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咸鱼王
字体: 16 + -

第五十章 官仓的潜规则

    赵希安看得出,这老王是真的心存善念,绝非伪装,那就好办了。

    “这些人我今日第一次见,简直触目惊心啊。其中尤为老弱的,只怕再没吃食,三日里必定会饿死一批。”一脸的悲哀,咸鱼赵这次真不是装的。

    “谁说不是呢,我恨不得……,可惜啊。”说到此处,王大年忽然眼前一亮:“难道说,县衙准备开仓放粮?这可是大好事啊!”

    要知道一旦开仓放粮,那官仓这些年的猫腻、亏空,都能借机抹平。

    非但流民们得了救,自己也落下不少好处,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随即王大年就知道不对了。

    若是县衙开仓,罗师爷何须带一个小书生前来,应该是直接拿着官文过来,安排诸般事宜了。

    这是?

    即便是社会经验无比丰富的王大年,也搞不懂面前少年的来由了。

    罗师爷插了一句:“赵家小郎君是老父母的晚辈。读书人嘛,就是心软,有什么到不到的老王你得多照应着些。”

    王大年若有所思。

    罗师爷回过头又对赵希安言道:“这几日县衙的公务甚多,你们细谈,我先回去了。”

    说罢拱了拱手,起身扬长而去。

    赵希安起身,拱手恭送罗师爷离开。

    作为县衙的人,罗师爷实在也不适宜牵扯到这种事,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可说是仁至义尽了。

    王大年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头。

    罗师爷走了,很明显是不想牵涉太多,但临走时甩下的那句话,意思却是非办不可。

    这少年到底什么来头?

    赵希安目送罗师爷的身影消失,这才回过头笑道:“不说这些了,老王叔,我们来算笔账可好?”

    “算…账?”王大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跑来一个小书生,和自己算账?

    这是新县令要处理吗?

    见他面露疑惑,赵希安笑道:“不必紧张,是真的只是简单的算笔账目而已。”

    “赵大郎请讲。”王大年觉得,既然搞不清,就先听听他怎么说。

    “官仓内如今有五百余石陈粮,可对?”赵希安问道。

    “准确来说,应该是五百三十二石零七斗。”身为庾吏,这笔账目得清楚。

    “敢问,去年官仓的计提损耗多少?”赵希安又问道。

    “嗯……”王大年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既然是罗师爷带来的人,这种官面上查得到的数据,他也没必要隐瞒:“损耗了五十六石零三斗。”

    这数据,不多也不少,全国的官仓差不多都是类似的损耗。

    全国的庾吏,也都得吃饭不是?

    “老王叔,既然是私下谈,我就希望知道真正实际上的损耗。”拿着手指点着桌子,赵希安开始正经起来:“而不是那些账目上的。放心,我只是个小书生,不是来查账目的,我保证这对你只有利。”

    不知为何,看到赵希安认真而坚定的双眼,王大年觉得他值得信任。

    “实际损失……,大概是十七石左右。”老老实实说了出来,他自然也不怕。

    不过是一句话而已,对方并不能拿来做什么文章,告自己贪腐。

    何况多出来的那三十多石,卖了的钱也是大半给了县衙上下,这可是数十口人的饭碗。

    王大年就不信,眼前这个文弱的小书生敢同时得罪那么多人。

    果然,赵希安并没有意外的表示,也点头认同:“这个数字,其实也正常。”

    就凭庾吏那点微薄的俸禄和可有可无的官面身份,没好处的话,有几个人会去做?

    起码这个看似平庸实则精明的王大年,绝不会。

    但是,

    “庾吏最大的收益,只怕不是这三十多石的损耗吧?”微笑着,赵希安的双眼仿佛能看透人心:“按这几年平时的粮价,三十多石的陈粮,怕是最多卖到二十贯,这如何供养得起,老王叔家里的两房外室啊?”

    “他怎么知道的?这不可能!一定是在试探我。”王大年心里慌的一比,却在安慰自己。

    他豢养外室的室,非但外人不知道,就连家里的母老虎都不清楚。

    这少年又是从何而知?

    “赵大郎说笑了,我一个不入品级的小吏,谈什么外室?我连自己都快养不起了。”他勉强笑道:“何况那些损耗,多半也给县衙的兄弟们拿去了,剩下的,我等几个最多每年捞上几贯钱贴补家用而已。”

    赵希安笑笑,安慰道:“老王叔,我只是算账,实在是没有深究的意思。”

    王大年也不说话,他发现眼前的少年,着实是不能小觑的。

    他当年十三四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不记得了,好像是在坊市间胡闹?

    反正肯定不会有如此的手段。

    “官仓,其实是最好运作的地方。”赵希安见他不言语,便自顾自说道:“每年新粮入仓,陈粮出仓,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你胡说!”王大年有些沉不住气了,难道这小子是吴县令派来查我底细的?

    “好了,这笔账且放下。”赵希安笑道:“我们只说损耗罢了。”

    王大年见他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才轻舒一口气。

    但随即又拧起了眉头,看来这少年,所图甚大。

    “那些损耗,每年都是新粮入仓时盘算的?还是平时就能记点?”赵希安又问道。

    “一般都可以,并没有明文规定。”王大年见他问的只是寻常操作,便直言道:“只是一般都是在新粮入仓前盘算,那样的话,损耗可以尽量多争取一些。”

    毕竟时间拖得越长,损耗照理就会就越大。

    “那要是,现在就计提呢?”赵希安微微斜着头,望向王大年。

    “这不可能,不合规矩。”说罢王大年脸色一红:“况且我属下那些小吏,都回去帮着务农了,只怕没那么多人手去点算。”

    官仓小吏的俸禄不多,除了庾吏王大年外,下属那些光靠俸禄只怕要饿死。

    他们都是农人出身,家里总还有田。

    如今正值农忙时节回去帮把手,也能省点雇短工的钱。

    这都是基层的潜规则,没人会点破。

    “做个账而已,不需要点算。”赵希安摇摇头道:“就按往年常例,计提一成的损耗也就够了。”