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刀狂人
字体: 16 + -

第四十四章 报应就是因果循环(求推荐票)

    逦山的情势很微妙了,帝都的情势更加复杂了,人心之光怪陆离也逐渐显露。

    短暂的回顾一下这一天发生的事情。

    卓一刀初来帝都于五侯府斩了廷尉监的一只右擘,接着去了去侯府。

    随后便是张小泉的一路跟随,到王二与薛三儿的对峙。

    再到陈诚四人的助阵,折扇公子的出现,以及薛王两家的管家带来的话。

    当然这之中,还有关于卓一刀活不过今晚的打赌,以及今晚帝都夜空有一场焰火的打赌。

    接着卓一刀更是选择登闻名天下的神道,并成功的引发了种种常理难测让人咋舌的奇观。

    后来便是白小生与彪好汉这对强势的组合出现,要置卓一刀于死地。

    只是一番交手下来,彼此胶着着。

    白小生的神魂小人与卓一刀的神魂小人不分胜负。

    彪好汉因为要护着白小生的肉身也只能与叔秋打一个平手。

    但是,偏偏这个时候,有人在暗中给了薛三儿一道很了不得的剑光,斩了他的手。

    再结合着逦山不远处的那三位刁姓军士被一顿毒打看来,这情形就十分复杂了。

    怎么说呢?如果初来乍到的卓一刀就要与刁太后开战,与三王十二恨,与廷尉府,与那些效忠于刁氏的人彻底撕破脸皮,那么他就太过于愚蠢了。

    他的到来,只是要让身在这个世界的人们看到一种可能。

    在一种长久威压下,可能发生的变化。

    直白的说,他要让人看到希望。

    这里的人包括了文氏新帝,包括了大大小小的侯爷,以及依旧忠心于神圣皇帝的老臣们。

    所以毒打三位刁姓军士的行为无疑是在添油加醋。

    斩掉薛三儿的右臂更是会让薛欧暴走,联合众多利益相关的人进行反扑。

    这样导致的最为的直接结果是整个神圣帝国再次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到那个时候,指不定北方的那头狼又要觊觎,挥军南下,南方那些蛮族也要乘机扩张。

    这样的结果是去侯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去侯一定要阻止的。

    神圣帝国可谓是他的心血,他的一生都奉献了给这个国家。

    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他是会毫不客气亲手杀了卓一刀,止戈这场动荡。

    因为这是止戈最快的方法。

    这些虽然都是推测,却也是极有可能发生在不远的将来。

    那一道很了不得的剑光究竟是发出的,那位很了不得的人究竟是谁?

    这个人究竟是谁?

    成了谜!

    这人心啊,果然是最难懂的,也是最难猜的。

    …………

    简单用过了餐的薛欧,洗漱一番,便一个人坐在书房。

    他把书房的门,窗都关的好好。

    他是帝国的财神爷,也可以称为最有钱的人,但他并没有想像中的骄奢淫逸。

    多年来他还是保持着一如往常的节俭习惯。

    他吃的都是家常小菜,油盐放的也很少的,很是清淡。

    他用的也都是寻常百姓见能见到的物什,并没有奢华之物。

    他常年穿的还是上头发的那几套官服,仔细看的还有些发白。

    这一刻薛欧独坐于烛火前,小憩着。

    烛火摇曳,勾勒出一幅幅奇妙的图案。

    薛欧半睁半眯的眼睛从这些图案之中恍若看到了自己的前半生。

    他年轻时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也曾过过极为快乐的日子。

    为此他也付出过极大的代价。

    大病一场后,薛欧大彻大悟,看破世间浮云,学会了珍惜。

    薛三儿是薛家独苗,薛欧视若珍宝。

    但越是宝贵的东西,就越不能把他看的过于贵重。

    不然,在这还不是太平盛世的红尘里他就越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人们印象里的薛欧对薛三儿不抱有很大的幻想,这一辈子只盼他个混吃等死即可。

    这样的薛三儿便是最安全的。

    因为没有谁会去和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较真,他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害处也就是多喝点水,多吃饭。

    事实证明薛欧的想法是对的。

    他老拿去侯作对比,去侯家三位如龙如凤的儿子不就早早死去了。

    薛欧看着烛火摇曳,变幻着倒影,他的一颗心也在跟着沉浮。

    书房的门是关着的,窗也是关着的。

    没有对流的书房烛火本不应该摇曳。

    但它还是摇曳起来。

    它的摇曳是因为有一个人来了。

    薛欧看着这个人,老眼有些混浊。

    这个人在欧薛耳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就是这短暂的几句话,薛欧混浊的老眼,渐渐湿润,到最后老泪纵横。

    他没有擦掉眼泪,任由老泪划过脸颊。

    他的模样很狼狈,老泪纵横却悲悯的哭不出声。

    他压抑着情感,默不作声。

    像一位受尽委屈的孩童可怜的压抑的哭不出声。

    “我如此小心翼翼的珍惜着这世界,却还是要一无所有吗?”

    薛欧想起了年轻时的风流,年轻时欠下的债,想着这应该是报应吧!

    …………

    报应是因果循环。

    报应是这世间最大的法则。

    道宗统一了意见,决定为文氏新帝站台,冲锋在这场风暴的最前端。

    那么他理应就要接受这场风暴最为波澜壮阔的冲击。

    孟春站在烽火台被破坏的祭台上,看着夜色中的逦山,就像怀着初心的孩童第一次登顶高山,俯望天下。

    这种居高的感觉很奇妙,让人无由来的生出依依不舍的感觉。

    他是道宗除了四皓之外最为德高望之人。

    道宗的衣钵早晚有一天会传到他手上。

    为此,他多有些想法是在恰当不为过的。

    他听着“万人天道剑阵”集结发出的无数剑吟声,心潮随着剑吟声一同澎湃起来。

    但很快,理智在不断压制着这些心血来潮。

    他看着被彪好汉以巨力破损的祭台,修复它并不太算难,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

    可有些东西一旦破坏了就真的难以修复。

    比如道宗与刁太后的关系。

    在神圣皇帝还在位的时候,道宗是全力支持过刁皇后与盈太子的。

    可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

    现在孟春居高俯望逦山,更能明白他面临着是何种抉择。

    因着他的抉择,又要生出怎么的结果。

    他早晚都是要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