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刀狂人
字体: 16 + -

第二十九章 统一了意见

    “听说那人十分了得?”

    “很是了不得,把廷尉监手斩了不说,还要他当着所有人面下跪忏悔。”

    “这么狂?”

    “很狂,恨楼内的人现在都叫他狂人。”

    “恨楼的人都惊动了?”

    “去侯府的张小泉跟了他一道,恨楼的人能不有所表示吗?”

    “这到是他们一惯的作风。”

    广平侯薛欧一脸深沉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

    渐暗的天色把火红的夕阳映衬的反而更加耀眼。

    在他一旁体格粗壮,似一块精铁的阿大,带着丝丝疑惑站立着。

    薛欧看着阿大,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派阿三去,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阿大没有反驳,但他也有疑问,道:“侯爷这样的安排似乎有些不妥?”

    薛欧摇了摇头,道:“你看出来有什么不妥?”

    阿大道:“如果保护侯爷您的安全,阿三可以做的非常好,但要他去杀一个那样的人,他绝对没有我好用。”

    薛欧看了看阿大,嘴角有了些弧度,道:“你到是会抬举自己。”

    阿大想了想认真道:“侯爷,阿大说的是实话。”

    “可是你知道吗?这个世界老实人是最倒霉的,也是最容易被欺负的。”

    薛欧看着阿大,语重心长道:“杀不杀他,并不是由我们来决定。”

    “那为什么?”

    “你说,我为什么要派阿三去杀他?”

    “对!”

    广平侯看着夕阳道:“我是在表忠心啊,你不知道吗?”

    “但我又不能太忠心过头了,不然什么赃活苦活都要我来干,要命不要命的事都指望我来摆平。”

    余晖照进了院子里,照在薛欧的老脸之上,他一脸严肃的说道:“人,都是有缺点的。有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也是这么多年圣后娘娘一直让我管着钱的原因。因为我是个不完美的人,我只能一心向着她,这便够了。”

    薛欧踱着步,往房间里走去,边走边道:“你看看去侯一个那么完美的人被弄的那么凄惨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你越是完美,别人越是猜忌,做人,要学会露出破绽。”

    薛欧是一条老狐狸。

    他在教授阿大人生经验。

    阿大看着薛欧的老脸似乎明白了什么。

    两颊突然冒起一层细密的汗水,他不敢,也没有那个心情去擦拭。

    薛欧的话貌似说的是去侯,其实也是在说他自己。

    ……

    卓一刀还在登逦山神道。

    玉雾没有散去,愈发的浓厚了。

    道宗的弟子能够大致辨识出玉雾的浓度与幻境之火灼烧的程度之间的关系。

    代表源溪境极限能力的十二阶至二十二阶神道威压依旧不能把卓一刀怎么样。

    代表着现在的幻境之火却烧的正旺。

    卓一刀的神魂在经受难以想象的考验。

    比之青崖间噬人神魂阴风冷雨来说有过之无不及。

    但这种灼烧让他有种明悟。

    无能为力的自己,惨淡的人生,所有碾碎的梦,破灭的期望,这些统统一股脑袭来,让他经历了人世间最为悲怆最为痛苦抉择。

    但这种磨砺就像在熬炼的浆液,熬掉了杂质,越熬越清澈。

    卓一刀的神魂在经受苦难,同时也得到裨益。

    这便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吧。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神道一阶一阶登。

    随着神道不断被攀登,临到二十二阶要跨越二十三阶了。

    这又将是一次质的飞升。

    如果按照修行的规律来描述,那将是从源溪境到江河境的跨越。

    这样的跨越对卓一刀并不算难题。

    而他的神魂沉浸于玉雾炼心,身体全凭自主意识驱动。

    如果让人知道他仅是凭着身体自主意识就能独抗神道威压,这必定要引起一翻轩然大波。

    张小泉很看好卓一刀。

    虽然她也知道赌他能够登顶很不现实。

    但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引来了玉雾炼心,只要他活下来,他的神魂之力便可冠绝天下。

    或许可以比肩那位传承了龙魂的妖孽。

    并且,接下来的攀登之旅还可能获得先贤们的灵魂印记。

    这对任何一个人说都是一笔宝藏。

    薛三儿现在很识趣,没有接话,也没有喝茶水,更没有吃糕点。

    一言不发的坐在余晖里,等着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卓一刀与折扇公子的打赌就要开始。

    他倒是要看看帝都的夜空如何来一场烟火。

    不过说实话,在他心里还是挺期待那样的盛景。

    当然,前提倒霉的不是他就好。

    …………

    飞奔如风的守道之人没有丝毫停息在逦山道前行。

    他不知道为什么凭着感觉觉得卓一刀是位很特殊的人。

    并且,于道宗也会是很特殊的人。

    大概因为某种奇妙的第七感觉吧!

    他看着近在眼前的道殿,没有歇息,也没有整理仪容,直接进殿去见执掌者。

    道殿原本是有四位执掌者,除了年纪最小的那位在闭死关,其它的三位都一脸郑重坐在议事厅。

    在这三位执掌者面前摆着的是祖师信物。

    他们是师祖是逦山四皓。

    这四皓是四位伟大的存在。

    他们一手开创了道宗,为当年的太子,也是现在年轻的陛下撑腰。

    又因为一宗四圣,直接让道宗挤身八大宗第一。

    这样的底蕴是八大宗都没有过的,也是当年神圣皇帝极为艳羡的。

    神圣皇帝就曾数次邀请四皓一同征战天下,改变世界,但都被四皓婉拒了。

    他们只为太子出力,也就是现在的年轻陛下。

    多年前的一个雨夜,四皓同时销声匿迹了。

    只留下一封书信。

    书信里提到多年后会有个带着残刀的男子来到逦山神道,还是一件能代表着他们意志的信物。

    道宗四位执掌者寻四皓多年未果,几乎放弃了。

    然而,今天这件信物被人带来了。

    他们找出了多年前那封书信。

    重新打开看着上面的字迹。

    三位执掌者相互看了看,沉默了下来。

    孟春为第一执掌者,他首先发言:“我们有什么本钱去和圣后开战?”

    叔秋接着道:“我们身后站着的是现在陛下,难道还不够吗?”

    孟春看了眼叔秋,说道:“他还太年轻,过于善良敦厚。”

    叔秋想了想,无法反驳孟春。

    仲夏看了看后山的闭关室,说道:“如果我们季东这次闭死关,破境成功,我们的处境就不会这么艰难了。”

    孟春道:“我们这位小师弟天赋卓绝,破境是早晚的事,他现在需要时间。”

    孟春,仲夏,叔秋,季东,就是现在道宗四位执掌者。

    孟春收好书信,总结道:“那我们现在依旧隐忍,等季冬破境成功再议?”

    叔秋摇了摇头,提醒道:“不要忘记我们道宗存在的意义。”

    仲夏清了清嗓子,道:“别忘记,我们现在一位圣人都没有,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相助过圣后,我们的存在随时会灰飞烟来。”

    叔秋并不退让,道:“世人都知道道宗只属于陛下的,哪怕没有一位圣人,那又如何?”

    三人因着一封书信的争论还没有结束。

    一位头发有些凌乱,衣衫有些灰尘的守道弟子闯了进来。

    他看着三位执掌人一脸严肃的样子,认定了在商量大事。

    他把身子微微一躬,向着三位执掌人告罪。

    平心静气后的他,理了理心情与说辞,便把在神道上的所见统统说一遍。

    最后,他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全一股脑说出来了。

    年轻的守道之人心思很单纯,只是盼着道宗的实力愈发强大。

    只是单纯的想着让昔日的第一宗重新辉煌起来。

    三位执掌人听着弟子的叙述,原本郁结的心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便是一名弟子都不忘道宗使命,道宗何其幸哉!

    孟春对着仲夏说道:“现在还有疑虑吗?”

    仲夏道:“没有了。”

    叔秋一直是站在年轻的陛下这一边的。

    这三人终于统一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