李秀树。这样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便是彻底将自己与高丽王国的联系割断,使得

    淮阴军成为一支名符其实的孤军。

    不管敌人是谁,不管谁会从中受益,韩信心里都十分清楚,李秀树一死,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惟有将宝押在刘邦的身上,然后按照约定,挥师北上。

    这个决定对韩信来说,未必就是一个太坏的选择,其实早在一年前汉军从武关出兵,开始东征之时,韩信就敏锐地感到这是自己扩张势力的机会。当刘邦与项羽在中原一带展开血战的同时,自己正可趁虚而入,将齐赵两国的大片土地占为己有,从而为鼎立天下建立起良好的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